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科学课堂结尾更精彩

2017-03-29罗小曲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尺子音高科学

罗小曲

明代文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振;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导入,有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主体探究,还要有余音袅袅、意犹未尽的结尾。许多教师往往把时间花在前面或者花样百出的汇报上,临至结尾,往往草草收场,以至于简单无趣的结尾淡化了课堂韵味。课堂结尾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笔,给学生留更多的应该是迁移、是思考、是情感的升华。那么如何让一节课的结尾更精彩呢?

一、结尾可以强化科学概念的建构

课堂上,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一步一步走进科学世界,探索感悟蕴藏于材料中的道理和奥秘。40分钟的课堂,学生的大脑在不停地运转,思想在不停地前行。这种高速运转往往让学生的感悟来不及咀嚼,来不及深入,甚至有些开小差的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地接收。如果老师在结尾时能和学生共同回忆探究内容,重新梳理一遍探究过程,和学生共同给探究划上一个大大的句号,这样学生头脑里不仅有了完整的认识,而且认识也会得到强化。如,在四年级《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教学中,学生在一次一次反复实验中,能认识到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并且能完整地填写实验记录表,从记录表中得出探究结论: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尺子伸出越长,音高越低,尺子伸出越短音高越高。结尾时,如果我们这样问学生,尺子天天与你为伴,你看见它,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今天的学习收获。这样再一次激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科学的方法和概念又一次深入学生心中。

二、课堂结尾应当有一定的开放性

如今的开头最忌讳的是教师一讲到底,这样做,对于老师是劳而无功,对于学生是疲而无获。高明的有方法的教师会给学生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思索和联想,也给课堂留下一道亮丽的光彩。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留下空白呢?最近,我在学校上了一节教研课《溶解的快与慢》,学生在认识了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后,能根据平常生活实际,提出较多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如,搅拌、加热水、捣碎、太阳晒、高温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设计出对比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并且科学地得出结论:搅拌、加热(温度高)、捣碎等方法都能加快物体的溶解速度。为了让孩子们巩固知识,我在课堂结尾时举行了一次吃糖比赛,给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硬糖块,按照如下方法吃:一人含在嘴里不动、一人用舌头翻动并搅拌、一人把糖块咬碎、一人咬碎并搅拌,并且记录下所用时间。这样把探究活动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堂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下课了,我还布置了如下作业:做一做,回家把家里剩下的小块香皂、肥皂合理利用起来!我们知道,课堂是一个封闭的场所,孩子走进课堂的终极目的在于走向更广阔的社会。课堂上的历练,只是让学生获取自我探索的不竭动力,如同播种一片试验田。凭借着儿时的经历,孩子们会将求知的触角伸向未来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世界幻化为巨大的课堂。

三、課堂结尾应当体现人文的关怀

课堂除了关注知识能力、方式方法的传承外,还要拓展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使科学课堂充满人文的气息,让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课堂因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科学课堂实际上也是人文的课堂,很多课堂中教师与孩子们你来我往的智慧碰撞所产生的变化,某一问题的成功探索,给孩子们带来愉悦感时,我们的教学就充满着爱和人格的力量,学生有感触,有感悟,更有感动感叹。在六年级上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一课教学中,结尾我提出:我国的生物种类非常丰富,你们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理所应当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你想对生物说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讨论激烈、侃侃而谈: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话题,大熊猫、扬子鳄、白鳍豚、中华鲟、珙桐、水杉、桫椤、鹅掌楸、人参等分布在哪儿?目前还有多少数量;中国十大濒危珍稀野生动物排名;世界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还有哪些?你一言、我一语,不情愿下课。课后孩子们收集的资料实在太多太多了: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朱辅鹮、金丝猴、华南虎照片资料;野生动物“七大拯救工程”、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强化法规宣传、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倡议书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孩子们从身边拥有的资料或者媒体中去寻求答案,知识让孩子们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沙子里发现灵魂。科学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拥有看见风景、发现灵魂的智慧。

当然,课堂结尾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不管什么方法,都应视探究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定。常言道:“描龙画凤,贵在点睛。”一个良好的结尾,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课堂的内容与主旨,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科学素养方可提高。

猜你喜欢

尺子音高科学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尺子变身记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科学拔牙
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