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

2017-04-02季宾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阅读新课标教学

季宾阳

【摘 要】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

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着眼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本文从四方面的分析了如何开展阅读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阅读的主动态度和参与意识不会自然形成的,它必须通过教师长期不懈的培养。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创设一定的阅读条件,搭建一些展示自我阅读成果的平台和交流沟通的平台,并且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学会赏识与鼓励,不断给学生以成就感,从而真正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与自信。

但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生活环境、性格特征等不同,所表现出来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兴趣爱好要在尊重的大前提下进行理性的辨析,并给与相应的引领。一是要扭错为正。比如,中学生时期正值人生的懵懂时期,极易对一些低级趣味的书刊产生兴趣,这就要教师及时加以引导,使他们远离低俗,积极阅读一些高雅的书籍;二是要拓宽范围。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去学会阅读新闻报道、科普类图书,去接触更多的國内外优秀散文及名著等,从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三是引领深度。由于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肤浅,文化素养及认知水平相对偏低等因素,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往往仅停滞在一个浅层面上,过多的是感性化的认识,个性化的解读往往带有片面性、直观性、过激性等局限性。

二、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阅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阅读对象就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自己正经历的时代,这时,让学生富有个性和创见的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断地体验、感悟,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这种阅读体验会使他们领悟到更有价值、更为本质的东西,而这一悟得与获得不知道要比教师直白的告知珍贵多少倍。正如叶圣陶所言“让学生自求得之”。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法设法让学生“读出自己”,即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自己摆进去”。有的作品,学生是很容易读到“自己”的,例如《忆读书》、《爸爸的花儿落了》等等。在这些课文中,学生相对比较容易被课文的景、情、人、事所感染,阅读时总会不知不觉地使自己成为课文中的一个“角色”。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部分都有优美的意境,适时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但可以缩小书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达到语文素养、创新能力与学生个性的双重发展。

三、通过谈阅读感受和体验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

如阅读了《长城》以后,教师鼓励学生说,同学们的感受一定很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有的深情地诵读;有的激情豪迈地唱起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还不停地手舞足蹈;有的奋起疾书,急切地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课堂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这样教学,就没有教前定下的框框了,也没有只是教师说了算的弊端了,而是尊重学生自我体验,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四、通过质疑来阅读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是一种有意识的,发问、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努力把学生从琐碎的、不切合实际的习题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只有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应该说质疑不是终结,学生的思维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创新潜能才会不断被挖掘、发挥。

新课标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语文的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我们应该趁着这股课程改革的东风,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实质内容及要求,从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出发,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钻研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努力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赵洪芳.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11)

猜你喜欢

阅读新课标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