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红蛋白浓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预后的影响

2017-03-27朴今花李哲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贫血肺癌化疗

朴今花 李哲勇 宁 莉

(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血红蛋白浓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预后的影响

朴今花 李哲勇 宁 莉

(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浓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内科收治的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时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 初诊时,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伴贫血的有11例(17.46%);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后贫血发生率均较高,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并且血红蛋白浓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红蛋白;化疗;预后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临床中主要通过化疗进行治疗[1]。有关研究显示,约有5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在病程的发展中发生贫血,并且贫血的发生不仅与癌症本身有关,而且还与化疗的不良反应相关[2]。合并有贫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能会导致肿瘤耐药及侵袭性增强,从而对化疗疗效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预后情况[3]。为探讨血红蛋白浓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预后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内科收治的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内科收治的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初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本组病例中男性有37例,女性有26例,年龄为29~75岁,平均年龄为(52.64±10.91 ) 岁,依据国际抗癌联盟肺癌TNM临床分期标准[5],Ⅲ期35例,Ⅳ28例。疾病类型:腺癌41例,鳞癌22例。根据初诊时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10 g/L为贫血组,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伴贫血的有11例(17.46%)。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采用含铂类的一线两药联合化疗方案,联合药物有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及多西他赛等。所有患者均于化疗两个周期以后进行疗效评定。采用S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检测,具体措施:于清晨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在2 h内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水平。

1.3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6],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四个等级,其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视为客观有效,稳定和进展视为无效。总生存时间为患者开始接受化疗到死亡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以P<0.05来显示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贫血发生率比较: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伴贫血的有11例(17.46%),根据初诊时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11例)和非贫血组(52例)。化疗2周期后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贫血发生率为47.62%(30例),化疗4周期后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贫血发生率为77.78%(49例)。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贫血的概率越来越高。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经治疗后,贫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63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5.3±2.6)个月。贫血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2±0.6)个月,非贫血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4±0.9)个月,两组患者中为生存期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最主要的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要。贫血是多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7]。有关研究表明,贫血会导致肿瘤组织缺氧,使得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改变,增强肿瘤的侵袭性,从而对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时间产生影响[8]。血红蛋白是一类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是体内主要携氧分子,并且肿瘤组织缺氧是诱导化疗耐药的重要因素,因此,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的独立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初诊时,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伴贫血的有11例(17.46%);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并且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后贫血发生率均较高,并且化疗导致的化疗相关性贫血发生率很高,会影响化疗效果和患者生存期,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并且血红蛋白浓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1] 许崇安,高艳,李琳,等.贫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10):968-974.

[2] 熊柳冰,陈蕾,李秋丽,等.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贫血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杂志,2014,3(2):74-78.

[3] 杨丽菲,余敏,丁振宇.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预后的判断价值[J].肿瘤防治研究,2014,41(5):401-404.

[4] 孙术全,张矛,金海国,等.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前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5):910-911.

[5] 杨晓燕,郭显智,朱玉芬,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5):631-633.

[6] 赵文华,宋向群,于起涛,等.贫血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1,3(4):312-315.

[7] 熊柳冰,李秋丽,陈蕾.血红蛋白水平监测对晚期NSCLC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5,5(5):16-20.

[8] 他维玮,赵曼,孙守员,等.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5):910-912.

R734.2

B

1671-8194(2017)06-0071-02

猜你喜欢

贫血肺癌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