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君称呼看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

2017-03-28唐远廷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3期
关键词:爵位礼乐

摘要: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得以稳定存在的基石,它从西周开始,一直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所重视,但每到乱世或末世,总会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一点一滴僭越之,然后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现行的教材并没有把这个问题交代清楚,造成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困难,文章拟通过一个事例,略作说明。

关键词:爵位;等级制度;礼乐

源于西周的“分封制”是中国等级制度的滥觞,以后漫长的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不容逾越,官员们一旦僭越,轻则前途尽毁,重则革职查办甚至人头落地,可以说,“等级”是维系封建社会的核心。而“称谓”就是等级的具体表现之一,什么等级对应什么称呼,也是不得随意而为的。然而每到“末世”(或“乱世”),总有一些野心家从“称谓”僭越开始,一步步走向实际的夺权,孔子称这种情况为“礼崩乐坏”。东周末期(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如此。

我们今天就从现行高中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一个注释来谈一下相关问题。

一、一个让学生看得更加糊涂的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注释②(第16页):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学生对这个注释的前一句应该很明白:“晋侯”是晋国国君“晋文公”(历史好一点的同学还知其名为“姬重耳”);“秦伯”是秦国国君“秦穆公”(极少有学生知其名“赢任好”)。读到这个地方,学生虽然沒有明白“侯伯”这些名词是些什么东西,但基本意思还是明白的。

可是,读完后一句,学生怕就懵了: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对应,“晋侯”显然是“侯”爵,“秦伯”自然是“伯”爵,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但问题是,“公”也是爵位,且是爵位的第一等级,“晋侯秦伯”被注释为“晋文公”“秦穆公”,自然应该是“公”爵了啊!

“晋侯”到底是“侯爵”还是“公爵”?“秦伯”到底是“伯爵”还是“公爵”? 即便是先被封一个低等级的爵位,后来再封一个高等级的,人们也只会称高等级的那个“爵位”而不会称低等级的啊!

二、“公”这个称呼的多重意义

问题当然不在周天子那里,他绝不会同时封一人两个爵位;问题自然也不会在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应该是弄得清楚这些问题的。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出在注释上,是编者没有把“公”这个称谓在当时的情况说清楚。

1.关于“公”字的基本意义。“公”,会意字,从八从厶。“八”表示“分别”“相背”,“厶”意为“个人”“自我”。“八”与“厶”合起来表示“与厶相背”“分厶为众”。本义:把属于个人私有的时间、精力、体力、财物等平分给大众。引申义:一人对众人,一对多。公,平分也。“背厶为公”(《说文解字》),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2.关于“公”的爵位与称谓。(1)爵位:周代的所谓“爵”,就是周代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关系在法律制度上的规定,周天子把诸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赐予每个等级一个爵位名称,即注释后半句所说的“公、侯、伯、子、男”。“公”就是第一等的“爵位”名,即“公爵”,简称“公”。(2)称谓:第一种情况,诸侯在国内也被称为“某某公”,这时的“公”不是爵位,是一种尊称,即我们说的诸侯可以通称“公”——这也是臣下尊君的一种通用称号,后来人们对尊敬者称“周公”“张公”等等,就是这个道理。第二种情况:诸侯生称爵,死称“公”。死后所称的“公”就是后人常说的“谥号”,如“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郑文公”,就属于此类。

三、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

周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其国家政权,实行了“分封制”,就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区做诸侯。从现有的资料看,周初的分封对象既有同姓宗室子弟,又有异姓功臣宿将,还褒封神农、尧、舜、禹及商汤的后代。典籍称周初分封:“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当时比较大的封国,多为“侯”爵、“伯”爵,如鲁、齐、燕、晋、蔡、卫等,都是“侯”,而秦、郑、魏、曹、杞等是“伯”,其他绝大多数的封国基本都是“子”爵、“男”爵。被封为“公”爵的只是极少数,他们基本都是周武王的长辈或商后代,如“虞”国,公爵,其受封者是太王子仲雍之后;“虢”国,公爵,其受封者是王季子虢仲,为文王之弟、武王之叔;“宋”国,公爵,其受封者是商王帝乙之长庶子“微子”——就是《封神榜》中纣王的庶兄,屡谏纣王,不被采纳,于是惧祸出走的那位。

这些等级没有特殊情况,如国君没有立下新的功劳或者出现什么过错,国家的“封爵”一般是不会变更的。

四、从“五霸”称呼看“礼崩乐坏”

所以我们看到《烛之武退秦师》里,才有“晋侯”“秦伯”“郑伯”这些称谓,是作者对这些国君的正式称谓,这绝对是不会错的;至于文章中“公从之”“公曰”等语中的“公”,自然不是援用“国君在国内的称呼”(当然说“援用”也没什么不可以),而是作者左丘明援用这些国君死后称“公”的用法——就如“周文王”“魏武帝”这类称呼,本人生前都不知道,自然从未用过,后来的人写文章却说“周文王做如何如何”,“魏武帝说了什么什么”,是同样的道理。

仔细读文章,看看故事中人物对话,你就知道当时的人如何称呼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君”的了:称别国的国君,直接称“某君”或“君”,如佚之狐、烛之武称秦伯为“秦君”或“君”,不会称其为“秦伯”,更不会称之为“秦公”;称晋侯也同样称“晋君”而不称“晋侯”或“晋公”。自己的国君,对别人一般称“寡君”,面对国君本人则一样称“君”,前者如“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弦高犒师》),后者如“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郑伯克段于鄢》)。

但后来,随着诸侯国日渐强大,周天子日渐式微,大家便渐渐有些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自己的称谓也就渐渐敢于突破“制度藩篱”而变得随心所欲起来,不但“侯”“伯”者敢僭越称“公”,就是“子”“男”爵位者也敢如是,更有甚者,不但称“公”,而且公然称“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了!“春秋五霸”前面的还规规矩矩称什么“某某侯”“某某伯”,后来就发展到有能力的甚至每一个都称“某某公”,再到后来,就“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阖闾)”起来了,最后干脆大家都称“王”,于是“秦惠王”“齐宣王”“魏惠王”“燕易王”等大大小小的“王”们就粉墨登场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乱世末期“礼崩乐坏”了。

回到课文的注释,我觉得注释最好为这样: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秦穆公的“公”,是他们的谥号而非爵位。

作者简介:唐远廷(1964— ),男,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古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爵位礼乐
礼乐文明的确立(部级优课)
情繫桑梓 积极捐赠防疫物资
情繫桑梓 积极捐赠防疫物资
居延汉简所见戍卒问题琐议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爵位”原是饮酒的等级
名言新用
世袭制的起源和确立
“侯”和“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