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生物课堂利用小视频的几点思考

2017-03-31黄盈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视频翻转课堂

黄盈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血与血型》的教学片段为出发点,从视频材料的选择、视频投放的时机、视频运用的技巧三方面展开对利用视频进行生物课堂翻转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输血与血型 翻转课堂 视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76-01

初中生物《输血与血型》讨论无偿献血话题时,教学片段如下。

(老师给学生播放视频:全国各地血库储血量严重不足,血制品供不应求)

师:我国是人口众多,为什么还会出现血库储血量严重紧缺现象呢?

生:人们不愿意参与无偿献血,担心影响身体健康或这染上传染病。我听说有人卖血被传染上了艾滋病。

师:献血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呢?

生:少量献血应该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甚至是对身体是有益的。

师:说得很好!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只要我们到正规献血站献血,就不会被传染上疾病。我们健康的血液会给其他人带来生命奇迹。大家知道哪些人需要血液?

生:生病的人、受伤的人、产妇;自然灾害发生时,需要大量血浆供应。

师:说得太好了。血液是生活之本,有了血液就可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我们再来看一个短视频。汶川大地震中,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大量伤员亟待救治,医院门前、献血站有那么多人排队献血。这些都是什么人呢?

生:从衣着可以看出,有医生、护士、战士、大学生,还有工人……

师: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我们也要去无偿献血!

师: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献血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身体健康,还要年满18岁。你们现在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你们可以制作宣传标语、宣传视频,号召人们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这段教学实录中,教师适时启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小視频辅助课堂教学,学生被视频材料所感染,学习思维顺利被激活,课堂互动频繁和谐,教与学达成新的平衡。随着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教师运用小视频辅助教学将成为常态,笔者认为,教师在视频材料选择、视频投放时机、视频运用技巧等方面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精选视频

多媒体具有强大展示功能,教师在选择多媒体视频片段前,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抓住学生思维激发点,将教材文本和学生思维有机对接,只有提升视频契合度,才能获得预想启发效果。教师在这段教学中,选择了两个视频材料:第一个是全国各地血库紧张情况,病人、伤员得不到救治,情况非常危急;第二个是地震发生后,人们争相献血场景,大家主动参与到救死扶伤队伍中。两个视频材料极具代表性,且充满感染力。其实,小视频信息材料非常丰富,这里还可以选择一些无偿献血的宣传视频、无偿献血场景、病人伤员获得救治的典型案例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感知机会。

二、适时投放视频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启动有一定规律,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师生互动逐渐走向深入,教师抓住学生思维最佳启动时机投放小视频,其启动效果会更突出。学生对血库储蓄情况不了解,教师给出视频介绍,成功发动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适时投放地震后献血场面,是在学生学习认知进一步提升基础之上,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纷纷要求去无偿献血,这说明教师视频投放时机把握是恰到好处的。翻转课堂如何达到翻转的目的,需要教师对教学具体情形有清晰判断,及时作出策略调整。

三、科学运用教学视频

小视频投放之后,教师跟进引导,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度思考或者思维启迪。第一段视频投放后,教师发动学生集体讨论献血的利弊,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对这个问题有了正确的认知,其认知结构自然构建。第二个视频展开后,教师从思想情绪方面给出引导,学生思想得到洗礼,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这个视频不仅印证了学生说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需要大量血浆供应”,还介入了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教育信息,经历了思想的成长。小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在具体设计、选择、投放时,要及时跟进讲解、启发、引导,引发学生展开联想、感触、归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设计悬疑问题、展开多元联系,启迪学生主动思考,逐渐构建认知体系,提升学习能力。

小视频介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典型翻转课堂实践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其操作价值是极高的。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视频翻转课堂
新浪网副总裁谈移动直播如何带来媒体弯道超车新机会
基于IPv6组播技术校园网络视频服务设计
怎样提高中小学日常教学视频资源拍摄的整体质量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