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意识的训练

2017-04-02高强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训练小学数学

高强

【摘 要】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学科不仅可以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较强的推理能力。小学是学习数学课程的起步阶段,在小学学到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对今后数学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本文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猜想意识的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猜想意识;训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国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为此,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推行新课程改革,旨在建立新时代的教育体系,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推行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猜想能力.因此,教师无论教授哪个年级,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加大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的推理能力,最终形成符合科学要求的数学思维。本文将浅谈教学中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意义,论述猜想训练的有效方法。

1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意识培养的意义

1.1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分析得出,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当今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猜想是学习数学学科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猜想可以对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预测和判断,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预判,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对知识的猜想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猜想前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包含了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或实践的知识准备、积极动机和良好情感。它使主体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主动地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讲述法,很少有师生互动,且师生互动往往发生在做题阶段,因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主体地位难以体现。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的应用,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讲述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的引路人。猜想教学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引用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现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并提出猜想的教学资料,学生根据教师的资料大胆猜想,无论是数学规律还是数学性质,无论是问题结果还是解题方式都可以进行,教师通过学生的猜想因材施教,步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猜想错误则可以进行改正,在进行验证,学生在不断地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获得数学发现,掌握数学知识。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要求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各个学科在不同阶段都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是该学科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如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则对学生今后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的猜想教学,即对知识的探究首先进行猜想,并通过学习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如出现错误则可以继续进行猜想,如此反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并加强学生对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同时,通过猜想教学为新旧知识搭建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加强新旧知识间差异性探索。因此,猜想教学能促进知识间的同化,加速了知识的迁移和建构。

2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意识的训练方法

2.1猜之有“源”

针对小学生的猜想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此教师运用猜想教学,要抓住备课环节,着重分析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水平,以兴趣为导向,搜集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教师准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材料应是学生熟悉或者接触过的,例如生活材料或者影视材料,只有充分的备课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的积极性,使猜想做到猜之有“源”。例如教师讲述角的大小一课时,首先要为学生展示猜想材料,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钟表引导学生。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说出钟表由那几个针组成,学生会积极主动抢答分针和时针,教师则可以趁热打铁,要求学生猜想9∶30、6∶00、4∶45三个时间点上,分针与时针所组成的角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呢?”学生听完问题后开始回忆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很快就猜想出了答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导入生活,对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2.2猜之有“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教师运用猜想教学并不是指学生可以天马行空,任意猜想,猜想教学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提出对事物未来发展走势的科学预测。为此,教师在要运用教育学内容,通过归纳、类比、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猜想过程。学生通过教师教师引导提出自身猜想比根据教师讲述验证自身猜想,从而形成“观察——猜想——验证”的教学过程,从而做到猜之有“理”。例如,教师在讲述垂直与平行时,运用问题导入法导入:“同学们,假如给你们每个人四根火柴棒,你们有没有办法,让其中一根火柴与其他三根火柴分别垂直呢?”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求学生运用笔模拟火柴进行猜想,同学们提出不同的猜想,并通过具体实践进行验证。但是在前一课中讲述了垂直线段的画法,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突破,通过课堂画图演示,帮助学生得出答案。通过教学实例证明,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非常有帮助。

2.3猜之有“趣”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学习的动力往往以兴趣为主,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教师把控学生思维,通过猜想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猜想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兴趣则是教师的重要手段。例如,教师在教授简便运算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简便运算,简便运算有什么样的好处。为此,教师可以运用著名数学家高斯的例子,让学生计算1-99数字相加的和,看谁算的又对又快,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竞赛,小学生往往愿意参与到竞争中,积极猜想如何快速算出答案,通过学生的猜想及教师的讲述,学生明白只要将1-99首尾相加就会得到55个100,在运用乘法运算55×100=5500,此种计算方式又快有准,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简便计算。通过这种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跃了课堂氛围。

2.4猜之有“获”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会猜想外,还要适当让学生尝到猜想的“甜头”,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得到认可、得到探究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激励等方法来对学生的猜想给予认可和鼓励。例如教师运用猜想教学时,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这里所说的获不仅是知识的收获,同时也是教师的积极的评价和奖励。小学生极易受到感染,教师通过猜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有所获,即实现了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且教师积极的评价和獎励不但要给予优等生,也要给予学困生,做到公平公正。通过这种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活跃了课堂氛围。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教师寻找学生特点和知识间的平衡,运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猜想教学是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通过得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振俊师.小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53-53.

[2]马三松.浅谈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商情,2011(2):34-34.

[3]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训练小学数学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