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原因分析及其处理对策

2017-03-27郑宏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异位症异位盆腔

宋 佳 郑宏娟 张 蕾

(1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700;2 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原因分析及其处理对策

宋 佳1郑宏娟2张 蕾1

(1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700;2 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97例,其中29例应用诺雷德治疗,为单用药物组;31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为手术治疗组;37例先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加用诺雷德治疗,为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症状缓解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单用药物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症状缓解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13.8%、86.2%、31.0%,手术组分别为31.0%、90.3%、19.4%,手术联合药物组分别为43.2%、100%、10.8%,对比各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手术联合药物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药物组与手术组。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原因是多样性的,主要包括盆腔解剖位置改变、免疫反应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的术后妊娠率、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用药物组及单纯手术组,且术后复发率最低。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原因分析;处理对策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生育年龄患者中,患者常伴有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与生育质量。因此,分析子宫内膜异位致不孕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给予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单用药物、单纯手术、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原因[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97例,所有患者月经均规则且有排卵,均排除男性不育因素,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均正常。患者中,年龄为25~46岁,平均年龄(32.4±3.1)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4.2±0.7)年;原发性不孕57例,继发性不孕40例;病情程度按照美国生育协会(AFS)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其中Ⅰ期20例,Ⅱ期13例,Ⅲ期45例,Ⅳ期19例。97例患者中,29例为单用药物治疗组,31例为腹腔镜手术组,37例为腹腔镜手术加药物组。对比三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单用药物组:诺雷德,于月经来潮第1天皮下注射3.75 mg,每4周1次,连续用药6个月。手术组:于腹腔镜下分离粘连,恢复正常解剖位置,摘除病位囊肿,尽可能彻底清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术中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盆腔,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加药物组:于腹腔镜下分离粘连,恢复正常解剖位置,摘除病位囊肿,尽可能彻底清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术中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盆腔,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药物巩固治疗,诺雷德,于月经来潮第1天皮下注射3.75 mg,每4周1次,连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随访18个月,记录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症状缓解率、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单用药物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症状缓解率以及复发率分别为13.8%、86.2%、31.0%,手术组分别为31.0%、90.3%、19.4%,手术联合药物组分别为43.2%、100%、10.8%,可见,手术联合药物组的妊娠率与症状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对比各组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手术联合药物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药物组与手术组。见表1。

表1 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n(%)]

3 讨 论

3.1 子宫内膜异位致不孕的原因分析

3.1.1 盆腔解剖位置改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部位是卵巢,病灶常使卵巢与输卵管粘连,卵巢内膜样囊肿过大时会陷入子宫直肠陷凹中,并与子宫、直肠、周围组织粘连,这就会使盆腔内正常解剖结构与器官位置产生变化,进而对输卵管的蠕动造成影响,干扰输卵管的摄取与运输功能[3-5]。

3.1.2 免疫反应异常:免疫反应异常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主要因素。异位内膜碎片一旦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就会刺激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不但会消灭精子,还会破坏子宫内膜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不孕。再加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免疫反应能力本来就较强,抗体变异后对正常生育所带来的影响就更大。

3.1.3 机体内分泌和卵巢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影响卵泡生成,减低卵子质量,进而导致卵巢功能下降,、常与功能性高催乳素血症并存,导致排卵障碍,还可引起雌孕激素生成紊乱。卵巢功能异常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对异位的子宫内膜造成影响,进而导致不孕。

3.2 子宫内膜异位致不孕的处理对策

3.2.1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有孕三烯酮、米非司酮、达那唑、GnRH-a等,其中GnRH-a的疗效相对较高,虽价格昂贵,但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单用药物治疗虽可使病灶缩小,症状缓解,但不能完全清除病灶和解除盆腔粘连[6],一旦停药容易复发。本研究显示,3组患者中,单用药物组治疗后妊娠率并无明显提高,临床症状虽有缓解,但停药后复发率最高,有学者认为长期服药可使卵泡发育障碍,因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应该限制在以延缓疼痛,延缓复发为目的,对于提高妊娠率,单独应用药物治疗并无太大疗效。

3.2.2 手术治疗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可将肉眼可见的异位病灶清除,分离粘连,恢复盆腔解剖位置,有助于卵子的摄取,输卵管的蠕动等。术中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盆腔,改善了盆腔内环境,并在一定时间内抑制了子宫内膜的生长,提高了妊娠率。本研究显示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疼痛。手术治疗分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因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等因素而成为首选手术方式。但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患者都采取保守性手术方式,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本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组,且妊娠率低于后者。

3.3 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盆腔解剖位置改变、免疫反应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虽可提高妊娠率,但仍有较多症状重的患者术后不能自然妊娠,仍需IVF助孕,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应据患者的年龄、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1] 王淑芳,李小红,王姝,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不孕原因分析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5(9):1193-1195.

[2] 梁小燕,陈筠虹,梁娣,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原因及治疗方案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2):4335-4337.

[3] 王珺,应小燕.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2):108-111.

[4] 霍翠云,李斌.开腹与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效果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262-1263.

[5] 李海燕,邱巍峰,徐玉萍.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J].河北医药, 2015,37(13):2034-2038.

[6] 侯素珍.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1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 2015,23(1):77-77.

R711.71

B

1671-8194(2017)06-0167-02

猜你喜欢

异位症异位盆腔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COX-2、NF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证候的表达研究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盆腔积液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