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2017-03-28胡四莲王雅坤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胡四莲 王雅坤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保持正确的大局意识对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讲授,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提出了在高职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26-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负面信息的影响及西方社会刻意的舆论引导,造成了一批大学生在政治信仰、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有重大偏差,使他们在潜意识里淡化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因此,高校教师应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进行正确引导,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思政教育理论与专业教学实践相融合,才能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有一定的意义。

(一)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可以将实践教学中的操作规范、章程制度和法制观念,以及团隊合作精神融入进来,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彼此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活动开展中,还可以将先进人物、模范代表的时代背景加以详细介绍,既能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又能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从而实现生动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健康的政治心态表现为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的政治现实,辩证而理性地看待社会矛盾,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杜绝个人主义,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和奉献意识。只有保持这种健康的政治心态,才能更容易在学校里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进入社会后也能更快地实现个人目标。

(三)有利于高校和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方便和快捷。由于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因此网络中存在着大量不真实、不健康,与国家舆论导向背道而驰的负面信息,会对缺乏健康政治心态的大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校园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在专业教学中不断加强思政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健康的政治心态,稳定学生群体,是维护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径。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形式

(一)充分利用专业课教学和发挥教师榜样作用。在进行专业课教学时,教师以专业知识技能的讲授为主,如何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模拟职业情境,通过自身的情境演示言传身教影响带动学生,向学生展示出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风,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强化他们的诚信意识和敬业精神,明确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以法律规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诚实守信,勇于创新。

(二)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成为企业受欢迎应用型人才。在师生参与的实践教学活动中,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个人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各自优势,各显其能、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培养学生乐观、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合作意识。还可以聘请企业相关技能名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用他们高尚的情操、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强的意志影响学生;用专业的知识、高超的实用技能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

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契机,了解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使学生真正成为政治素养好、技术业务精、受企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还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作为高校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爱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关爱学生,注意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和当下的一些流行文化,潜移默化地帮助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总之,要把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教风、学风建设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能力,把思想政治理论精髓注入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中,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定政治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帅.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2).

[2]周慧玲.高职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J].高等建筑教育,2010(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胡四莲(1978-),女,汉族,湖北孝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汽车营销与服务;

第二作者:王雅坤,女,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

猜你喜欢

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参与式教学在学前双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