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高血压脑梗死的急救护理措施

2017-03-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脑梗死高血压急性

李 莉

(辽宁省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8)

急性高血压脑梗死的急救护理措施

李 莉

(辽宁省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辽宁 鞍山 114008)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压脑梗死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急性高血压脑梗死病例72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体征变化、意识水平等进行观察及监测,并给予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及运动锻炼指导等。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日常生活自理情况。结果 ①护理效果。在本组患者中,护理总有效率81.94%。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加强监测,并给予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急性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恢复。

急性高血压;脑梗死;急救;护理

急性脑梗死死属于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指因脑部供血中断而引发的脑组织坏死,其发病原因与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大脑动脉狭窄密切相关。急性脑梗死多发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肥胖等人群中[1]。据文献表明,急性脑梗死与高血压一旦合并出现,将加大患者的死亡风险[2]。因此,对于急性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相应的急救护理,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72例急性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给予了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急性高血压脑梗死病例72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脑部CT确诊。在72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46~76岁,中位年龄68岁;入院时22例存在言语障碍,37例肢体瘫痪,13例存在意识障碍;其中,10例生活可完全自理,15例需他人帮助,47例完全依赖他人。

1.2 护理方法

1.2.1 急救措施:加强心电监测;控制血压;使用人工呼吸机;给予吸氧;抽吸胸腔积液,给予抗生素等。

1.2.2 急救护理:①基础护理。a.体征监测:结合患者病情,给予24 h动态心电监测与血气分析,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呼吸、瞳孔及心律等体征变化情况。若血压过高,易诱发脑出血;若血压过低,则又可诱发造成脑微循环灌注不足,从而使病情恶化。在最初的1 h内,当每隔10~15 min测量一次血压,5 h内每隔20~30 min测量1次,之后每小时测量1次,持续监测24 h。b.排便及排尿护理:观察、记录患者24 h内尿液情况,包括尿量、尿液颜色等。对于存在排尿困难者,当留置导尿管。定时擦洗患者会阴部,以防尿道感染。长期卧床是诱发便秘的最常见因素[3]。c.饮食护理:饮食不仅要注意营养,还要注意清淡、易于消化,以提升自身免疫力。d.皮肤护理:此类患者皮肤抵抗力较弱,容易出现压疮。因此,当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或采用气垫床等。②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服药时间及方法、注意事项等,加强监督,以免因用药不合理而造成药物中毒、休克等。③心理护理。通过交流、倾听、鼓励,使患者情绪稳定,悲观消极心理得以改善。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注意语言得当、态度亲切,尊重患者,安慰患者,关心患者,使患者坚定信念,积极面对自身病情,树立治愈信心。④运动锻炼指导。在急性期,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同时,为了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可指导患者家属每天对其肌肉组织进行按摩,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功能锻炼,直至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良好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应用软件SPSS15.0,计数数据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分析:在本组患者中,治愈43例,占59.72%;改善16例,占22.22%;无效10例,占13.89%;死亡3例,占4.17%。

2.2 护理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比较: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对比分析 [n(%)]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中常与高血压合并出现,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据文献表明,脑梗死部位可影响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80%以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言语障碍、肢体瘫痪及理解障碍、吞咽困难等病状,甚至并发高血压、心衰、感染等疾病[4]。对于上述状况,通过及时的临床护理观察可从最大程度上得以避免。

在本研究中,72例患者均为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有效的急救护理后,43例治愈,占59.72%,总有效率81.94%。表明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与此同时,在存活的69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日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有效的护理,可使患者的言语功能、肢体活动功能等得到改善,从而使其自理能力得到提升。这与李丽研究观点相符[5]。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加强监测,并给予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急性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恢复,当加强推广及应用。

[1] 王蕊.大面积小脑梗死致急性小脑扁桃体疝的急救护理经验[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53-55.

[2] 李明磊.急性脑梗死合并全身皮下气肿患者的急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6):87-88.

[3] 余淑英.58例急性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分析与急救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5):103-104.

[4] 侯爱玲.ATPM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急救护理[J].现代妇女,2014(10):95-97.

[5] 李丽.脑梗死合并肺动脉栓塞病人的急救护理[J].全科护理,2012, 10(17):232-233.

R473.74

B

1671-8194(2017)06-0208-01

猜你喜欢

脑梗死高血压急性
《全国高血压日》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