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媒介融合的电视新闻创新路径思考

2017-03-30马光辉喻欢欢

传播力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背景媒介

文/马光辉 喻欢欢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媒面临的挑战

首先,在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下,电视新闻遭遇较大程度的受众分流,其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地挤压。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形成新的传播生态环境,其全天候、跨时空、在线式传播、实时性、双向互动性、个性化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而移动终端呈现出大屏化的趋势,使我国的手机上网人群比例不断激增,这对电视媒介的受众分流是显而易见的。媒介融合背景下,通过手机移动终端获取新闻资讯成为许多网络用户的首选,强力地冲击着电视新闻的传播。其次,新媒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电视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势必引发不同话语方的交锋,而从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来说,电视媒介对新闻事件地报道及对新闻事件全貌地展现往往要滞后于网络媒介,以至于陷入新闻传播被动的局面,影响电视新闻话语的公信力及权威性。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领域也经历着新闻制作规则、制作流程、制作方式等多方面的技术革新和重组,只有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寻求创新和突破,才能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媒介融合,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力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迅速发展,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逐步发生着改变,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再拘泥于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固定的播放时间及接受地点,这极大地分流了电视新闻的受众,因而电视新闻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深化与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等媒介的融合,以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电视新闻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的广大平台,拓展新闻的传播力,吸引更多来自各个阶段的受众群体。例如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使电视新闻的内容得以在新媒体平台实现二次传播,还可借助微博平台,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参与和关注,保持新闻再传播过程的热度,并为新闻的发展提供新的素材,引导新的方向。当前人们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强,因而加强电视新闻与移动媒体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电视媒体播放新闻的同时,也在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相关的微新闻,打破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自有逻辑,精选具有专题性、突出聚焦热点话题的新闻素材,突出新闻的重要部分及生动信息,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价值,增强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及传播力。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应不断更新传播的理念,加强媒介融合的力度,拓宽传播的手段,往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努力,借助各种媒介的力量,使电视新闻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地报道,以提升电视新闻的节目质量及传播力,多渠道地争取更多的受众。

(二)创新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

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的审美意识的日益提升,电视新闻需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使新闻主题得到更进一步地突出和深化,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趋向求异求新的审美需要。首先,电视新闻应充分发挥电视报道的优势,采用准确恰当的电视语言,并应用纪实手法、现场采访、报道等极具电视特色的形式,对新闻进行报道,在表现手法上着力创新,成功发挥出电视的特色所在,呈现出强烈的现场感和可视性,以吸引受众关注。其次,增强电视新闻的互动性,改变以往受众群体被动接受新闻的局面,激发受众的参与积极性。电视新闻可融合电视直播、热线电话、手机短信、异地切换实时视频、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实现电话互动、短信互动、网上互动等,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速度,拓展新闻的覆盖率,实现即时反馈,将互动的结果直观地反映到电视屏幕上,使互动成分增加的同时,也构成了节目的本体。再次,利用多样化元素充实电视新闻。在电视新闻中充分应用画面、解说词、字幕、音响、同期声、音乐、图样等多元化的电视元素,不仅能有效深化电视新闻的主题,也能提升电视新闻的生动性及形象性,使受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更亲切、轻松,接受度更高。

(三)增强报道内容的可视性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受到强烈冲击,受众不断分流,电视新闻要在这一形式下寻求生存发展,需要从新闻报道的内容着手,以鲜活优质的内容吸引受众群,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一是要追求多侧面的立体化报道,使电视新闻的内容既全面又真实客观。任何事物都具有复杂多面性,而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纵横交错的,因而新闻报道需要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地考察,全面分析事物的各个方面,并剖析相关事物之间的关联,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多侧面、立体化的特点,进一步增强电视新闻的渗透力。二是增加背景报道,丰富新闻的主题。当前观众不仅关注事件的发生,也关注事件的原因,在电视新闻中增加背景报道,呈现得当充分的背景材料,能起到说明补充、解惑释疑的作用,以丰富并深化新闻的主题,提高电视新闻的宣传效果。三是增加深度报道,提高新闻的价值。新型媒介在时效性等方面固然具备相对的优势,但电视新闻在其详实性、连续性等方面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因而电视新闻可凭借声画形象,就重大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深层次报道,着力追寻本质,开凿内涵,揭示本质,使受众不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增强电视新闻的价值及冲击力。

[1]陈映.媒介融合概念的解析与层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王永新.电视新闻如何创新创优[J].记者摇篮,2014.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背景媒介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