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科学”与《大脑》实验课的思考应用
——《大脑》实验课教后札记一

2017-03-30杨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脑科学预案实验课

杨洋

(镇江市润州区实验小学,江苏镇江 212001)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大脑》一课,是苏教版教材“生命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次的执教让笔者深刻体验到:“大脑”这类实验课对学生而言,犹如神秘的暗箱。人人都有一个大脑,可学生没有见过,无实物可探,就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的难、疑所在。

课堂导入A班:“你们知道大脑有哪些功能吗?”学书回答稀疏寥落,与教学设计中预设的答案也相去甚远;课堂导入B班学生回答纷繁如星。同样的教师和教学设计,为什么有的学生举重若轻,有的却举步维艰?

从导入就可以观察到:两个班孩子关于“大脑”的前概念基础截然不同。

1 “另类”《大脑》实验的“前概念预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现代脑科学研究:每个人在进行学习时,都是进一步建构在他原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之上的。去教孩子以前,你必须要知道孩子脑中本来是怎么想的,你在什么基础上去教他才是有效的?孩子会把知识储存在脑的哪个部位?怎么储存?韦钰老师也在“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中提出在探究过程必须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他到你教室里来,他不是白纸,他已经在这个社会上获得了对这个概念的想法。

(1)紧密结合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前概念调查预案”,有效预知学生之于“大脑的前概念”。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教不殆。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实验课的脑医生”: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也可以是个人的预习学案或小组预习学案)、游戏测试等详细诊断出学生的学情,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正如韦钰老师所说:从脑科学的观点来看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你获取信息,把它存储在你的脑子里,你需要的时候把它提取出来,并且它会影响你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在心理科学和认知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的学习,那就至少要按社会建构的理论给孩子搭“脚手架”,要了解孩子的前概念。

(2)顺应学生“前概念”预案,建构、实践有针对性的实验课堂教学模型。个体的脑高级功能的生理基础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并具可变性,不存在先天预成的智力,也不存在单一性的智力,心智的结构是多元的。

因此每一学习个体或团体的“前概念预案”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异,厘清不同类型的“前概念预案”,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进行不同类型的小学科学概念课型教学。

班级一:通过这份调查表,教师可以详细了解到学生对大脑的前概念知识基础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教师在教学“引领学生认识大脑的形态和功能”时,就可以因势利导,设计成“概念增强型”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再分类、归纳,对学生丰富的直觉经验进行提升和抽象化,促进学生关于“大脑”概念的抽象化发展。

班级二:通过这份调查表,教师可以详细了解到学生对大脑的前概念知识基础准备比较匮乏。教师在教学“引领学生认识大脑的形态和功能”时,就可以设计成“概念发展型”课堂模型,有效地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平台,完善学生关于“大脑”的前概念,实现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互动与对话,实现知识性材料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质的飞跃。进而才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对新的知识材料进行分类、归纳,促进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关于“大脑”概念从形象化→抽象化的发展。

2 把握学生的“前概念差异”,做好“实验课引路者”

基于学生脑发育的生理特点和小学科学课程特点,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活动大致可以进行两类:第一类实验课学习活动是教师事先计划好的。第二类实验课学习活动是自发产生的,然后由教师和儿童对其进行拓展。

片断一:在《大脑》一课中,学生在自主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身边的左撇子和右撇子现象,作为教师适时进行引经据典,对已有的实验案例分析,学生学会运用先进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科学地评价别人的聪明与否、能力的高低。这样实验课课堂教学就从自主探究性实验活动转变为教师基于学生对某事物的观察和了解而事先计划好的实验教学活动。

片断二:(测一测脑功能)“芭蕾舞演员”旋转表演,出示了一张动态图片让之观察,学生却在短暂的观察后,不约而同地提出“为什么同一时间,同一张动态画面,我们看到的旋转方向却不一样?”的问题。在教师的推动下,学生进行了自主质疑和讨论拓展,得出了:每个人的左右脑发展不均衡,脑功能发育有很大差异性的对比实验结论(见图1)。

图1 实验活动图

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生无常势,教无常型”:既可以是自主探究实验活动;也可以是教师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而事先计划好的实验探究活动;还可以开始是进行一项教师计划好的实验活动,后来在教师的推动下,转变成学生对活动进行自主拓展。重点是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何种环境和氛围?如何运用知识、资源和兴趣来为应付自发性事件做更好的准备?关键是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和技能的过程中,能审时度势,围绕教学目标和“前概念预案”调查结果,致力于学生“全脑开发与发展”的“实验课堂教学舵手”之责。

立足于“脑科学”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优化之路要实践、完善:这对很多科学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如何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教学时间内,顺应“脑科学”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去搜集、整理、交流关于大脑的知识和发现、问题等等?如何在有限的实验课堂教学空间内,立足于学生“前概念”预案,实现有效的科学实验结论和实验技能的密集建构,最终内化为学生本身的实验探究能力?

[1]郭栋才,蔡炳新,张正奇,等.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互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83-85.

[2]朱汉林.脑科学与青少年学习方法的新探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96-100.

[3]李伟.基于脑科学的语文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脑科学预案实验课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脑科学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启示一一从睡眠、营养、运动与大脑的关系说起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有趣的实验
脑科学改变教育
董奇:脑科学研究与未来教育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