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亲生朗读”,探寻“共同言语密码”

2017-03-28方海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方海娟

[摘 要]“亲生共读”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出现的崭新提法,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展开阅读活动,并在共同学习中达成认知共识,探寻师生间的“共同言语密码”,构建崭新的师生关系。学生通过互助共读,探索阅读认知共识;通过交互推敲,提升阅读认知品质;通过互动训练,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关键词]亲生朗读;言语密码;阅读教学

[中圖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50-01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文本内涵,展开多元对话交流,促使文本、生本、师本达成多点共识,构建新的阅读认知体系。所谓“亲生共读”,就是师生共同朗读、共同探究、共同感知,以便形成契合度更高的阅读认知。

一、互助共读,探索阅读认知共识

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设计阅读任务,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新课改之后,课堂教学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教学互动中,与学生一起展开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观潮》时,教师刻意设计教学情境:播放大潮来临时的视频。学生被大潮的宏伟气势所折服,自发展开讨论。基于此,教师让学生打开文本,先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来朗读。然后,教师打开音乐,开始示范朗读,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读。这时教师鼓励学生跟随音乐展开练习,课堂内容顿时热烈起来,大家都跃跃欲试。

教师利用视频材料给学生带来深刻印象,为学习文本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让学生先进行朗读,然后示范朗读。特别是设计音乐背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为有教师朗读展示,学生有了学习榜样,便能自主展开朗读训练。朗读虽然属于个体行为,但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朗读训练,学生便可以自然进入到崭新的学习领域。

二、交互推敲,提升阅读认知品质

在师生共同阅读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自然占据着学习的主导地位,其事先对文本展开了深度挖掘,阅读认知品质自然处于高点。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认知,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向学生传递信息,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探寻共同言语共识。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在文本讲解中提出问题:战士们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他们可以选择追上大部队,可他们却将敌人引上了绝路,最后献出宝贵生命,战士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学生认为:敌人太过强大,如果战士们追赶大部队,势必给大部队带来危险。教师继续追问:战士们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方向,为什么不给自己留退路呢?学生说:狼牙山这里地势险要,而且是易守难攻,为消灭更多敌人创造了条件。教师继续问:战士们打完子弹了,可以选择假投降啊,为什么要跳崖自尽呢?学生给出答案:战士们宁死不屈,如果落到敌人手里,肯定也没有活路,战士们这样选择表现了铮铮骨气。

教师不停发问,与学生展开互动式讨论,对相关问题进行反复推敲,顺利抵达问题核心,学生学习认知自然建立。同时,教师给出假设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解析,进而形成最为贴切的认知。

三、互动训练,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文本设计拓展性阅读训练,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对文本内涵外延展开深度剖析,自然构建完善阅读认知体系,促使师生阅读共识越来越多。在设计阅读训练时,教师需要有横向拓展意识,不仅要观照文本特点,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实现阅读思维的成功升级。

设计《小英雄雨来》课堂训练时,教师给出一个极为特别的训练任务:教师梳理文本内容,学生听教师总结,及时指出教师陈述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开始梳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那是解放战争时期。学生发现问题: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教师继续:小雨来为掩护大部队转移,机智勇敢地同鬼子斗争。学生指出问题:不是大部队,是革命干部。

教师梳理教学知识点,这是最为常见的教学设计。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找出教师梳理中的问题。那么,学生必须特别专注教师的一言一语。表面上是教师课堂小结,其实是特别的课堂训练,而且是师生互动性训练活动,并呈现个性化,能促使学生顺利构建阅读认知体系。

新课改大背景下,提升阅读认知品质,已经成为阅读教学关注的要点。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师生角色的定位,启动“亲生朗读”,探寻“共同言语密码”。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