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大利设计学科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
——以米兰地区设计院校为例

2017-03-28蔡端懿赵静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3期
关键词:米兰意大利研究生

蔡端懿, 赵静

意大利设计学科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
——以米兰地区设计院校为例

蔡端懿1, 赵静2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4; 2.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米兰 20100)

文章选取了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米兰新美术学院、多莫斯设计学院及欧洲设计学院四所位于米兰地区的设计院校,以其研究生培养内容、路径和目标为研究对象,梳理出当代意大利设计学科研究生教育以培育人文素养为基础,秉持实践型教学方法为核心,构建系统化思维为方向,并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与特色。

意大利;米兰;设计;研究生教育

一、背景介绍

本文选取了米兰理工大学①设计学院、米兰新美术学院(简称NABA)②、多莫斯(DOMUS)设计学院③及欧洲设计学院(简称IED)④四所位于米兰地区的设计院校,笔者通过参与课程学习,实地走访考察,与院校负责人、老师和在校同学交流,以及对学校教学资料的调研、了解和统计,发现意大利设计院校研究生教育虽因学校性质、学制、培养目标等不同因素影响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些共性也折射出意大利设计的优势与特点:既有现代主义特征,又具备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既有高技术性,又保存手工艺的优良传统;既有理性色彩,又有个人风格和人情味。笔者就此作出梳理、分析和总结,希望可以为我国设计教育所借鉴,供设计专业的莘莘学子参考。

二、意大利设计院校研究生教学特点

(一)重视人文素养培育

意大利自古就是推动西方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并迅速发展于意大利,把欧洲带入了文艺复兴时代,引导欧洲人乃至整个人类进入了近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在当时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渗透到了意大利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之中,设计被看作是生活形态的思考和表达,是表现设计师个人观点的载体,为满足他人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同时也是将意大利传统文化精神和精髓传达给世界的途径。意大利设计教育提倡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对人文精神的传承。

1.文史知识是学习设计的基础

意大利悠久的历史为其当代设计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合理有效的途径,带领我们步步寻根,不断返回本源去发现生活的意义。意大利研究生教育一般都会根据不同专业对历史与文化进行有所侧重的教授。例如米理传达设计专业的“当代艺术史”,从文化运动和文化系统的比较视角出发,学习包括设计、艺术、电影、戏剧和摄影等方面的内容。

2.伦理观是学习设计的必要理念

设计是我们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塑造世界、改变未来和提出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产品生产、使用到丢弃的生命周期中最终成本和收益的重要决策,是典型的伦理进程。高水平的设计往往建立在较为高尚的设计产业乃至社会整体道德情操基础之上。意大利的优良设计离不开其设计教育中对于设计伦理理念的重视和培养。例如,米兰理工开设了“设计伦理基础”“可持续系统设计”等课程,此外还有设计人文方向的专门研究组;NABA传达设计开设了“传达伦理”等相关课程。在一般性设计课程中,设计伦理也是必要探讨的环节。

3.解放规范,尊重个人特性

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在意式教育中,人文主义体现在对思维的引导和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开放活跃的课堂、鼓励创新创造和思维的广泛性、尊重学生个人特点与追求等方面。例如宽容标新立异,不限制学生的想法表达方式,在课堂中也常见到除了常规设计图形式以外的课业及成果呈现。图为(图1)。

(二)秉持实践型教学方法

意大利自然资源稀缺,催生了贸易与手工业发达的经济和产业特色。饰品制造、皮革加工、纺织缝纫等行业的匠人技艺高超,并将重视制作和产品品质的工匠精神世代相传下来,“在动手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成为设计的重要学习方法,也是意大利设计教育中不可或缺、并占比最大的部分。通过实践型课程、一线业界专家授课、校企合作项目等几方面实现。

1.实践型课程在总体课程设置中比例高

意大利设计大师Achille Castiglioni说,“你不能教授如何设计建筑,如何设计商店,如何设计展陈,因为从来都没有规则,也没有方法,只有行动,一个案例接一个案例(的行动)。”意大利人认为,在实践中“浪费”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创新途径。意式设计教育多采用“平行线模式”,即专业知识教学与课题实践同时进行,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DOMUS的产品设计研究生课程以工作坊(workshop)为基础,辅以讲座,指导等内容。课程比例的设置为四分之一授课与四分之三工作坊,此外还有约五分之一的课时是实习。NABA的工作坊和实验室(lab)类动手型设计课程也占到了总课程的50%以上(各专业均值)。作为公立院校代表的米理,虽然实践部分没有私立院校那么多,但工作坊也占到课程总比例的30%以上,一般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不同设计项目和主题构成,课时较长,是唯一贯穿整学期的课程。

2.一线从业者是师资队伍的重要成员

意大利设计与产品的高品质不仅在于材料和制作的精良,也在于创新与实用的和谐统一。在研究生设计教育中,这一理念的把握与师资力量的组成结构密切相关。NABA学院的很多授课教师本身就是设计公司的资深从业人员,课程中所呈现的设计流程来自公司实际操作流程,作业也是真实设计项目。在笔者参与的米理时尚设计工作室课程中,就有来自新秀丽品牌的资深设计师操刀箱包设计课程,在课堂作业呈现的第一时间,便能从可行性和实用性等现实视角为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同时,课程中还会举办权威的讲座、研讨会和会议,邀请业内公司和行业专家。这样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实战演练平台,在一线设计师的近距离指导下,对实际设计项目的运作也有了更好的把握和更深的理解。

3.专业设置与教学与地方企业联系密切

打开意大利各大设计院校的手册和网站,合作企业名录总是出现在非常显眼的位置,其中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设计工作室和世界级名牌。校企合作已然成为意大利设计教育的一大特色、优势和资本。例如,NABA最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将理论教育、专家授课、以及与行业领先的公司和工作室之间的实践合作三者相结合。而IED的交通设计专业设在都灵校区,时尚设计设在米兰校区,皆因其在当地有强大的产业基础。DOMUS的学生们不仅可以在工作坊中直接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还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这些举措不仅保证了学生接触实际项目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也为掌握最新实时信息、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与方向提供了便利。

图1 笔者拍摄的NABA课堂

图2 背包里的旋律和光

图3 意中设计学科比较

(三)构建系统化思维模式

包豪斯宣言中称,要“致力于把所有创造性的努力联合起来,将所有实用艺术学科——雕刻、绘画、手工艺、工艺都重新结合起来”。现代设计更是交叉学科的代表,离不开人文、商业与科技,难以单独存在。今时今日,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还应包含通过文化和评论体味社会文化框架的变化,通过经济与管理知识去理解企业动态、市场趋势及消费行为。此外,深入程度和完善程度也是优良设计的重要考量标准。系统化意识是到达这些要求的必经途径。意大利设计教育的系统化理念,一方面来自对现代设计市场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也与其“建筑师”教育传统不无联系(意大利设计师基本都毕业于建筑学院,更注重对事物的整体性看法)。

1.开设拓展课程,培养全局眼光

米兰理工大学时尚设计方向的硕士专业全称为:时尚系统设计,旨在培养能够与时尚系统紧密联系、从限制中获得灵感、思考用户的新需求并通过新产品提出实际解决方案的真正的设计师,而不仅是简单的“造型师”或只关注自己才能的艺术家。这要求学生有更广的视野和更全面的才能。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传统课程,产业维度上有照明设计、包装设计,技能维度上有艺术指导与写作,知识维度上有社会与传播,思维维度上有商业创新、品牌战略等课程。IED为室内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设置了“传达实验室”,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设计师面对客户与市场的呈现和沟通能力,在他们看来,这是一项成功的设计项目所必要的战略环节;相似的还有NABA传达设计专业的“项目管理”和“整合营销传播”、产品和室内设计专业的“设计管理”和“项目方法论”等。

米理还为研究生开设了“事件设计”(event design)课程。内容不局限于对设计本身的学习和研究,而是将设计还原为市场中完整的事件,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囊括从提案、概念、设计、预算、传达、生产、到反馈的全部流程。学习方式由课堂教授、田野研究和实践项目三部分组成。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环节的分析、研究和测试,学习实践方法论,认识设计的整体结构,全方位了解真实设计中的各种因素,如经济、环境、伦理、系统逻辑和市场规则。

2.同课多人教授,启发多维思考

在意大利设计教学中,常专门设置其中某些课程由几位不同老师同时带课,常见组合人数约为3至4名,其中有1至2名教授,2至3名副教授或助理教授。一般来说,每个老师均来自不同的专业方向,具有不同的技能和专长,能够为学生提供多个方向的启发、指导和训练。例如,米理产品创新设计专业的“用户与社会创新”,由两位教授共同担纲。其中一位是产品和策略设计师,拥有丰富的设计项目实践经验以及文化研究经历,另一位则是社会学家、作家和记者,长于市场和社会研究。多样性的教师结构与互补的教师背景,利于激发设计实践中的多维思考,对要求知识面广、包容性强的设计学科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材料的学习和研究是必要基础

材料创新一直是设计创新的重要研究领域和推动力量。在意大利,有关材料的学习也是设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例如,米理的产品创新设计专业有两门课程是专门针对材料的学习和应用,有时还会开设“材料经验”课。课程中会介绍和分析不同类别材料的最新研发和使用,及其特有的机械,热,光学,传感性质和表现形式。在“与设计相关的纳米技术与功能型材料”课程中,会介绍很多技术创新和纳米技术,如溶胶-凝胶法、等离子喷涂、静电纺丝、激光烧结等,并给出有关创新材料、特别是功能型材料的信息和相关研究(例如材料会根据外界刺激的性质进行一些可逆的变化)。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技术和创新材料的兴趣,提高其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四)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

1.生源学科背景丰富

同专业研究生学科背景不同的现象在意大利十分常见。在笔者与IED米兰校区负责人的交流中了解到,其研究生多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例如,传达设计的新生分别来自广告、插图、经济、新闻传播等本科专业。作为具有显著意大利设计教育特征的公立大学,米理在招生方面也并未明确要求生源来自对口或紧密相关专业,甚至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申请。例如设计与工程专业就有不少本科来自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视觉传达专业也未提出对于背景学科的限制,包括美术基础的要求;比较突出的是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生源涵盖了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多学科。在无形中为学生带来了知识延展和思维碰撞,并增强了其与不同行业协作配合的能力,这对设计学习大有裨益。

2.跨专业合作是常态

在意大利设计学院中,各专业之间的互动与协作非常频繁,其中很多通过工作坊或实验室合作课题和项目来完成。米理设计学院的实验室几乎全部集中在一起,资源利用率高。所有实验室对于全部专业的学生都是开放的。学生只需完成相应的安全培训,通过考核获得证书,就可享有使用实验室的资格。这为资源分享以及不同设计学科间可能存在的交流、合作带来了很大便利。图2为时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物理计算实验室创作的作品“背包里的旋律和光”,可与使用者交互,以灯光和旋律来感知其情绪。

三、结论

经分析发现,意大利设计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和我国在侧重点、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图3)。

自20世纪中叶起,中国当代设计教育开始探索,发展至今,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以十万计之多。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艺术学成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设计学正式成为其下属一级学科,到现在,全国设计类硕士点已达到一级一百二十所、二级二十三所,体系庞大。其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本土设计人才,但在研究生整体质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培养方式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探讨空间。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强的设计力量来应对不断涌现的本土问题和需求,以及全球化趋势。在教育风格与方法上,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模式主要建立在德式、日式的基础上。意大利当代设计教育根植于本土社会与生活,传统与文化,经济与产业,沐浴过包豪斯等世界近代设计风潮,在今天的美式商业运营模式下,依然保持着相当的本土特色,给我们带来另一种启发和思考;这种由自身出发,不断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并在其中谋求发展从而传承、演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注释:

① Politecnico di Milano,米兰理工大学,创建于1863年,坐落于米兰市,共有七个校区,是师资力量雄厚的公立大学,在建筑和设计界享有盛名。

② Milano Nuova Accademia Di Belle Arti,米兰新美术学院, 成立于1980年,是意大利目前规模最大的私立教育学院。

③ Domus Academy,多莫斯设计学院,1982年建立于意大利米兰。它既是一所研究生学院,也是一个专注于设计,美学和设计营销的研究型实验室。

④ In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欧洲设计学院,于1966年成立于意大利米兰,现已建成较大规模的国际设计教育网络,在意大利、西班牙、和巴西均设有校区。位于米兰总部的校区共设置有设计、时尚、视觉艺术和传达四个专业方向。

[1] 张夫也. 外国现代设计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8.

[2] 王军.王苏娜. 意大利文化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7.

[3] 刘晓刚,吴沁阳等. 中意服装设计高等教育比较[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2):41-43.

[4] 李莎.李鹏英:漫谈意大利艺术设计教育[J]. 装饰,2010(6):89-90.

Richard Devon, Ibo Van De Poel:Design Ethics: The Social Ethics Paradigm, Int. J. Engng Ed. Vol. 20, No. 3, 2004, pp. 461-469

[5] 蔡元培. 文言读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126.

[6] 杨阳. 浅谈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中的时尚设计教学[J]. 大众文艺,2012(6):244-245.

[7] 许平,周博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编译. 设计真言: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经典文选[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31.(德)格罗皮乌斯:1919魏玛国立包豪斯教学大纲.

[8] 裴悅舟,意大利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研究[J]. 设计,2013(8):174-175.

[9] 赵持平,另一种设计教育——意大利设计的启示[J]. 装饰,2004(8):16.

[10] 汪瑞霞,意大利POLIMODA时尚学院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点及启示[J]. 装饰,2015(1):91-93.

[11] 设计在线

Research of Current Italian Graduate Education in Design Discipline Examples of Design Institutes in Milan Area

CAI Duan-yi1, ZHAO Jing2
(1. Academy of Arts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2.School of Design, Politecnico di Milano, Milan20100, Italy)

The article selected four design schools of Politecnico di Milano, Milano Nuova Accademia Di Belle Art, Domus Academy, and In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 in Milan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using their educational contents, methods, and targets of graduate cultivation as study objects, discovered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Italian graduate education in design discipline: the foundation is humanistic literacy cultivation, the core concept is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ology, the direction is the establishing of systematic thinking, and encourag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taly; Milan; design; graduate education

www.artdesign.org.cn

G64

A

1008-2832(2017)03-0150-03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项目。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米兰意大利研究生
嗨,我不是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变魔术”
身在青岛,遇见米兰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意大利
前人栽树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