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三早”干预措施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7-03-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鳞癌病死率腺癌

王 宏

(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邹城 273500)

抓“三早”干预措施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王 宏

(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 邹城 273500)

目的 探讨抓“三早”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就诊的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患者共60例,其中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自2015年1月开始,笔者进行了抓“三早”的干预措施,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30例患者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30例(100%),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6例(86.67%),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抓“三早”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效果满意。【

】抓“三早”;早期宫颈癌;预后;心理状态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常见病,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的治疗效果逐渐提高,生存时间有效延长。由多数流行病学研究所知,子宫颈癌在无性交史的妇女中极少发现。相反,在同多个男性性交(如娼妇)或青少年期就开始性交的妇女中容易发生[1]。宫颈癌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临床效果尚可,“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自2015年1月开始,笔者进行了抓“三早”的干预措施,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30例患者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并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心理状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就诊的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患者共30例,其中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自2015年1月开始,笔者进行了抓“三早”的干预措施,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30例患者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30例中,年龄47~69岁,平均(55.48 ±4.29)岁,对照组30例中,年龄46~70岁,平均(54.76±4.7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自2015年1月开始,笔者进行了抓“三早”的干预措施,之前的30例患者给予的是常规干预措施,之后的30例患者给予了抓“三早”措施,宫颈癌的“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加强基层医院、门诊部的防癌检查工作:这一条很重要,而且简单易行,事半功倍。基层医院的妇产科设立防癌门诊,由专门医师担任门诊,取材细致,记录完整,阴道细胞学筛选工作、阴道镜检工作以及宫颈管刮术、宫颈多点活检工作都相应开展;病房设有一定的床位专收锥切手术患者,以便取得确切诊断。这种专科常设门诊,有专人负责,可以系统地观察经过,实现预防和治疗结合;科研和临床工作结合,工作效果较好,深受群众的欢迎和信任;由门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做阴道细胞学筛选,以及做必要的而有限度的阴道镜检、宫颈活检和锥切手术。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发动所有参加门诊的医师都进行防癌检查,发动面大、工作量多。避免工作一般化,工作不细致,门诊患者一拥挤,就顾不得防癌检查的情况。对于基层干预人员,如果不掌握宫颈癌的系统防癌知识;化验员未经学习,不开展阴道细胞学工作;自己单位不做病理化验,也不送外单位病理室化验,这种情况应迅速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开展经常性或定期的基层医院的大面积宫颈癌普查普治工作:普查普治是达到“三早”、降低“二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为进一步探讨病因和寻找有效预防方法的一种手段,从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1.3 观察组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采用的是SAS与SDS的评定量表进行的。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的统计版本是SPSS20.0,SAS与SDS的评定采用的是(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比较采用的t检验,以P<0.05作为检验标准。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30例(100%),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6例(86.67%),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 P SAS 入院时 60.93±6.55 60.93±6.55 0.51 >0.05出院时 47.84±5.29 54.32±6.17 6.05 <0.05 SDS 入院时 58.53±5.46 58.68±5.74 0.38 >0.05出院时 48.81±5.12 52.54±5.72 4.12 <0.05

3 讨 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宫颈癌普查普治事业获得飞快发展,仅从22个普查单位资料来看,我国各地宫颈癌患病率有高发区与低发区之分,普查发现的宫颈癌的大多数为0~Ⅰa期,如能积极治疗,能取得近100%根治效果[2]。从人种、民族的差异变化来说,美国的黑种人比白种人的宫颈癌为多发;东南亚一带多发;犹太人低发,仅为其他人种的1/5左右。推其原因可能与男人包皮垢中的致癌物质有关。犹太教信徒出生后8 d行割礼,因而不但阴茎癌少,并且妇女宫颈癌也少。但也有不行割礼的人种,宫颈癌的发生也少。因而还不能认为仅是包皮垢的原因。日本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高发区和低发区之分。据濑木报道宫颈癌标准化死亡指数,以与北九州相邻接的大分、佐贺、福冈、长崎等县为最高,以滋贺、新泻二县为最低。江西省肿瘤3年死亡回顾调查,初步摸清了全省宫颈癌分布情况:宫颈癌病死率居女性所有肿瘤的首位,居男女所有肿瘤的首位,居男女所有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宫颈癌的高发区粗病死率50.8/10万、标化病死率39.1/10万;而低发区粗病死率4.8/10万、标化病死率4.0/10万[3]。

从来认定腺癌的频度约占5%。江西妇女保健院腺癌占4.34%。但近年来由于大面积开展普查,原位癌和Ⅰa期大量增加,中、晚期症癌减少,腺癌占Ⅰa期以上的宫颈癌的比例增加。因而,腺癌的频度显示增加趋势。如利用黏液染色可发现有一部分与鳞一腺混合的癌,称为腺一鳞癌。腺一鳞癌恶性程度高,转移亦早。腺癌的组织分型与预后,根据腺癌的组织发生和预后分为五型:分化型腺癌、未分化型腺癌、腺~鳞癌、腺棘皮癌及恶性腺瘤。腺癌的预后比鳞癌更差。淋巴转移比鳞癌为高,放射线治疗组的5年存活率,与非角化型鳞癌相比较,腺癌和角化型鳞癌预后不良[3]。

本研究通过对60例患者进行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30例(100%),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6例(86.67%),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采用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干预措施之后,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心理状态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满意。

[1] 毛海波.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联合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c-myc 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5,11(21):3211-3213.

[2] 陈涛利,卞翠翠.早期高危宫颈癌患者术后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55-57.

[3] 林丽,徐海苗.宫颈细胞病理学液基制片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0):1475-1477.

[4] 杜俊瑶,张新,李联昆,等.Ⅱb~Ⅲ期宫颈癌264例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31(2):137-141.

R737.33

B

1671-8194(2017)06-0148-02

猜你喜欢

鳞癌病死率腺癌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胃腺癌组织eIF3a 和MMP-12 表达的研究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