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2017-03-27曲立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满意度心理

曲立新

(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 沈阳 110164)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

曲立新

(沈阳市安宁医院,辽宁 沈阳 110164)

目的 分析将心理护理干预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改善其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1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抽签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行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状

从临床实践来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患者多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严重者甚至会表现出伤害和自残等过激行为[1],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正常生活;本次研究将从护理的角度展开研究;通过实际病例比较的方法,分析将心理护理干预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改善其抑郁症状的有效性,现将研究过程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1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制订的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60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35.1±4.2)岁;采用随机性抽签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符合分组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为:①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通过主动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背景,通过基本健康知识宣教、常见症状的处理办法和药物指导等方法消除患者及家属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及家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通过成功治疗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同患者及家属建立互动关系,护理人员首先要建立起于患者家属和单位的沟通,将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详细告知,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患者的病情,消除偏见,以便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家庭支持系统;③针对性心理护理,从临床实践来看,患者由于病情、家庭、工作状况等原因的差异,其心理问题不尽相同,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负面心理产生的原因,制订相应的一对一护理计划,向其阐述抑郁情绪发生的原因,帮助患者认识到抑制负面情绪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以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治疗依从性;同时鼓励患者投身到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中去,丰富其生活,进而实现调节患者情绪的目的;④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交能力进行培训,向患者灌输精神分裂症患者得到治疗后能够完全融入社会的观点,纠正其对于自身疾病的片面认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回归社会的相关锻炼。

1.3 观察指标:采用HAMD量表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进行比较;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就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具体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维度。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对比: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前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有所好转,但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n=30)对护理服务评价为满意的患者共计23例、较满意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n=30)对护理服务评价为满意的患者共计19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率为83.3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χ2=4.8505,P=0.0276)。

3 讨 论

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近几年来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提升,关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研究资料指出,接近4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在患病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3]。抑郁药物的使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治疗效果,但抗抑郁药物很容易会和抗精神疾病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4],不仅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还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了心理护理干预,即根据患者在不同治疗时间短可能面临的各类问题并参考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护理计划,让患者对于自身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让患者能够更好的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来[5];其次,发动患者家属加入到护理中来,满足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精神需求,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HAMD评分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一方面,由于心理护理更加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因而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明显的提升,这也提示了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研究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主动性,让疾病的治疗向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方法经过临床试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1] 张雪丽.认知行为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4-116.

[2] 于莉,孙锡绢.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821.

[3] 孙腊梅.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75-76.

[4] 付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5):84-85.

[5] 李冬杰.早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8):118-119.

R473.74

B

1671-8194(2017)06-0273-02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满意度心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心理感受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