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旋转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2017-03-3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头盆后位头位

王 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手法旋转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王 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中心卫生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手法旋转;持续性;枕后位

头位难产在分娩过程中经常发生,拒统计头位难产占分娩总数的24%,占难产总数的78%。常以阴道助产、剖宫产结束分娩。严重时可致死产,胎儿出现颅内损伤或严重智力障碍,脑瘫等。所以适时徒手旋转胎头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给母婴健康带来保障。现将我院60例持续性枕后位采取手法旋转胎头,成功率高,现将病例报道介绍如下:

1 临产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出现产程异常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持续性枕后位,现以枕后位的产妇作为对象,分为两组,Ⅰ组宫口扩张3 cm~6 cm共25例,Ⅱ组宫口扩张≥7 cm共35例,年龄20~30岁。

手法旋转指征是以头位分娩评分法作为评判头盆关系的标准。确诊枕后位需行阴道检查,其准确率达95%。头盆评分≥6分,宫缩乏力时需加强宫缩改善产力,促进产程进展,发现宫颈水肿时,应及时做宫颈封闭治疗,如果产程仍无进展,甚至停滞,经阴道检查仍未转为枕后位者。

2 旋转方法

嘱产妇排空膀胱,必要时需行导尿,再次消毒外阴及阴道,在宫缩间歇期,当宫口扩张5 cm~6 cm时,检查者将右手两指慢慢深入宫颈口,触摸到胎头小囟,当在宫缩期间进行胎头旋转。如胎头未完全衔接时,胎膜已破,应嘱产妇抬高臀部防止脐带脱垂。当宫颈口开全或者近开全时,可将宫颈推至胎头上方,以免影响胎头下降,这既有利于产程进展,又利于胎头旋转。检查者将右手深入宫颈口,如果胎头过低,应先将胎头向上轻推,使胎头以枕前位再次重新衔接,如果胎头旋转至枕前位,等待几阵宫缩后,胎头下降不再回旋时,方可把手抽出。例如胎方位为右枕后位,应作顺时针旋转90度,左枕后反之。值得注意的是,在旋转的时侯,如为右枕后位时,助手可适度的由右侧向左侧轻推腹部,屏住产妇左侧卧位,如为左枕后位时反之。如果经及时正确旋转胎头仍不能成功者,应行阴道助产或剖宫产术。在旋转成功后应及时严密监测胎心变化,如果出现胎心率明显改变,应立即停止操作,予吸氧、左侧卧位观察5到10分钟后,若胎心仍不能恢复正常,或者胎儿窘迫存在时,应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持续性枕后位经上述旋转后,大多数可经阴道自然分娩。

3 结 果

Ⅰ组中25例,经旋转胎头后自然分娩12例,成功率约占48%。Ⅱ组中35例,经旋转胎头后自然分娩32例,成功率约占91.4%,说明宫颈口扩张≥7 cm后,即活跃晚期后旋转胎头复位成功率越高。

4 讨 论

实际临床工作中,持续性枕后位发生率低,占头位难产的9.6%~10%,如果处理不正确,可能造成母儿损伤,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因此手法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旋转胎头的指征是:胎膜已破,无胎儿窘迫存在,无头盆不称,如果在活跃早期直接行手法旋转胎头,其成功率不高,在活跃晚期宫口扩张≥7 cm时,而且胎头位于坐骨棘下1~2 cm时,成功率相对较高。

持持续性枕后位是由于头盆大小不称妨碍胎头内旋转,导致胎头俯屈不良,造成胎头内旋转障碍及下降困难而致头位不正。持续性枕后位时,手法旋转胎头,可使持续性枕后位的枕额径变为枕下前囟径,以胎头的最小径线通过产道,这样有效降低了头位难产率,这种操作方法既方便,又见效快、成功率高,可以缩短产程,降低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减少产妇痛苦的有效手法。因此胎头能否旋转成功,是决定由产妇能否阴道分娩的关键。头位不正者,在手法旋转胎头前,应再次进行头盆评分,只要无明显头盆不称(头盆评分≥6分),就可能旋转成功。所以正确的判断胎头的位置,是手法旋转胎头成功的前提,有效的宫缩是旋转成功的关键。当活跃早期出现宫颈水肿时,可以应用安定镇静消肿,促进产程进展,但必须注意严密观察产程胎心变化,并给予心理疏导。

5 体 会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枕后位应争取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只要掌握好头位旋转的适应症,及正确运用绘制产程图及头位分娩评分法和头盆评分法,可争取使持续性枕后位由阴道分娩。旋转时应注意胎心变化,如出现胎心明显改变,应立即停止操作,对于宫口近开全、弹性差的产妇,可上推宫颈,使其越过抬头上方,更有利于胎头旋转和产程进展。操作时手法应轻柔,避免对宫颈和胎头造成损伤。产程中应密切观察宫缩及胎心变化,并认真实际的绘制产程图,可以及时发现产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所以及早手法旋转胎头至枕前位,使胎头以最小的径线通过骨盆径线,以利于产程顺利进展。在活跃晚期,经手法旋转仍表现胎头下降停滞,应再次进行谨慎评估头盆关系,避免胎头在盆底受压,对胎儿造成损伤。凡经过充分试产,并作了相应处理,或者考虑胎儿偏大、胎儿窘迫等达不到阴道分娩条件,不可拖延产程,应及时采取剖宫产。手法旋转胎头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基层临床应用。

[1] 海 威.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16):60,67.

[2] 吴翠芬.徒手旋转胎头术在产程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049-3049.

[3] 张 华.持续性枕后位产程中徒手旋转胎头临床观察[J].中国社会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168.

[4] 尹小超,邓远兰.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持续性枕横(后)位产程处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4):72-73.

本文编辑:刘帅帅

714.44

B

ISSN.2095-8803.2017.17.4.02

猜你喜欢

头盆后位头位
论后位继承制度的适用价值与立法构建*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后位子宫会影响怀孕吗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头盆不称的诊断和ICD-10编码的准确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枕后位、枕横位与头盆不称关系的探讨
孕妇相对头盆不称手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