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7-03-28欧阳儒彬王济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2期
关键词:河北省蔬菜生产

欧阳儒彬,冉 娟,王济民,原 婷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河北省农业厅,石家庄 050011;3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分院,新疆昌吉 831100;4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20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欧阳儒彬1,2,冉 娟3,王济民1,原 婷4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河北省农业厅,石家庄 050011;3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分院,新疆昌吉 831100;4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201)

2015年河北省蔬菜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五位,蔬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河北省蔬菜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市场竞争力差、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河北省蔬菜产业的竞争力,促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当前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动河北省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

2015年河北省蔬菜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五位,蔬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河北蔬菜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市场竞争力差、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在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和买方市场背景下,如何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重大机遇,加快蔬菜强省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较快,各类蔬菜生产设施齐全,花色品种日益丰富,四季生产更加稳定,周年供应更加均衡,蔬菜产业已成为全省农业支柱产业。

1.1 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蔬菜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种植面积由1978年的25.14万hm2增加到2015年的135.67万hm2,居全国第5位,年均增长4.66%;总产量由580.4万t增加到8 852.28万t,居全国第2位,年均增长7.64%。蔬菜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更加突出,产值由1995年的135.3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 854.15亿元,年均增长13.98%,占农业总产值比重31%(附图),受惠农民1 300万人[1]。

附图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数据来源:河北农村统计年鉴

1.2 设施蔬菜比重逐年增加

2015年全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69.33万hm2,比2010年增加12.67万hm2,增长22.35%。设施生产占蔬菜播种面积的51.1%,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日光温室保有量24万hm2,仅次于辽宁和山东,居全国第三位[2]。

1.3 集中产区基本形成

近年来,全省基本形成了冀北坝上错季菜产区、冀东日光温室产区、环京津棚室产区和冀南中小棚产区。全省0.7万hm2以上蔬菜大县85个,比2010年增加18个。永年叶菜和蒜薹、乐亭薄皮甜瓜、平泉香菇、隆尧大葱、玉田白菜、尚义白萝卜、满城草莓、新乐西瓜、饶阳番茄、青县黄瓜和围场胡萝卜等20类蔬菜形成30个规模产区。

1.4 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

“十二五”时期,共安排160多个规模园区参加农业部蔬菜标准化创建,建设95个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创建面积超过1.05万hm2。防虫网、粘虫板、性诱剂、丽蚜小蜂等生态防控技术在规模园区基本普及,熊蜂授粉技术在番茄生产中广泛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坝上地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中,在33个县推广实施规模20万亩。

1.5 产销合作进一步加强

2015年,全省58个县建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批发市场138个。产业化龙头企业264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157家,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河北省供应北京超市蔬菜42万t,约占超市采购量的34%,比2010年提高30个百分点。有7个合作社在北京居民社区建设直营店101个,在京客隆和物美超市设立直营柜台21个[3]。

1.6 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

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农药残留参数五年间由30项增加到69项,检测能力由每年1 000个样品提高到3 000个以上;设区市级建成检测中心8个,覆盖率73%;县级农产品综合质量检测中心125个,蔬菜产区基本实现全覆盖。

2 蔬菜产业形势与问题

2.1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形势

河北省65%的蔬菜需要销往省外,对全国市场依存度极高,产业发展也必然受到全国蔬菜市场的影响。当前,我国蔬菜产业既面临机遇,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2.1.1 蔬菜总量供大于求 据农业部统计,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已连续三年人均超过500kg,远超过每天每人0.75kg的保障标准,总产已经超过2020年5.895亿t的目标。季节性、区域性和结构性滞销频现,产地价格长期在低位运行。但食用菌需求旺盛,市场供应仍未饱和,缺口较大,发展前景较好。

2.1.2 生产成本快速上涨 蔬菜难以全程机械化生产,高技能劳动力需求迫切,但劳动支出刚性增长,生产效益下降,2015年表现尤为突出。设施蔬菜抽样调查亩成本达到1.12万元,其中劳动成本5 483元,占比最大,上升最快。现阶段蔬菜生产劳动力老龄化程度高,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未来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2.1.3 区域竞争压力增大 山东、辽宁等传统大省继续引领新趋势,赋予蔬菜产业更多文化内涵和旅游元素,拓展了蔬菜的多功能性,生产收入显著增加;宁夏、陕西、甘肃等新兴省份力度大、起点高,设施建造取捷径发展,且光照条件明显好于河北,生产成本低,竞争优势明显。

2.1.4 质量成为竞争焦点 价格对消费和销售的影响已不明显,市场对商品品质、质量品质更加关注,个性化高端化需求旺盛,尤其关注质量安全,局部安全事件波及范围越来越广,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市场反应越来越激烈,生产损失越来越大,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确保质量安全是今后面对的重大课题。

2.1.5 销售价格波动加剧 买方市场形成后,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便捷运输,更大程度上推动着供求关系的迅速转换和价格剧烈波动,远距离运销“信息盲从”风险加大。流通模式呈现多样化,批发流通模式环节多、效率低、成本高,但主渠道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农超、农社、农餐等产销衔接模式正在兴起,但短期内销售总量提高有限。

2.2 河北省蔬菜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受到全国蔬菜市场形势的影响,自身发展也遇到一些瓶颈,迫切需要提档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2.2.1 生产能力大而不强问题突出 全省四大蔬菜产区一定程度是农民自由发展的结果,规划指导作用不明显,布局分散、规模效益不够、市场话语权较弱。全省设施生产仅占50%,深冬设施生产不足23.33万hm2。蔬菜品种多、但规模小,区域性拳头产品和品牌产品较少。大白菜、黄瓜、西红柿等种植面积较大,省内地区间竞争加剧。蔬菜深加工产品数量小,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

2.2.2 产业组织薄弱 农户仍是生产主体,对赢得竞争优势、增加价格话语权和提高产业效益的制约突出,农民参与合作经营的热情不高,参与合作社管理的动力不足。合作经营发育较慢,全省1 540家专业合作社控制菜田仅18.7万hm2,约占菜田面积的22%,合作组织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企业法人经营单位282家,控制基地1.6万hm2,带动农户生产约0.4万hm2,平均每个企业菜田67hm2左右,土地利用率仅为30%左右,产品市场定位与小户产品销售正面冲突,普遍存在经营困难和亏损问题。

2.2.3 社会服务化程度低 产业链条不完整,社会服务发育滞后,诸多环节服务存在路径依赖,较大范围存在着依靠引进外地技术员、施工队、经纪人和配套物资来发展本地蔬菜产业的情况。社会化服务能力与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发展不相适应,规模化主体“大而全”、“小而全”,经营成本高,竞争力不足。

2.2.4 环境压力较大 高耗水的大白菜、芹菜、黄瓜等种植面积较大,对水资源构成巨大压力。发展蔬菜产业与水资源永续利用的矛盾突出。衡水及周边、坝上等蔬菜产区受到水资源限制。面源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盲目施肥用药现象比较普遍,蔬菜残体资源化利用亟待加强,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2.2.5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以追求产量为目标,质量安全意识不高,自律意识淡薄,标准化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多数菜农不记录生产档案,对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缺乏把握,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风险和隐患依然突出。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监督作用有待发挥,县级检测中心的功能和能力亟待加强。

2.2.6 京津市场占有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任务依然繁重,部分市场现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和提高。北京市蔬菜自给率不高,但由于城市管理对外埠车辆的限制导致对接京津超市和直营店的配送车辆周转成本大幅度增加;天津市蔬菜自给率较高,河北省蔬菜产业需要在品种结构上寻求突破,进一步提升蔬菜的品质[4]。

3 河北省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方向和对策建议

河北省蔬菜产业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导,以“实施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行动”为目标,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冬奥会重大机遇,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蔬菜产业发展依靠要素投入向科技进步转变,由依靠规模扩张向高端设施蔬菜转变,建立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可追溯、销售品牌化和一二三产融合的蔬菜产业体系[5]。

3.1 加强生产能力建设

大力推进蔬菜规模化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设施生产,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强化“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性,突出重点区域和优势品种,抓住关键环节,通过项目引导,实施重点突破。二是建设规模园区。打造“优势产区套产业园区”生产格局,努力打造规模蔬菜园区转型升级,引导民间资本和信贷资金向现代蔬菜产业园区转移,提高生产经营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三是发展设施生产。优先发展日光温室,突出“河北特色”,加强防洪排涝和雨水收集资源化利用。引入物联网技术,提高设施温湿度自动监测调控水平。四是推行质量追溯。强化品牌意识,抢占竞争制高点,推进标准化生产,增强生产经营主体质量管理自控能力,提高蔬菜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五是加快品种更新。培育蔬菜地理标志产品,推广抗病优质高产品种,打造区域性“拳头产品”,加快自主选育步伐,重点开发“特菜”品种,发展专业化蔬菜种子企业,把握蔬菜育种科技前沿,进一步畅通国内外品种引进渠道。六是促进产销衔接。增加供京津蔬菜总量,突出做好重点时段、特殊情况的应急保障,积极推动直销直营和农超合作。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为合作社和蔬菜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免费服务和便利[6]。

3.2 优先发展合作经营

优先发展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构建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蔬菜企业相补充的多元化经营体系。一是推动合作经营发展。把合作经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生产分户管理和产品统一销售有机结合,吸引更多菜农参与合作经营。二是推进产销一体化。强化合作社市场主体意识,发挥合作经营优势,推动合作社由产前产中物资技术服务向产品统一销售服务拓展。三是推行会计代理制。委托会计事务所或乡镇农经站履行会计职责,落实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社员对组织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四是促进主体多元化。培育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吸引工商企业资本投资建设规模化生产园区、加工物流配送中心和产业化服务组织,在建设现代蔬菜产业中发挥积极作用[7]。

3.3 着力完善社会化服务

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整体效率。一是健全服务组织。在蔬菜大县和集中产区,建立健全分工明确、装备先进、功能专业的多元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二是推行服务外包。发挥社会化服务促进大规模生产、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业效率的积极作用,大力培养社会化服务组织和职业菜农,加强技能培训,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高素质服务队伍。三是提高服务能力。把社会服务作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吸收社会化服务组织参加重大课题研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指导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为建设现代蔬菜产业提供支撑[8]。

3.4 完善政策措施

紧抓政策引导,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争取省级财政和国家项目支持。同时,加强现有扶持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有限资金用于提高蔬菜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二是推动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及时出台支持合作社生产经营的信贷新政策和金融新产品,进一步壮大合作组织经济实力。三是扩大保险范围。保险部门要学习借鉴省内外蔬菜政策保险的经验,加强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扩大蔬菜保险范围,为生产主体灾后及时恢复生产提供基本保障。四是争取税收优惠。针对全省蔬菜社会化服务发育滞后的实际,税收部门要从减免税政策入手,促进服务业发展,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开展专业化服务。五是严格监管质量。农业、质检部门要牢固树立质量是“管出来的”理念,落实属地责任,切实加强基层质量监管队伍建设,严格投入品管理,建立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六是加强目标考核。党委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采取考核结果与扶持政策挂钩,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推广现代蔬菜产业发展先进经验,为全省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1]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9.

[2]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9.

[3]北京市农业局[EB/OL].http://www.bjagri.gov.cn/

[4]天津农业信息网[EB/OL].http://www.tjagri.gov.cn/

[5]河北农业信息网[EB/OL].http://www.heagri.gov.cn/index.shtml

[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01/27/content_5036698.htm.

[7]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http://hbrb.hebnews.cn/html/2016-06/01/node_11.htm.[8]河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17年).http://www.hebnyqh.com/yjcg/qhgh/841.html.

(责任编辑 李婷婷)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Vegetabl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Under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Reform

OUYANG Ru-bin1,2, RAN Juan3,WANG Ji-min1, YUAN Ting4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China;2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11,China;3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ji 831100,China;4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Vegetable planting area in Hebei province in 2015 ranked fifth in the country and vegetable production ranked second.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cluding the poo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imperfect industrial chain.In the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in the background,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vegetable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solved.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were analyzed,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or vegetabl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were putfoward.

vegetable industrial; supply-side reform; industrial upgrading

欧阳儒彬(1985— ),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畜牧业经济。

冉娟(1976— ),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河北省蔬菜生产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奇怪的蔬菜
河北省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