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对中国羊肉产业的冲击研究*

2017-04-01王纪元肖海峰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肉羊羊肉澳大利亚

王纪元,肖海峰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对中国羊肉产业的冲击研究*

王纪元,肖海峰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通过分析中国和澳大利亚各自羊肉产业发展现状,分别模拟澳大利亚缓慢和快速转变国内羊养殖结构两种情景,分析各情景下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产业产生冲击可能性及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若澳大利亚肉羊产业保持当前发展速度,则对中国羊肉产业冲击有限,快速发展则会对中国羊肉产业造成较大冲击,进而降低中国国内羊肉市场价格,削减中国肉羊生产者养殖效益,长此以往将抑制中国国内羊肉产量增长。因此,应加大养羊业扶持力度,保障国内羊肉产量,提高羊肉品质,优化羊肉加工与销售环节,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冲击。

中澳自贸区;羊肉产业;冲击;模拟情景

一、引言

2015年6月17日,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经过10年22轮谈判后,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协定中中方承诺自澳大利亚进口的羊肉将采取线性降税方式逐年降低进口关税,并在协定实施第九年(2023年)实现零关税。澳大利亚是羊肉生产与出口强国,也是中国羊肉进口第二大来源国,天然草场与规模化养殖使其拥有相对低价的养殖成本优势,而标准化饲养方式使羊肉在品牌、质量及口感等方面皆在中国国内市场拥有良好口碑,近年人民币相对澳元不断升值,加之关税减让又将进一步降低进口羊肉价格,使澳大利亚羊肉价格相对中国国产羊肉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而中国国内由于经济增长及相关政策导致人工成本和物质成本快速上升,肉羊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但肉羊价格(商贩或屠宰加工企业的活羊收购价)自2014年呈波动下降,肉羊养殖利润大幅下滑,养殖积极性受挫。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羊肉价格自2015年以来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位运行,持续高位的羊肉价格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国内羊肉市场供不应求现状,低价高质的进口羊肉恰好可满足中国国内消费者需求。故中澳自贸区建立会导致中国对澳大利亚羊肉进口数量增加(叶云等,2014)。此外,澳大利亚毛羊产业世界闻名,其存栏羊多是以美利奴为代表的毛用羊,但毛羊产羔率和产肉率方面均低于肉羊,且毛羊肉质远不如肉羊,随着肉毛比价差距逐渐扩大,澳大利亚政府开始着力发展肉羊产业,转变国内毛羊与肉羊结构,增加国内肉羊存栏数量,而中澳自贸协定的签订也为澳大利亚打开广阔的羊肉销售市场,刺激其肉羊产业快速发展。中澳自贸区建立,澳大利亚是否会增加对中国的羊肉出口数量,将对中国羊肉产业产生什么影响;若澳大利亚快速发展肉羊产业,对中国大量出口羊肉又会对中国羊肉产业产生多大冲击。基于此,在了解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模拟中澳羊肉贸易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分析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产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参考性政策建议。

二、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澳羊肉生产发展现状

尽管中国肉羊产业兴起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很快(李秉龙等,2011)。近30年,随着世界养羊业由毛用为主转向肉毛兼用,后又发展到肉用为主的大趋势影响,加上80年代后期中国国内羊肉供需矛盾尖锐、羊肉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中国肉羊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刘芳,2006)。具体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羊存栏总量与羊肉产量均呈增长态势,但羊肉产量增速较羊存栏量增速更快(见图1)。1971年中国羊存栏总量和羊肉产量分别为1.47亿只和23.55万吨。经43年发展,2014年中国肉羊存栏总量达3.03亿只,较1971年增长165.06%,年均增速为2.18%,羊肉产量达428.21万吨,较1971年增长17.18倍,年均增速高达6.98%。中国肉羊产业经历了一段时期快速增长后,近年来受到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羊疫病发生及进口羊肉冲击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故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后,若澳大利亚对中国羊肉出口量快速增长,可能会抑制中国肉羊产业进一步发展。

图1 1971~2014年中国羊存栏数量及其肉产量

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养羊业发达国家,自1788年殖民者首次带羊登上澳洲大陆算起,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数据可知,1973年以前,澳大利亚羊存栏总量持续位居世界首位,此外,澳大利亚绵羊存栏量在2003年以前均保持在1亿只以上水平,其中在1970年达1.80亿只,占当年世界绵羊存栏总量的16.93%。但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日益缺乏,草原因干旱而出现植被退化、产草量下降等问题成为世界普遍现象,加之世界范围羊毛价格下降和对商品肉羊要求的提高,澳大利亚毛羊产业出现萎缩,而肉羊产业开始崭露头角。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羊存栏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1.23亿只波动降至2015年的0.75亿只,降幅高达39.06%。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羊肉产量却在波动中有所增长,且产量增长全部来自羔羊肉产量增长的贡献,2015年羔羊肉产量为50.86万吨,比1996年增长95.03%,年均增速达3.84%。近20年,澳大利亚肉用羊与毛用羊结构比例不断调整,毛羊占比不断下降,肉羊比例提升。但近5年,澳大利亚羊存栏总量减速明显放缓,基本趋于平稳,与此同时羊肉产量快速增长(见图2)。故中澳自贸协定实施有可能促进其进入新一轮羊业结构的调整阶段,刺激羊肉产量快速增长。

图2 1996~2015年澳大利亚羊存栏量及羊肉产量

(二)中澳间羊肉贸易发展现状

1995~2015年,除2015年进口量有所回落外,中国羊肉进口规模总体呈增长态势。1995年中国羊肉进口量为0.16万吨,不足同期中国羊肉产量的0.10%;此后羊肉进口量持续增长,直至2014年达峰值28.29万吨,较1995年增长177倍,占当年中国羊肉产量的6.61%;2015年羊肉进口量有所回落,为22.29万吨。综上,1995~2015年中国羊肉进口量年均增速为30.85%(见图3)。

中国羊肉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主要来自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其羊肉进口量占羊肉进口总量比例通常可达98%。自中澳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与澳大利亚间经贸合作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而自2005年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开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呈爆发式增长(王晶等,2015)。1995~2004年,中国自澳大利亚羊肉进口量仅由0.02万吨增至1.00万吨,而2005年后的10年中,该数值由1.45万吨增至11.44万吨。故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后,中国自澳大利亚的羊肉进口量会加速增长。

澳大利亚人口较少,畜产品大部分出口至国际市场。1995~2015年,澳大利亚羊肉出口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见图4)。1995年澳大利亚羊肉出口量为21.53万吨,占当年国内羊肉产量的37.44%,此后国际市场对其羊肉需求增长导致出口量波动增长,直至2014年达峰值49.85万吨,较1995年增长131.50%,此时羊肉出口量已占当年国内羊肉产量的69.19%;2015年羊肉出口量有所回落,为45.81万吨。总体而言,1995~2015年澳大利亚羊肉出口量年均增速为3.86%。

同期内,澳大利亚对中国羊肉出口规模也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增速较快。1995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羊肉出口量仅0.04万吨,仅占当年澳大利亚羊肉出口总量的0.20%,随后对中国羊肉出口量波动增长,至2013年达峰值11.75万吨,较1995年增长292.75倍,占当年澳大利亚羊肉出口量的26.13%,且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羊肉第一大出口国;近两年其对中国羊肉出口量有所回落,至2015年降至7.80万吨,但仍占当年澳大利亚羊肉出口总量的17.03%。总体看,1995~2015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羊肉出口量年均增速高达33.86%。中国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羊肉出口市场之一。

图3 1995~2015年中国羊肉进口情况

图4 1995~2015年澳大利亚羊肉出口情况

(三)中澳羊肉价格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羊肉价格一直低于中国国内羊肉市场价格(以下简称中国羊肉价格),且后者增长速度远超过前者,两者间差距逐年加大(见图5)。2000年中国羊肉价格为14.77元/公斤,是同期从澳大利亚进口羊肉价格的2倍。此后中国羊肉价格以平均每年9.74%的增速连续增长15年,至2014年达最高值65.41元/公斤,每公斤比同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羊肉价格高44.00元;2015年,中国羊肉价格与从澳大利亚进口羊肉价格均有所下降,但二者间差距却扩大至每公斤44.90元。澳大利亚进口羊肉在中国国内市场极具竞争优势,中澳自贸协议实施后,羊肉进口关税逐年递减将进一步拉大其与中国羊肉价格间差距。

图5 2000~2015年中国羊肉价格

三、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产业产生冲击的模拟分析

根据中澳自贸协议,中国针对澳大利亚羊肉进口关税将逐年递减且在2023年实现零关税,意味中国羊肉市场对澳大利亚更开放成为既定事实。此部分分析中澳自贸区建立后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羊肉数量变化情况及可能对中国羊肉产业带来的损害程度。

(一)假设条件

为简化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见表1)作部分假定。

假定1:自澳大利亚进口羊肉在中国羊肉市场具有绝对优势。该假设为方便将澳大利亚羊肉出口量与中国羊肉进口量相关联,保证澳大利亚进口羊肉均可在中国市场销售,即澳大利亚羊肉在中国羊肉市场供不应求。由上述分析可知,澳大利亚羊肉在中国市场一直保持优质低价特点,而未来8年时间,中国难以改变肉羊养殖规模小、成本高等现状,意味短期内中国羊肉难以取代澳大利亚羊肉在中国市场的绝对优势。

假定2:中国羊肉出口数量为0.38万吨。1995~2015年中国羊肉出口量经历先增后减变化,近几年趋于平稳。中国羊肉出口目的地主要有香港、吉尔吉斯斯坦、约旦等地区。预计这些地区未来经济状况良好,故取近3年中国羊肉出口量平均值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羊肉出口数量。

假定3:中国自澳大利亚以外地区进口羊肉数量为16.85万吨。中国羊肉进口量在2014年达峰值。2014年中国自澳大利亚以外国家进口羊肉数量为16.85万吨,其中自新西兰进口量为15.90万吨。与2014年相比,2015年羊肉进口量有所下降。中新自贸协定规定中国自新西兰羊肉进口关税从2008年开始削减,至2014年减至零。受其影响,这段时期内中国自新西兰的羊肉进口量增长较快,而同期新西兰国内羊肉产量则呈逐年下降态势。预计未来中国自新西兰和其他地区进口羊肉量在产量有限和贸易条件无明显改变情况下将维持新平衡水平。本文将2014年羊肉进口量峰值作为该平衡水平。

假定4:澳大利亚国内羊肉消费量为23.21万吨。1996年以来,澳大利亚人口虽按年均1.31%速度增长,但其国内羊肉消费总量却以年均1.59%速度下降。观察1996~2015年澳大利亚国内羊肉消费量数据可知,国际经济形势良好时,澳大利亚羊肉出口量增长,国内羊肉消费量下降。预计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会引发类似现象,故澳大利亚国内羊肉消费量取2010年至2015年平均值23.21万吨,该值略低于2015年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假定5:澳大利亚羊肉进口数量维持年均12.73%的增长率。1996年以来,澳大利亚年均羊肉进口量虽较小,最高值未超过0.15万吨,但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速达12.73%。预计未来在国际形势良好、国内消费稳定情况下,澳大利亚羊肉进口量仍可保持该增长率。

假定6: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以外地区的羊肉数量保持年均3.27%增长率。该值为1996年至2015年间,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以外地区羊肉数量的年均增长率。2005年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开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来,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羊肉数量呈明显快速增长,同期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以外地区羊肉数量保持波动增长态势。预计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后,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以外地区的羊肉数量仍保持年均3.27%的增长率。

假定7:中国羊肉产量年均保持4.98%的增长率。该值为1996~2015年中国羊肉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中国羊肉产量自1996年以来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虽近年由于“八项规定”实施、小反刍兽疫及“假羊肉”事件曝光、低价进口羊肉冲击等事件影响,使国产羊肉消费市场不景气,养殖户养殖积极性下降,部分地区养羊户缩减养殖规模。但中国大部分养羊户处于偏远贫困地区,除养羊无其他更好收入来源,故养殖户不会轻易放弃养羊;中央及地方省区为扶持国内肉羊产业发展陆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以上情形下,预计未来中国羊肉产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表1 1996~2015年重点年份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情况

(二)模拟情景

以上假定条件下,分别考虑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后澳大利亚羊肉产量的两种变化情况。

情景1:澳大利亚国内羊养殖结构缓慢转变。澳大利亚养羊业分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以产超细型羊毛为主的毛羊养殖业,二是以高繁殖率、高产肉率为主的肉羊养殖业。由于肉毛比价差距逐渐扩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毛羊养殖业逐渐萎缩,而肉羊养殖发展。1996~2015年,澳大利亚1年以上可繁母羊存栏数量下降0.42亿只,而羔羊存栏数量仅下降0.08亿只;1年以上绵羊肉产量下降10.22万吨,羔羊肉产量却增长24.78万吨。考虑细毛羊产业是澳大利亚优势产业,且近年1年以上可繁母羊数量下降速度明显减缓,预计未来澳大利亚羊养殖结构仍保持缓慢转变,即未来每年澳大利亚1年以上绵羊肉产量保持17.42万吨,羔羊肉产量年均保持3.84%增长率。数值分别为近五年的1年以上绵羊肉产量平均值和1996~2015年羔羊肉年均增速。

情景2:澳大利亚国内羊养殖结构快速转变。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必然加快澳大利亚肉羊产业发展进程,调整其毛羊与肉羊存栏结构比例。此处考虑极端情况,即澳大利亚用1年时间将毛羊全部转换为肉羊。2015年澳大利亚毛用基础母羊存栏数量为0.27亿只,毛用羔羊存栏0.10亿只,肉用基础母羊存栏0.13亿只,肉用羔羊存栏0.12亿只。现假设2016年澳大利亚将毛用羊全部屠宰,保留肉用羊,且未来仅养殖肉用羊。按澳大利亚往年数据计算可知,1年以上绵羊只均产肉量为23.79公斤,羔羊为22.23公斤,肉羊繁殖率在140%~160%水平,一般基础母羊使用年限可达10年。故将澳大利亚肉羊繁殖率设定为150%水平,肉羊淘汰周期设定为10年,即年均淘汰基础母羊的10%,保留当年10%新生羔羊作为预备基础母羊。2016年澳大利亚羊肉产量为66.00万吨,其中包括全部屠宰的毛用基础母羊产肉量63.78万吨及全部屠宰的毛用羔羊产肉量2.22万吨。同时,2016年澳大利亚肉羊存栏量为0.43亿只,其中包含2015年肉用基础母羊、2015年肉用羔羊及2016年新生肉用羔羊,且以后每年羊肉产量由上一年存栏量决定。

(三)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产业产生的直接冲击

以上假定条件下,模拟结果见表2、表3。

表2 中澳自贸区建立后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情况:模拟情景1

表3 中澳自贸区建立后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情况:模拟情景2

模拟情景1:中澳自贸区建立后澳大利亚国内羊养殖结构缓慢转变。此情景下,第一,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羊肉数量增长有限,预计2023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羊肉进口关税递减为零时,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羊肉为14.06万吨,与2015年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之初的8.17万吨相比仅增长5.89万吨。第二,澳大利亚羊肉在中国羊肉市场中所占份额将略有提升,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羊肉数量占进口羊肉总量比重由2015年的36.65%增至2023年的45.49%,占中国羊肉产量比重由2015年的1.82%微升至2023年的2.12%。第三,中国羊肉自给率将微幅提升,由于中国羊肉产量增长快于中国进口羊肉数量增长,假设中国羊肉出口量保持不变,2023年羊肉产量占羊肉需求量比重,即羊肉自给率可达95.60%,较2015年水平微增0.25个百分点。综上所述,若澳大利亚缓慢转变其国内羊养殖结构,则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产业冲击较小。

模拟情景2:中澳自贸区建立后澳大利亚国内羊养殖结构快速转变。此情景下,第一,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羊肉数量增长巨大,2023年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羊肉将达116.12万吨,较2015年的8.17万吨增长107.95万吨,是2015年水平的14.21倍。第二,澳大利亚羊肉在中国羊肉市场中所占份额将大幅提升,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羊肉数量占中国羊肉产量比重将由2015年的1.82%大幅升至2023年的17.51%,其占中国进口羊肉总量比重将由2015年的36.65%增至2023年的87.33%,澳大利亚将成为中国最主要羊肉进口来源国。第三,中国羊肉自给率将不断下降,由于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羊肉数量快速增长,引起中国羊肉进口总量增长快于国内羊肉产量增长,假设中国羊肉出口量保持不变,2023年中国羊肉自给率将下降至83.34%,较2015年水平下降12.01个百分点。综上所述,若澳大利亚快速转变其国内羊养殖结构,则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产业冲击较大。

(四)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产业的间接影响

综上所述,若澳大利亚借中澳自贸协定快速转变国内羊养殖结构,将对中国肉羊产业带来较大冲击。无论澳大利亚是否快速发展国内肉羊产业,其出口中国羊肉数量均会增长,将对中国羊肉产业带来以下影响。

1.降低中国国内羊肉市场价格

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前,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羊肉价格已远低于中国国产羊肉价格。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后,中方逐年降低自澳进口羊肉关税,将进一步加大与中国国产羊肉价格差距。若澳大利亚加快转变国内肉羊生产结构,对中国出口羊肉数量也将快速增长,大量低价优质进口羊肉进入中国羊肉市场,必然挤占中国国产羊肉原有销售份额,在消费者偏好无明显改变时,中国国产羊肉只能通过降低价格方式稳定销量。

2.削减中国国内肉羊生产者养殖收益

中国国产羊肉价格下降势必引起肉羊收购价格下降,造成肉羊生产者养殖收益下滑。当前中国肉羊生产仍以小规模散户养殖为主,交易过程中这些生产者缺乏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肉羊收购价格,故收购价格下降必然引起其养殖总收入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受资源环境约束和人工成本增长等因素影响,中国肉羊生产者养殖成本短期内难以下调。养殖收入不断下降,养殖成本难以同步下调,势必会削减肉羊生产者养殖收益。

3.抑制中国国内羊肉产量持续增长

长期看,中澳自贸协定实施将从两方向抑制中国国内羊肉产量增长。一方面由于进口羊肉与国产羊肉互为替代品,且进口羊肉更具市场竞争优势,则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羊肉数量增加,国产羊肉需求量势必受影响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产羊肉价格下降引起生产者收益下滑必将影响其养殖积极性,缩减养殖规模通常是生产者为避免收益损失而采用的方法。长期看,无论从需求或供给方面分析,中国羊肉产量持续增长态势将被抑制。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与澳大利亚养羊业均向以发展肉用羊为主的方向转变。中澳两国间羊肉贸易呈快速增长趋势,且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羊肉价格远低于国内羊肉市场价格。假定一系列条件后,分别模拟澳大利亚缓慢或快速转变其国内羊养殖结构两种情景,分析两种情景下中澳自贸区建立是否将对中国羊肉产业产生冲击。结果发现,若澳大利亚缓慢转变养羊业结构,则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羊肉产业影响较小;若澳大利亚快速发展肉羊产业,则中国羊肉产业将面临较大冲击,主要表现为降低中国国产羊肉市场价格,削减中国国内肉羊生产者养殖收益,最终抑制中国国内羊肉产量持续增长。

针对中国肉羊产业现状及未来形势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政府对养羊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稳定国内羊肉产量

如完善良种补贴政策、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补贴强度;实施必要补贴政策,加强肉羊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繁殖改良的基础设施或设备,如种公羊站建立、配种站(点)器材购置等。

2.提高羊肉品质,提升羊肉国际竞争力

欲降低澳大利亚羊肉进口对我国羊肉生产冲击,除增加国内羊肉产量,保持一定市场份额外,还必须提高羊肉品质,改进肉羊品种选育和改良工作。优质肉羊品种是提高羊肉产量、提升羊肉质量前提。鼓励科研单位及时了解羊肉加工企业对羊肉需求变化和羊肉消费市场新动向,增加科研投入,培育优质高产品种;鼓励发展多种形式养殖主体,出台政策促进农牧户实施标准化养殖,采用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调整羊肉中蛋白质与脂肪比例,优化羊肉营养结构,保障并提高羊肉品质。

3.优化羊肉加工与销售环节

打造并保护羊肉产品品牌,增加肉羊产业附加值。延长羊肉加工产业链,丰富羊肉产品种类。通过丰富羊肉加工制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要,促进羊肉消费市场发展和升级。严格执行羊肉检验检疫,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羊肉和羊肉制品行为,增强居民对国产羊肉的消费信心。

[1]叶云,李秉龙.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及相关影响分析[J].世界农业,2014(12):105-111.

[2]李秉龙,夏晓平.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刘芳.中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4]王晶,卢进勇.中国与澳大利亚贸易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J].国际贸易,2015(10):37-44.

[5]丁丽娜.中国羊肉市场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6]李宇彤.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的实施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5):106-109.

[7]王莉,沈贵银,刘慧.中澳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奶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9):37-43.

[8]刘李峰,武拉平.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J].当代亚太,2006(7):55-62.

[9]周曙东,吴强,胡冰川,等.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经济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6):19-23.

[10]何好俊,祝树金,肖皓.中澳自贸区建立关税削减影响中国农业的CGE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151-156.

[11]李慧燕,魏秀芬.中澳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乳品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11):77-84.

[12]周向阳,肖海峰.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羊毛产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3):35-43.

[13]张燕,高志刚.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中澳双边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5(12):20-30.

[14]杨励,吴娜妹.中澳FTA下关税削减对乳制品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SMART模型[J].国际经贸探索,2016(9):15-24.

[15]李艾婧.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原因及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8):179-184.

[16]刘合光,王静怡,陈珏颖.金砖国家建立FTA对五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中国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5(12):87-95.

[17]Jain SC.BRICs:Geo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for the US[J].Emerging Econom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Brazil,Russia,Indiaand China(BRICs),2006(1):478-513

Im pactof China-Australia FTA on Mutton Industry in China

WANG Jiyuan,XIAOHaifeng

(School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mutton industry in China and Australia,respectively,two scenarioswere laid out:one in which Australias'breed structure ofsheep changed quickly and a second one in which the breed structure changed slowly.Then,the impact of China-Australia Free Trade Area on mutton industry in China was analyzed under both scenarios.Finally,som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were put forwar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f Australianmutton sheep industrymaintained the currentdevelopment speed,the impactwas limited.However,under the other scenario,therewould bea larger impacton Chinesemutton industry due to the fast developmentof Australianmutton sheep industry. The establish of China-Australia FTA would reduce Chinese domesticmarket prices,cut benefitofmutton sheep producers,extrusion mutton production in China.Therefore,efforts to support the sheep industry should be increased,domestic mutton production should be protected,the quality of mutton should be improved,and the mutton industrial chain(processing and sales)should be optimized to tackle the potential impact in the future.

China-Australia Free Trade Area;mutton industry;impact;scene simulation

F316.3

:A

:1674-9189(2017)01-0084-10

*项目来源:农业部和财政部项目(CARS-40-20)。

王纪元(1990-),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肉羊羊肉澳大利亚
“扒羊肉”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冬补一宝 羊肉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羊肉宴引发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