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7-03-27王尊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造影支架冠心病

王尊敏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导管室,山西 晋中 030600)

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王尊敏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导管室,山西 晋中 030600)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n=31例),观察组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总评分为(5.7±1.2)分同对照组患者和护理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总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7±2.3)分、9.7%,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心理特点;护理干预

伴随着社会方式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逐渐年轻化,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临床上,冠心病介入治疗措施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属于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有效减少给患者血管内膜带来的撕裂,同时,降低患者出现夹层和急性血管闭塞等并发症[2]。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3]。现对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效果展开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男女分别为20例、11例;最高年龄为65岁,最低年龄为44岁,平均年龄(54.7±3.8)岁;分析患者冠心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陈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房颤分别为6例、7例、8例、5例、5例;对照组31例,男女分别为21例、10例;最高年龄为66岁,最低年龄为45岁,平均年龄(55.1±4.3)岁;分析患者冠心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陈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房颤分别为7例、7例、8例、4例、5例。对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冠心病类型等基本资料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心理特点:患者在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时主要出现恐惧感、焦虑感和期待感3种心理特点,其中,恐惧感主要是指患者对医院环境不了解,术前缺乏认识手术技术,同时加上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和不适感等,以及担心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现象或是自我猜测介入结果轻重程度等,最终出现较大心理压力,严重的出现恐惧和焦虑不良情绪。焦虑感主要是指介入手术费用较高,同时需长时间用药,因此,患者具有较大的经济压力。同时,患者对手术缺乏信心,担心术后出现一定后遗症等,最后出现焦虑感。期待感是指患者长时间患病,长时间的药物治疗没有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其希望手术能彻底治愈疾病,因此,患者对手术治疗具有较高要求。

1.2.2 护理方法:①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其生命体征、吸氧和静脉输液状况等。②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a.术前护理干预措施,疾病带来的痛苦导致患者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此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便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首先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责任护士、科室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技术水平等,便于消除患者陌生感。其次,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了解冠心病基础知识,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允许的前提下满足患者需求。同时,基于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手术状况,护理人员应为其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等,告知患者及家属该种手术方法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和疼痛轻等优点,便于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必要的患者,护理人员通过现身说教的方法为其介绍手术过程中和术后感受,便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再次,护理人员应积极同患者交流沟通,从心理上打消患者顾虑,缓解其紧张和恐惧等心理。b.术中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摆正体位,并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同其交流沟通,转移其注意力,便于手术进行。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个体特征进行护理,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c.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强化温馨服务流程,对患者出现的不适感做出一定的理解和安慰,用肯定的语气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让其获得一定安全感。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局部肿胀、穿刺部位渗血和右上/下肢桡动脉/肢足背动脉波动状况等,告知患者术后饮水目的及总量,并耐心向患者解释卧床制动重要性,协助患者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减轻其不良情绪。正确引导患者人生观和经济观,强化患者健康意识。

1.3 观察指标:对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总评分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密切观察,其中,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7分,代表患者睡眠障碍;并根据我院自行拟定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对患者进行研究分析[5],其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管理规范性、综合素质和病房环境,分别为25分、25分、20分、15分和15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χ2检验。若P<0.05二者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9.7±3.3)分、(5.7±1.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9.6±3.2)分、(8.4±2.3)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总评分为(5.7±3.2)分同对照组患者和护理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护理质量总评分: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4.7±4.3)分,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护理质量总评分(分)

2.3 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7%(3/31),心律失常、出血、对比剂过敏延迟反应分别为1例、1例、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冠状动脉痉挛再闭塞、心律失常、迷走反射、出血、对比剂过敏延迟反应分别为3例、1例、2例、3例、1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同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上,在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时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一定效果,其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给患者预后带来一定影响[6]。基于多数患者不了解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加上疾病带来的痛苦,其极易出现一系列心理变化,严重的不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影响治疗效果[7]。此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心理状况和生理状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稳定患者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同患者交流沟通,便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依赖感,最终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除此之外,患者在入院治疗时一般为一个人,心理上不免出现孤独感,此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家属角色,给予患者一定关心和照顾,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总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2)分、(94.7±2.3)分、9.7%,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总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4±3.8)分、(77.3±4.2)分、32.3%。两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总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对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患者护理时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较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护理质量。

[1] 康改新.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5):307.

[2] 徐雯,孙海英,张娅娅,等.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 120-123.

[3] 何琨,尹君 ,俞利强.PTCA 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山东医药,2012,52(10):91-92.

[4] Yu L,Mo L,Tang Y,et al.Ef f 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s on social adaption capability develop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malignant tumors: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J].Psycho-Oncology,2014,23(6):708-712.

[5] 霍燕嫦.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使用和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1):99-101.

[6] 李树静,马俐.早期心理干预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0):4014-4015.

[7] 魏民,屈海宏,宋巧凤,等.改进护理方式在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5):562-563.

[8] 李爱群,区美琼,潘秀娟.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260-261.

R473.5

B

1671-8194(2017)06-0241-02

猜你喜欢

造影支架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