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的演变

2017-03-28司雯雯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视觉叙事张艺谋

【摘 要】电影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全新的面貌,视觉奇观成为近年电影界的最新“宠儿”,冯小刚、张艺谋等的影片中对奇观电影展示最为到位和贴切。本文以张艺谋的《英雄》为例,对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的演变展开论述。

【关键词】奇观电影;张艺谋;叙事;视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67-01

叙事是对故事进行叙述,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了解人世间的故事和事态发展,因故事本身使观众产生认同感;奇观,顾名思义,就是最大程度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从视觉、听觉上构建出一种新奇感。所以,“叙事”和“奇观”作为电影的双重特性,两者对立而统一,平凡叙事中带有新奇感,这种交叉错位的张力也是电影最具魅力的地方。本文以张艺谋的《英雄》为例,阐述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的演变。

一、张艺谋的电影特征分析

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其最大特点就是宏大叙事,强烈的主观性和寓意性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最为显著。时代造就其艺术特色,“文革”后的各种新思潮和精神充斥在他的电影中。

张艺谋的前期电影中时刻带有独特的美学主张,将民族文化以宏大叙事的表达手法呈现在银幕上,张艺谋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将叙事和视听奇观相结合。第五代导演的特色之一是形式风格,在影片中极力彰显自身特色和影片的美感,在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中,使用纯纪实的表达手法。

高票房是如今的年轻人对张艺谋电影的最深印象,在舍弃了前期的叙事和纪实风格之后,张艺谋的电影中看到最多的便是大制作,也是在此时,张艺谋的电影逐步演变为奇观电影。《英雄》上映前,一直被传此影片将会媲美《卧虎藏龙》,然而人们所看到的并非如此。除大制作外,观众并不清楚整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甚至不能有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来串联整部影片。由此可见,观众对于这样一部前期热炒的影片并不买账,更有一部分媒体和影评人直指张艺谋“江郎才尽”,认为如今的他只注重商业利益。

张艺谋开启了他的奇观电影之路,在随后的各种大制作影片中,这种奇观形态被反复使用,观众由开始的不接受到逐渐习惯了。

二、张艺谋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的演变

其实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奇观的因素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早在他前期的作品中就已经小露头角,但这种奇观因素也只是作为一种伴随和服务的符号出现在影片中。但是在《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几部影片中,“奇观”这种早期只是伴随出现的符号却超越了电影叙事本体的存在,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功能,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特定的电影发展过程中“奇观”出现了,这也是时代和文化的结果。

如果将电影的“奇观化”与追求商业利益画上等号,这是对“奇观化”不公平的评价。在电影本体多元化的今天,电影受众也更加大众化,奇观电影无数次的高票房足以说明,在追求高票房和好口碑的时代,更多的电影艺术技法的创新和高新科技的出现也是时代所需。

在张艺谋后期的电影中,“奇观”已经超越了电影叙事,在《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表现越发明显。

三、《英雄》的奇观电影特征

张艺谋前期电影的特征是叙事蒙太奇,在整部影片中可以看到完整的叙事线和逻辑链,在后期的奇观影片中则是以奇观蒙太奇为主,视觉感官接受到更多的刺激和快感,颠覆以往的纪实性风格。

在张艺谋的《英雄》中,奇观现象繁多,除去奇观蒙太奇还有场景奇观。首先是自然奇观,比如胡杨林、雅丹地貌、九寨沟等;还有人文奇观,比如秦宫、剑馆、书馆等。胡杨林的黄色,九寨沟的初绿,使得画面的色彩冲击力较强。

“唯美”是《英雄》的核心主义,声画的相互配合和依托、色彩艳丽、场景震撼、构图新奇、摄影风格独特,这些奇观现象充斥整部影片。张艺谋为了迎合全球受众的视觉冲击与感官刺激,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民俗文化奇观,在文化认同和文化排斥现象并存的国际电影市场上,这应该是最完美的电影战略。

《英雄》是一部中国武侠片,獨特的中国功夫无疑是最吸引海内外受众眼球的。全新的中国视觉不仅满足了受众对电影的新奇感,更引导了中国受众对奇观电影的接受和认可。虽然如此,张艺谋却没有找到与之相辅相成的新视野,目前的国产电影最为缺乏的就是新英雄人物和其传奇故事,“炒冷饭”的老故事和零散的故事结构,更多在乎于视觉冲击带来的奇观,而忽略了故事本身和情感效果,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观影需求了。

张艺谋的奇观化电影无疑是我国文化艺术转型期的重要作品,而中国电影的奇观性将何去何从,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建彦.张艺谋电影“奇观化”现象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作者简介:

司雯雯(1990-),女,河南平顶山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视觉叙事张艺谋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