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2017-03-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资源配置监护

孙 静

(江苏泰州人民医院ICU,江苏 泰州 225300)

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孙 静

(江苏泰州人民医院ICU,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研究分析重症监护护理在ICU护理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重病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护理资源配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住院费用、临床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住院费用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ICU护理资源配置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

目前阶段,我国护理资源短缺,没有专门系统的重症监护评测系统,进一步对重症监护护理工作提出挑战,如何解决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成为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的重要内容。2000年,芬兰护理专家Pyykko提出重症监护护理系统(ICNSS),对重症监护护理工作具有提高效率和质量,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同感和满意度[1],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重病患者128例,其中男70例,女58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51.5±8.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4例,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2.5±7.5)岁;入住ICU原因:外科手术后20例,脑出血11例,消化道出血3例,药物(食物)中毒6例,心肺功能障碍及呼吸衰竭14例,胰腺炎10例。对照组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9.5±7.5)岁;入住ICU原因:外科手术后23例,脑出血12例,消化道出血3例,药物(食物)中毒8例,心肺功能障碍及呼吸衰竭9例,胰腺炎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6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由管床护士负责护理工作。对观察组64例患者进行ICNSS量表护理干预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功能、主要器官供血情况、肢体活动状况、语言交流清晰度、进餐及营养状况、睡眠休息状况、焦虑抑郁精神状况等16个项目。并结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估患者疼痛感,以及针对部分存在躁动风险患者行RASS镇静躁动评估,确保护理安全性以及实时监测病情、协助医师用药。每个项目分为4级护理干预,依次为:预防性护理、支持性护理、缓解性护理、救助性护理。一级干预即预防性护理包括医疗卫生宣传、心理疏通、躯体活动和排泄护理等,记1分;二级护理即支持性护理,除了一级干预,还包括胸腔理疗、吸氧排痰、药物辅助灯,记2分;三级干预即缓解性护理,主要包括气道引流护理,记3分;四级干预即救助性护理包括呼吸及心力支持、内部止血、电控颤等,记4分。ICNSS总评分为16~64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病情越严重,护理资源越需要倾斜。根据ICNSS评分安排护患比例为16~22分为0.5∶1、护士级护理分管,23~32分为1∶1、护师级护理分管,33~40分为1.5∶1、主管护师级分管,41~64分为2∶1,需由主管护师级以上护理人员分管[2]。

1.3 评价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住院费用、临床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和费用水平比较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和费用水平比较

组别 n ICU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观察组 64 6.25±2.36 2.12±0.65对照组 64 9.69±3.46 3.78±1.16 t -4.5685 3.2373 P -0 0

2.2 两组在临床并发率和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表2 两组有效率比较[n(%)]

根据我国目前临床护理资源紧缺的状况,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更是繁重,对护理工作要求极高。因此,合理安排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是落实解决重症护理的基本措施,这不仅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更是解决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信誉的长期方案。国内目前缺乏有效的护理工作考量,重症监护室的最常用的护理分配方式、床位责任制、成绩考核等均采用平均分配和常规护理方式,不能合理利用护理人员资源和工作积极性[3]。丹麦芬兰护理专家Pyykko在2000年提出ICNSS量表,通过量表首先对患者需要的护理等级量化测评,根据量化结果合理分配会人员,而不是常规的平均分配,最大程度避免了护理资源的浪费和紧缺,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4]。

本文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上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表明,对ICU护理资源配置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1] 黄开霞,刘丽.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估[J].中国基层医,2012,19(9):1420-1421.

[2] 彭巧云.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7):98-100

[3] 王蕾,孙红,蔡虻,等.基于治疗干预评分系统的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配置模型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880-882.

[4] 熊杰,黄素芳,刘伟权,等.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21-23.

R473

B

1671-8194(2017)06-0196-02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资源配置监护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