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2017-04-02刘秀芬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股骨头螺钉股骨

刘秀芬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刘秀芬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目的 探讨分析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的方法,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0股骨头置换组和动力髋螺钉组,其中对股骨头置换组30例患者采用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动力髋螺钉组36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采用两种不同的康复护理,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1例患者;动力髋螺钉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1例患者,有1例患才有压疮并发症。均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后,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倘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在术后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其特点加以护理,对其进行针对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两种不同术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康复护理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龄人的常见骨折之一,如果这些患者没有手术禁忌证的话,对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这一说法得到了众多人的认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是其金标准,另一种,也就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其方式相比,它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地负重行走,且极少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功能恢复速度也较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很重要,但两种方式的护理要点各有不同[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0股骨头置换组30例和动力髋螺钉组36例,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1.1±1.2)岁。其有26例生活伤,有4例车祸伤。动力髋螺钉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2.3±0.9)岁。其有22例生活伤,有14例车祸伤。经过临床诊断,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确诊后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本次临床,患者悉情,患者家属地均表示认可,同时对本次实验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

1.2 方法

1.2.1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

(1)患者经麻醉恢复清醒时,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运动。术后1天,绝大多数患者有清醒的意识,以及身体状况逐渐恢复,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适当的活动,例如深呼吸、跖屈活动等运动方式就较好。(2)患者在术后2天,可以进行适当的坐位训练运动,但其不能大于90°,卧位为半卧位,训练时间可以适当延长,约30 min,每天运动单名数为3~4天不等;(3)患者在术后4~7天,可以适当进行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对髋和膝关节屈伸功能加以锻炼,如果患者没有疼痛的话,屈髋≤90°,屈髋为5 s后,再伸直,每天3~4次不等,每次30 min左右。(4)患者1个月后,可扶拐下地,切忌早负重。(5)患者术后2个月后,可以扶双拐下床活动,每次时间为20 min,每天2~3次不等。本组所有研究对象都没有了现髋部疼痛与肌肉萎缩等不良情况[4]。

1.2.2 动力髋螺钉组

(1)患者术后第1天,恢复清醒状态时,可取平卧位或半卧,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患肢趾、和躁部主动屈伸或健肢的主动运动,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每次时间为30 min左右,每天3~4次不等。患者在手术6 h,应翻身,2 h进行1次。(2)患者在手术后第2天,把患者患肢膝关节进行适度的垫高,垫高度数为约30°,其可以下肢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被动屈膝和屈髓关节功能锻炼。刚开始为30°,每天增加度数为15°~30°不等,1次为40 min,3次/d,刚开始动作需缓慢进行,缓慢增速,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应当坐起。(3)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后,扶稳患者坐在床边,把小腿放在床边,对患者的躁和膝关节功加以有效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30 min左右,运动次数3~4次/d。(4)患者在手术后2个月,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逐步练习扶拐行走,但患者行走时不能负重,行走过程中不要有过大的步幅,步幅尽量控制在20~30 cm的范围,行走速度应小于20步/min,患者刚开始行走为5~10 min/次,2次/d,如果患者承受能力较强可以适安增加,行走速度每次约30 min,每日行走速度为3~4次,如果患者属于于不稳定性骨折,其可适当延长1~2 w后,再进行不负重行走的练习。5.如果患者进行完全负重行走,其时间应娄术后2~3个月,不过这需根据术后复查的X光了解骨折部位骨痴生长情况来加以判定,如果其显示情况良好,患者才可以完全负重行走,如果情况不良好仍可见骨折线.应延长2~3个月不等的时间再加以复查[5]。

1.3 观察指标

人工股骨头换术 Harris评分,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可为70~79分;羞为小于70。动力髋螺钉术Sanders评分,优为55~60分;良为45~54分;可为35~44分;手术失败评分为小于35分[6]。

2 结 果

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采用两种不同的康复护理,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1例患者;动力髋螺钉组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1例患者,有1例患才有压疮并发症。均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后,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

在对所有患者维期6至37个月的随防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87.0±7.66)分,优良率为92.9%。动力髋螺钉组Sander评分(55.0±2.66)分,其优良率为95.0%。

3 讨 论

股骨头置换术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这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很重要,但两种方式的护理要点各有不同。对这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术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时,结果在对所有患者维期6~37个月的随防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为(87.0±7.66)分,优良率为92.9%。动力髋螺钉组Sander评分为(55.0±2.66)分,其优良率为95.0%。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倘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后,在术后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其特点加以护理,对其进行针对康复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1] 苏媚菊.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07:24-25+32.

[2] 林凡国,孙永明,华 俊,刘 栋,杨照耀.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08:127-130.

[3] 陆文珍.改良有限滑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08:74-76.

[4] 曾冬芳.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2:235-236.

[5] 宁 荣.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常规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12-115.

[6] 陈占斌,黄立新,徐耀增,蒋定华,张 勇,段继勇.PCCP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2,10:890-894.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5.79.02

猜你喜欢

股骨头螺钉股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