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全面”治国方略的内在联系

2017-04-02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张 彬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URI: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71213.1117.022.html

“四个全面”治国方略的内在联系

张 彬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四个全面”是我国面对新态势、新国情制定的伟大的指导战略,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逻辑、有内涵、彼此联系的顶层设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之间息息相关,互相作用,彼此缺一不可。该文通过研究“四个全面”治国方略的内在联系,论述其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全过程。

“四个全面”;治国方略;内在联系

D610

A

1671-0304(2017)06-0006-05

2017-07-08 [网络出版时间]2017-12-13 11:25

张彬,女,吉林榆树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ZHANG Bin
(Jilin Provincial CPC Party School,Changchun 130012,Jilin,China)

“Four Comprehensives”is a great guiding strategy for China to face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national conditions.It is not a simple juxtaposition,but a top-level design with logic,connotation and connection.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s the strategic goal of China’s construction.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three strategic initiatives of China’s constructions,which is to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comprehensively manage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nd comprehensively manage the party strictly.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e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are indispensable to each other.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the“Four comprehensives”governance strategy,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is discussed.

“Four Comprehensives”;governance strategy;internal relations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就是说,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上新台阶,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既承载着希望也寄托着未来,这是一个国家、民族奋斗前行的精神火炬,是人们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是中华儿女的美好愿景[1]57。中国梦的提出,是亿万华夏儿女共同的梦想,显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个全面”治国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路径。

一、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关系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治国方略,“四个全面”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构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治国方略为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

(一)目标系统与支撑系统的互动关系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属于目标系统,起着方向引领的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否可以顺利实施,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

为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们党推出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目标实现的效果。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和发展生产力,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实现管理的公平正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双重作用和共同保障,可以从根本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示范领导作用,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增加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政治保证[3]。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来打破利益的藩篱,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增强执法、司法环节的公正性。二者相辅相成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经济和法治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作为国家的执政者,掌握着国家的发展方向,要想治国有方,必须严格管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建设是关键。全面从严治党,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障。

(二)主导地位与服务功能的主从关系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起主导性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战略举措,是辅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存在的,战略举措服务于占主导地位的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缺一不可,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难以实现突破;不全面依法治国,难以对违法行为产生震慑作用,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4];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无法提高思想认识和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做不到严于律己,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的和功能,就是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人民福祉是所有工作的价值指向,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再拘泥于传统体制和固有利益,而是要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打造属于我国的特色品牌,并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摆脱产业链中的低端位置,引领中国人民共同走向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建立法治国家,使一切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为了规范党的领导,保持党组织内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服务功能为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探索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好。现在全面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想打赢这场硬仗,必须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深入解决人民的难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实惠。习近平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5]。

(三)相辅相成与相得益彰的依存关系

相辅相成就是说两个事物相互配合,相互辅助,共同作用;相得益彰意味着两个事物相互促进发挥更好的效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支撑举措,共同作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一个目标、三个推进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习近平之所以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比作“鸟之两翼、车之双轮”[1],是为了充分说明两者相互依存,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那么全面依法治国则是护佑改革活力的定力机制,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根基。战略目标如果没有战略举措的支撑,将无法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紧密互动,只能成为空想。因此,战略举措的实施必须落到实处,才能为战略目标提供方向感,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以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相辅相成为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全国人民都积极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执政者把法治思维、法律手段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使法律成为治国利器,让一切权力都关进制度的笼子中。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辩证统一的。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提高法律思维,以身作则,才能为依法治国夯实基础。

二、“四个全面”中战略举措之间的联系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改革、促发展、兴法治、强党建,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祖国的未来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

(一)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的,是针对人们的现实问题制定的,是立足现实的战略构想,是执政党主动性选择的顶层设计,是对社会主义中国未来发展图景的系统勾画。战略布局顶层设计的优势在于,全盘谋划、系统设计、统筹考虑、理念一致、功能协调、重点突出,避免实践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着眼于整个国家的系统建设,通过协同创新推动国家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整体性与协调性、全局与局部的统一。如果说中国梦的实现是圆心,那么四个全面就是构成圆的曲线,通过彼此衔接来圆中华儿女心中的美好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经济、法律、政治的基础,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中国梦作为一种美好愿景,为人们的前行指明了方向,而在实施过程中的战略要素虽然是独立存在的,有各自的特点,但却不是孤立的,是彼此作用、相互联系的,通过各自的领域相互渗透来为整体服务,以实现最终的目标任务。只有作为整体的个别,这些要素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举措内涵的相互联系

把握三大战略举措之间的内在关系,需要政策落实者和制定者系统理解每一个“全面”的重大战略价值和丰富理论内涵。

从全面深化改革分析,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根本路径,是激发社会活力与创新活力的根本方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作出重要指示后,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到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们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热点问题,让人们对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的期盼有了实现的可能。为了真正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中去,立足于国家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才能破除妨碍深化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从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从全面依法治国分析,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是现代国家发展总结的可行性经验,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根据我国目前在法律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举措调整,重新部署后的全面依法治国,涉及思想意识、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变革。只有使改革与法治相互联动,才能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

从全面从严治党分析,加强党员干部内部的管理,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可以加快国家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可以确保国家在法律的保障下有序建设,这两者都离不开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我们要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新要求,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新目标,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以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

(三)良性循环的动态系统

作为一种战略性布局,“四个全面”从哲学视角来看是理论与实践、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具有一定的哲学内涵,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其内在关联和深层逻辑。中国要向世界展现大国风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作用、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律保障、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支持,只有将这四个全面互相配合、互相渗透,以改革引领法治,以法治护航改革,才能发挥四个全面的内在力量。从总体上看,“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螺旋递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动态系统,使我国的发展之路稳步向前。

从全面深化改革角度考察,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已进入改革领域的“深水区“,既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深化改革任务的本身也包含法治建设和管党治党的内容。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可以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一方面为党和国家的稳定和谐筑牢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也要看到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从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理念、治理效率等更深层次上实现全方位优化,才能解决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更加完善、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从全面依法治国角度考察,国家的有序治理需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相辅相成,而法律因其强制性更能起到震慑作用。无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法治都是不可或缺的治理方式。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序、规范化的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市场这一“无形的手”的作用;并且,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经济动力。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依法治国首先要依规治党,依规治党才能依法治国。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中包括深化改革的内容,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变化就是一项成功的改革。

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角度考察,党是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需要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实施,需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是实现“四个全面”的引领者。全面从严治党,凝聚人们的力量,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7]。

三、以整体思维把握“四个全面”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于党的十八大提出,并制定了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为国家发展规范秩序;全面从严治党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加强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整体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四个全面”的认识上是通过深思熟虑和深入调研的,对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顶层设计有章有法、逻辑严谨、思路清晰。

(一)“四个全面”的结构整体性

思维方式体现的逻辑结构,从本质上说是人们的实践方式在理论思维中的内化形式,从时间坐标上看,“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在不同的场合逐步提出来的。“四个全面”中的每一项战略举措都是依据国情制定的,具有特定意义。要实现四个全面的共同作用,必须以发展、联系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以整体思维方式分析,“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事关中国的长远发展。“四个全面”的治国方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再单一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在稳中求进的态势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政府的管理水平,彰显了党的高瞻远瞩。“四个全面”的显著特征是全面推进,每一个方面都注重全面性。如果我们将“四个全面”整合成“一个全面”,就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逻辑结构角度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整体性的战略目标,也有局部性的战略举措,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对于“四个全面”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

如果要正确把握“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必须有整体和全局意识,每一项战略举措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的,并且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四个全面的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丰富,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再以认识来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四个全面”的逻辑结构,使政策有效地得到落实。

(二)“四个全面”的关系协调性

“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子系统。例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共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在经济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居民人均收入,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在政治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人民民主,更好地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文化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中华文化走出去拥抱世界;在社会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解决人们的养老难、看病贵、房价高、教育难等难题,并通过精准扶贫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在生态文明方面实施铁腕治污政策,关闭一些排放量不达标的企业,研发可持续、环保的新能源,发展绿色旅游,还人们一片绿水蓝天。从整体协调性角度分析,全面深化改革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性发展,为“五位一体”建设提供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充分发挥宪法的权威性,使一切工作有序进行。全面从严治党要规范党员干部的内部管理,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严明党的纪律,使党员干部切实为人民服务。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每一个“全面”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致力于解决我国的现实矛盾,从大局来说,必须从大局入手,紧抓细节,共同推进每个方面的政策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期待让全国人民都切实感受到改革的红利。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党中央拿出信心、决心及恒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念深入到经济、生态、民生、政治等多个领域,不断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便捷人们的生活,为企业发展提供巨大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全民知法、懂法、守法,行政部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司法部门是保护人们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使人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整体推进。从总体上说,“四个全面”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三)“四个全面”的宏大全局观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探索出来的,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要求,中国的发展道路需要有一个大方向的引领,而“四个全面”的内容深刻指出了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战略,正是党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职能指导,需要政府人员深入学习了解“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到实处,为百姓带来实惠,实现“四个全面”的真正价值,体现我们党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我们要整体把握“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将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统一于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真正实现中国的腾飞。

“四个全面”中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三重保障,共同支撑、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同时,这三者又是环环相扣、互相嵌入的整体。全面深化改革就包括民主法制体制改革、党建体制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执法、司法的公正性,以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秩序,有序推进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党的领导作用,正清党风党纪,使党能更好地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政策落实。执政者在实践中要有长远的目光和敏锐的洞察力,落实者要及时反馈,深入挖掘“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清楚把握四者之间的关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断拼搏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十八大之后逐步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法律体系、政治制度的完善,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四个全面”,其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科学性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使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罗志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丛书总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2]严书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崭新内涵和内在逻辑关系[J].先锋,2015,(4).

[3]秦正为.“四个全面”: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新战略布局[J].青海社会科学,2015,(2).

[4]王克群,王伟,左丽燕.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

[5]韩振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5,(5).

[6]屠海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治国方略[N].联合时报,2015-03-06.

[7]王忠来.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形成、内涵及其哲学意蕴[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7.

李 平)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