APP下载

浅析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2017-04-03余成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心功能有效率研究组

余成星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900)

浅析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余成星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900)

目的 浅析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理想护理方案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心力衰竭;心理护理;心功能

心力衰竭属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该病具有病程长、疗效不佳、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等会导致患者出现非常严重的烦躁不安、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甚至丧失治疗信心,影响治疗依从性,加重病情,增加住院率和病死率。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改变和更新,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受到了临床方面和广大患者的认可与肯定[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心力衰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将重要脏器疾病、精神障碍、意识不清等患者排除。其中男84例,女66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9.6±6.2)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6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3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皮肤干预、用药指导、活动锻炼等护理内容。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评估其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对其进行疾病方面的宣教指导,使其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掌握调节血压、血脂及血糖与疾病控制间的关系,对心力衰竭的常见发病诱因、治疗措施、预后等进行介绍,缓解和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注意的信心;(2)及时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听取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参加到护理工作中去,提高其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缩短康复时间;(3)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增强其对心脏病知识的了解和认知,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运动训练,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嘱患者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以巩固临床治疗效果。若有必要,可邀请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现身说教,与患者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使患者可以重新寻找和获取到治愈疾病的信心。让症状明显改善的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人性化关怀与护理,同时使其感受到亲人和朋友的支持鼓励,提高其治愈疾病的动力和信心。

1.3 护理效果评价

显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II级或已经达到I级的标准;有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或病情明显加重,心功能改善<I级。显效率+有效率=护理总有效率[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无效5例,有效32例,显效38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无效16例,有效28例,显效31例,总有效率为78.7%,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999,P=0.0096)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相关调查资料发现,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其临床控制效果不理想,病情往往表现出反复出现的情况,所以大多数患者都存在压抑、失望等情绪。有关文献报道[4],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心理护理在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备受临床关注,其重视度较高。心理护理属于创造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通过对影响患者心情的不良因素进行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紧张恐惧、烦躁抑郁等情绪,使其可以勇敢的对待疾病的治疗,进而达到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对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心理护理作为不可缺少的辅助治疗方法,其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方面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时,需要综合患者的病情和生理、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心理方案,以切实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根据此次实验得到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足以说明,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理想护理方案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1] 张秀兰.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9):160-161.

[2] 杨 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心功能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0):3083-3085.

[3] 张淑梅.探讨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心理医生,2016,22(23):143-144.

[4] 丁 玲.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3(9):105-108.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30.44.01

余成星(1976),女,研究方向:护理管理,E-mail:214099509@qq.com

猜你喜欢

心功能有效率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