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

2017-03-3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慢性肾炎医护人员病情

张 青

(保康县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600)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功能性疾病,发病人群遍布各个年龄段,不仅发病方式较多,其病期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慢性肾炎患者通常伴随着水肿、肾功能损害、蛋白尿以及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肾功能恶化,对患者身心健康极为不利[1]。据调查,合理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有利于慢性肾炎患者病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了75例慢性肾炎患者,针对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5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范围为16岁~39岁,平均年龄(34.10±1.39)岁,病程为0.5年~11年,平均病程(5.94±2.06)年。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一般护理。首先,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良好,室内温湿度适宜,并定期对室内进行消毒。其次,保证患者有充足的卧床休息时间,作息规律。再次,在饮食上尽可能的选择高维生素、低脂低鳞、优质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最后,关于口腔与皮肤护理,慢性肾炎患者由于病情长,抵抗力弱等原因,比较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为此需要在500ml的生理盐水中,兑入10mg的呋喃西林,为患者漱口,溃疡严重时,可采用制霉菌素进行局部涂抹。同时,注意皮肤清洁,保证床位干净、整洁。

(2)健康教育

一方面,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为患者仔细讲解每一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嘱咐患者必须严格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且避免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或者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服药。并且,叮嘱患者,一旦发生咽痛、发热等症状,需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接受治疗。另一方面,给予患者运动指导。耐心为患者讲解适当运动对于病情恢复的积极作用,并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或者深呼吸等。

(3)心理护理

首先,医护人员应对慢性肾炎患者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包容患者易燥易怒的心理状态;其次,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赢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在后续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充分配合;最后,医护人员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照顾,用热情、细致的工作态度与饱满的工作热情接待患者,带领起迅速了解、熟悉医院环境,护理流程等,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以及对治疗的恐惧感。此外,医护人员还应适时的讲解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起对抗病魔的信心与勇气,确保其积极配合治疗。

1.3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恢复情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优秀,操作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在90%以上;②好转: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优秀,操作行为标准,沟通能力较好,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在90%~60%以上;③无效: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一般,操作行为一般,沟通能力一般,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效果在60%以下。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2 结 果

将一般护理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相结合,75例慢性肾炎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痊愈患者52例(69.33%),明显好转患者21例(29.33%),治疗无效患者1例(1.33%)。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

3 讨 论

慢性肾炎又名肾小球疾病,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大,因而病情种类与发病机制均比较复杂。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慢性肾炎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机体感染、自身免疫力、药物接触以及环境、遗传等[2]。慢性肾炎不仅病期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因而慢性肾炎患者通常伴随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变得更加易怒、敏感,时常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3]。因此,在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中,除了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通过适当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身病情发展与特点,以免患者盲目担忧、焦虑,而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保持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而帮助患者建立起对抗病魔的决心与勇气。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基于患者自身的病情变化、病程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等,建立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患者在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提供个性化护理,在为患者病情康复提供有利保障的同时,尽可能的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75例慢性肾炎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痊愈患者52例(69.33%),明显好转患者21例(29.33%),治疗无效患者1例(1.33%)。治疗总有效率为98.67%。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在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 庞存英.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2):6658-6659.

[2] 俞智君.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效果体会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5):162-163.

[3] 蔡国梅,秦玉霞,王小翠.健康教育干预和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伴抑郁症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08):130-131.

猜你喜欢

慢性肾炎医护人员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