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LA-PDT疗法治疗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护理

2017-04-02杨春香刘小娟王永利蔺建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皮损

杨春香,刘小娟,王永利,王 蕊,蔺建苹,王 慧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陕西 西安 710000)

ALA-PDT疗法治疗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护理

杨春香,刘小娟,王永利,王 蕊,蔺建苹,王 慧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陕西 西安 710000)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治疗头颈部鳞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头颈部鳞癌患者采用ALA-PDT治疗,治疗前后加强心理护理及局部皮肤的护理,治疗中认真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按规程操作,治疗后指导患者自我护理。结果 15例患者经过3~9次ALA-PDT治疗后,13例经3~7次ALAPDT治疗皮损完全消退,2例患者皮损面积较前缩小,随访6个月未复发。结论 ALA-PDT是治疗鳞癌的一种安全、有效而且具有美容功能的方法,治疗中护理至关重要,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鳞状细胞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护理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属于恶性皮肤肿瘤,发病率高,且多见于老年人。传统方法可选择冷冻、激光和手术治疗,但冷冻和激光治疗后肿瘤容易复发,有些患者由于其特殊的部位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手术后易留下瘢痕影响美观。对年老体弱、有手术禁忌症,头面部的肿瘤适宜放射治疗[1]。发生于头、颈部肿瘤的患者对治疗的要求,既要保全生命、延长寿命,尽可能根治肿瘤,也要使治疗后的外观尽可能的恢复正常,同时还必需考虑到患者对手术的承受能力。ALA-PDT对肿瘤组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无明显痛苦,无瘢痕形成,不受皮损数目和部位限制;可重复性治疗等特点,以渐成为一种治疗非黑素性皮肤癌的新选择[2],是治疗皮肤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单、有效,不良反应小、不易留下瘢痕等优势,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敏剂进入机体被肿瘤组织选择性吸收或滞留,引起肿瘤组织对光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发生变化,甚至变性、坏死。我科采用此方法治疗头颈部鳞癌患者15例,效果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1月我科住院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9~88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3个月~30年,皮损发生部位:面部、鼻部、眼内此、眼睑下方、颈部。皮损最大面积3.5×3.2 cm2,最小0.3×0.5 cm2,平均1.1×1.5 cm2。

1.2 治疗方法

消毒疣体部位,10%ALA溶液湿敷皮损,用塑料薄膜封包,3 h后PDT治疗仪照射,时间为20~30 min。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的不同,病损部位光照的能量密度在100~150 J/cm2范围调节,但调节下限不低于80 J/cm2,每周治疗一次。

1.3 结果

15例患者经过3~9次ALA-PDT治疗,12例皮损完全消退,其中6例经3次治疗后皮损完全消退,5例经4次治疗后皮损完全消退,2例经7次治疗皮损完全消退,随访6个月未复发,2例患者皮损面积较前缩小,随访6个月皮损面积未扩大。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鳞癌好发于老年人,患者常在知晓病情后表现有忧郁、烦躁、悲观,甚至厌世的心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又担心治疗效果。因此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用典型病例说明该疗法安全可靠、痛苦少、疗效显著,以减轻患者思想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2 治疗前护理

在敷药前先用液体石蜡浸润局部皮损并去除表面的痂皮,如果患者皮损肥厚可先用激光烧灼肥厚处,使之变平,但烧灼不宜过深,以免引起出血,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经过处理后再进行ALA-PDT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2.3 治疗中护理

局部皮肤清洁处理好后将配制好的ALA溶液均匀的敷于皮损处,面积大于皮损面积的1 cm,用保鲜膜封包并用厚的黑布屏蔽遮光,敷药后要求患者不要外出,以免强光照射患处。敷药后3 h PDT照射,照射前用黑布遮盖患者双眼并佩戴安全眼镜以保护患者眼睛,护士也应佩戴护目镜。然后根据患者全身情况、皮损情况及上次治疗后的疼痛情况来选择照射剂量,照射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反应随时调整照射剂量,照射过程中护士要留在患者身边,注意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及光斑的照射部位,随时调节光斑的位置,保证光斑覆盖整个皮损不移位,及时询问患者疼痛的情况,如疼痛剧烈可调整照射的距离至患者可忍受,再逐渐拉近距离使其慢慢适应。

2.4 治疗后护理

治疗后详细告知患者ALA的光敏反应将持续24~48 h才会完全代谢,因此,患者在治疗后24 h内避免强烈日光照射,以免出现光毒反应而发生大疱、皮肤糜烂、化脓等。嘱患者保持局部伤口清洁干燥,皮损处红肿、疼痛或渗液属正常反应,一般持续1~2d红肿、疼痛可缓解,渗液会逐渐减少然后结痂。结痂后可外涂红霉素软膏,以利于痂皮软化便于下次治疗时清除,同时可预防感染。

3 讨 论

光敏效应是德国学者Raab于1887年首次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次临床应用以来,随着光敏技术的进步,光动力疗法迅速发展,成为适用于肿瘤及相关疾病的安全有效治疗的新方法。其原理是由光能激发光敏剂后,引起的一系列光化学反应,选择性的破坏生物组织。病变处细胞摄入光敏剂,在特定光源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产生氧自由基、单态氧等物质,由此损伤细胞膜和血管内皮细胞,选择性杀伤病变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其特别适用于年老体迈或有放化疗禁忌症及特殊部位的肿瘤,对晚期肿瘤病人进行姑息治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或提高生存质量

ALA-PDT覆盖的范围广,能有效的清除残余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细胞的复发和扩散,可以达到彻底清除肿瘤的目地[3],ALA-PDT可提供一种组织损伤较小,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对皮肤美观有特殊要求的患者[4]。因此,治疗的任何一个环节,从清洁并去除部分皮损、配药、敷药到照射,都影响到治疗的成功与否,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5]。作为护理人员要了解PDT治疗方法,掌握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配合医生治疗,还能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1] 赵 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28-1529.

[2] Morton CA,Brown SB,Collins s,et al.Guidelines for topical photodynamic therapy:Report of a the British photodematology Group[J].Br J Dermatol,2002,146(4):555-567.

[3] Ragievag,hafnerj,dummerr,etal.topical photodynamic.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tinic keratoses and bowen’s diseasein transplant recipients[J]transplantion,2009,77(1):115-121.

[4] 朱 菁,张慧国,陆丽萍,等.ALA联合小剂量HPD激光光动力学治疗皮肤肿瘤疗效临床研究[J].应用激光,2009,29(6):548-555.

[5] 李春香,李森真,李洁思,等.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光动力疗法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9,10(16):36-38.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5

B

ISSN.2095-8803.2017.15.179.02

猜你喜欢

头颈部鳞癌皮损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