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分析
——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

2017-03-30黄于欣曹玉霞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次数民办高校应用型

黄于欣 曹玉霞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分析
——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

黄于欣 曹玉霞

随着MOOC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倾向于借助MOOC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发掘学生个性化学习差异,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郑州科技学院作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借助超星慕课平台实施了《应用文写作》和《魅力科学》两门课程的MOOC教学,通过分析该平台下学生学习行为记录,从学生学习类型、学生登录次数、学生观看视频三个方面着眼,挖掘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MOOC教学下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为推动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信息化教学提供决策依据。

应用型本科高校 郑州科技学院 超星平台 MOOC教学 学习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领域蜂拥了很多为全球用户提供课程和教育服务的大型网络平台,MOOC就是其中的代表。MOOC(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由加拿大学者BryanAlexander和DaveCormier于2008年提出。MOOC的出现不仅仅是web2.0时代的应用创新,更是教育模式和社会变革的源泉。2013年至今,伴着以edx、coursera、Udacity为代表的慕课平台不断增加,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在慕课平台上免费开放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全球学习者均可自由访问。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均不相同,不管是从学习者种类、规模,还是从教学资源建设上都具有天然的优势,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MOOC的开放性、社交性、自组织性、碎片化学习等特点更是迎合了当下学习者的特点,大大增强了线下学习者的获得感。慕课以其独特的共享优势,使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变为现实,并得到广大学习者的高度认可,近千万用户通过网络学习优秀大学的优质课程,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在线教育时代已经到来。

一、MOOC现状

2013年开始,中文课程首次登陆国外MOOC平台,并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MOOC教育联盟。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将促进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优秀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纳入到2014年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中。从此MOOC在中国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爱课程、中国地方高校慕课联盟等MOOC平台纷纷涌现。不管是从MOOC学习人数还是从MOOC课程数量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国内MOOC开展主要还是集中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11、985高校,而作为高等教育重点力量的民办高校却鲜有参与的,而且民办高校学生和985、211以及普通本科高校等学生相比,升学成绩相对较低,求知欲望和自我约束能力都较公办高校低,但是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又较快。这些特点也导致在民办高校中开展MOOC教学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开展MOOC教育实践,并通过对海量学习者和多样化的学习群体进行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精准测评,提高MOOC学习效果和课程价值,势在必行。

二、民办高校MOOC教学困境

民办高校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膨胀式发展后,在教育教学等多个方面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首先就是生源减少,民办高校生存主要依赖于充足的生源,而随着高考人数逐年下降,发展速度较慢,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高校逐步被淘汰。除了外部压力之外,也暴露了内部经费来源不足、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模式僵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导致部分民办高校严重同质化,无法提炼自身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些都为民办高校的管理者敲响了警钟。

(1)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国内地高校共2742所,重点大学131所,普通本科高校621所,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共701所,高职高专1289所,民办院校和独立院校占高校总数的25.6%。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却因待遇和社会认知等限制,难以引进高水平人才。师资力量不管从师生比还是学历结构等更无法与985、211等一线大学相比。

(2)课程建设滞后。另外民办高校多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适用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教材相对缺乏,大部分教材仍然沿用传统本科高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比比皆是。另外教学资源库建设不足。由于教师数量较少,教师教学任务都较大,主动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动力不足,这也导致教学资源库更新较慢。另外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数量缺乏,985、211等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无法应用在民办教育中。

(3)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公办相比,学生出路更少,研究生考取比例较低,大部分学生选择就业或者创业。所以在校大学生不再抱着混学历的思想,而是渴求在大学期间获得就业所需知识和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外,他们渴求更多的专业素养和自我能力提升课程,希望能够掌握本行业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新增的学习需求和多样化的学习动机导致学生更多依赖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

MOOC的大规模普及打破了“名校的围墙”,具备传统教育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教育模式的灵活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共享,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以及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学习理念,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正如《中国青年报》所刊 ,“MOOC将炸开大学的围墙,炸醒昏昏欲睡的课堂,把老师和学生炸到世界几百年来最深刻的教育变革浪潮中去跳舞”,并称这场将于变革为“MOOC风暴”。MOOC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民办高校目前的困境。因此在民办高校中开展MOOC实践势在必行。

三、学生学习行为分析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与传统课堂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资源丰富,学习者不再局限于教学计划中的学习内容。(2)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课程进度和知识点自己独立设计,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3)MOOC不再以45分钟作为标准课堂,而是按照课程知识点进行设计,每节课在10-20分钟之间。(4)MOOC提供了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可通过互联网与所有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学习者进行交流,扩展了学习者的学习交流空间。(5)MOOC评价更集中于过程性评价,而不再集中于期末考试成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其相关的学习行为如视频观看次数、互动次数、学习流程等都会以丰富多样的数据形式记录下来。

本研究数据来源为郑州科技学院2015学年利用超星MOOC平台开设《应用文写作》和《魅力科学》两门课程,共有学习者6352人。平台统计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登录课程平台次数、观看课程视频时长及反当比、学习成绩、课程章节统计等信息数据,着重从学习者类型、视频播放次数、学习时长三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探索其利用MOOC平台的学习规律。

(一)学生学习类型

在MOOC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因其人生观、性格、学习经历等不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行为,有的学生会把慕课当作传统课程认真参与学习;有的学生把慕课只是当作在线的参或者工具,交互特点呈现不同步性和选择性;还有一些学生只是把慕课当作检验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工具,因此他们很可能只做题而不看视频。基于edx平台开放数据的研究一般将学生定义为以下四类。一是注册者,这些学习仅仅注册了平台,并未开始任何课程的学习,这类学生基本上都属于无意义的学习者。二是观察者,这部分学生完成了学习平台的注册,并点击了“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等内容,也就是说仅仅浏览了课程信息,并未展开深入学习。三是探索者,这部分学生完成了一半及以上课程的学习,已经对课程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最后一种是证书获得者或者称为坚定完成者。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并且在学习结束之后顺利通过课程测验,获得相应证书。

在本研究中,学生为郑州科技学院2015级本科学生,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智力水平等方面来讲,学生差别并不大,并且所有学员均需注册成为超星MOOC平台学员,而且要求其学习完成之后要通过相关测验,该门课程才能达到合格水平。本研究根据学生最终获得的评价成绩可将其分为“优秀”“中等”“不合格”三个档次。在“不合格”类别的学习者中,学习记录较少,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参加学习,这部分学生被称为“滥竽充数者”;“中等”类别的学生其看视频、提交章节测验内容、交互次数和登录次数等均处于中等,可能集中进行了几次学习然后放弃,也有开始进行了学习,然后间隔很长时间没有继续学习,因此这部分学生被细分为“半途而废者”和“懈怠者”,“优秀”类别的学生的特点是学习记录多,并且很好的完成了课程学习,并且最终通过了课程测验。这部分学生被称为“坚定完成者”。

(二)登录行为

通过对学生登录行为数据表进行查询统计等操作,可获得学生登录的基本情况信息,并获取不同类型学习者登录行为特征。选取《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登录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文写作》课程登录情况示意图

图1可以看出学生登录情况总体上呈倒V字形, 其变化可以总结为3个阶段:

(1)开课初期学生学习兴趣较高,登录次数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在开课第8天达到最高峰,这也说明MOOCs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和碎片化学习特点。

(2)从第8天开始后续7天,在线学生人数持续下降,在第15天达到这个阶段的最低点。这说明学习者中的“半途而废者”和“懈怠者”起初的热情逐渐减退,并逐步退出课程学习。后来随着测验日期的临近,又重新开始登陆平台进行学习。所以这个阶段应是MOOCs学习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在这个阶段加强引导和考核,使其能够获得持续学习动力,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3)从第23天开始,参与学习的人数持续下降,并最终趋于0。这也说明“坚定完成者”已通过前阶段学习完成了课程学习,并逐步退出学习计划。

从数据中选择两个典型学生。A学生属于“坚定完成者”,从登录次数可以看出A学生能够在课程初期迅速进入课程的学习,并将学习活动均匀持续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终通过章节测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图2所示。B学生属于“滥竽充数者”,在课程初期并没有很好的投入课程学习中,直到课程快要结束时,利用2天时间集中登录学习,短时间突击学习并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使得学习流于形式,最后测验成绩也不合格。如图3所示。

图2 “坚定完成者”登录次数分析

图3 “滥竽充数者”登录次数分析

(三)视频观看行为

通过对学生观看课程视频行为数据表进行查询统计,可获得学生观看课程视频的基本情况信息。选取《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学生最长视频观看时长为394.2分钟,平均观看时长为127.8分钟,选择移动客户端观看视频的占学生总数的87.89%,仅有12.11%的学生通过PC客户端登录观看视频。学生平均在线时长为184.8分钟,也就说明学生在线时,将近70%的时间是在观看视频。为了获得不同类型学生视频观看行为特点,按照学生测评成绩分别抽出“优秀”“中等”和“不合格”三个类型随机选取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优秀”“中等”和“不合格”三个类别的学生在观看课程视频总时长基本相同,导致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主要是学生观看视频的频率。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对待MOOCs学习的认真程度。走访发现,短期内快速完成视频学习的学生多直接播放视频而并未真正的投入学习,而那些观看视频分散,且观看视频次数均匀分布于整个课程的学生则是能够认真按照教学进度学习的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MOOCs学习背景和研究现状,然后探讨了民办高校目前教育困境及MOOCs在民办高校中开展的必要性。最后通过提取郑州科技学院利用超星MOOC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数据,从学生学习类型,学生登录次数和学生观看视频行为三个方面剖析了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MOOCs学习行为。这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决策依据。

[1]赵荣,马亮.MOOC的理性思考:兴起、发展与未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2):9~14.

[2]李曼丽,徐舜平,孙梦嫽.MO O C学习者课程学习行为分析--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5(2):63~69.

[3]蒋卓轩,张岩,李晓明.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3).

[4]胡艺龄,顾小清,赵春.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建模及挖掘[J].开放教育研究,2014(4).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MOOC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QN-168)。

黄于欣(1983-),男,郑州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次数民办高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最后才吃梨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