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62例临床分析

2017-03-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钳头位胎位

张 妍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62例临床分析

张 妍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目的 探讨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2例头位难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产妇,研究组采用徒手转胎位处理方法进行头位难产的处理和分娩,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头位难产的处理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0.33%,产钳助产3.22%,剖宫产6.4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4.51%,产钳助产19.36%,剖宫产16.13%,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9.35%,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2.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评分(8.62±0.42)分,对照组新生儿评分(8.35±0.45)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位难产通过徒手转胎位方法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产妇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具值得临床推广。

头位难产;徒手转胎位;常规处理;临床效果;分娩结局

头位难产主要是指胎儿分娩过程中出现面先露、额先露、顶先露现象,主要是由于胎儿在非枕前位的位置头部无法顺利回转,头位难产的主要发病原因与胎儿胎头持续枕后位、枕横位有直接的关联,此时产妇出现难产,对胎儿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危害[1-2]。徒手转胎位处理方法是非创伤性处理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较高,现对所选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62例头位难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产妇。研究组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2.46±5.67)岁,孕周36~43周,平均孕周(38.48±5.37)周。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2.51± 5.68)岁,孕周1~15周,平均孕周(38.45±5.38)周。所有产妇均在我院确诊为头位难产,并排除其他妊娠合并症,产妇中初产妇35例,经产妇27例。产妇均具有头位难产且无其他难产指征,未见胎儿窘迫等剖宫产指征,产妇或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实验,两组产妇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对胎儿胎头露出的高低、大小进行评估,并按照程度选择进行产钳助产或剖宫产。

研究组则采用徒手转胎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产前检查主要包括妊娠合并症检查、体格检查以及胎先露高度检查,观察产妇有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并测量产妇的体质量、宫高、腹围等,对产妇的胎先露高度进行检查,评估产妇的难产风险,利用手触诊对胎儿的体位进行分析,测量产妇是否出现骨盆狭窄、畸形。

对出现难产的产妇进行徒手转胎位处理,主要从宫缩潜伏期开始进行操作,如宫缩乏力,则采用宫缩素进行增强,由医师将右手的食指、中指伸入产道,并利用两指对胎儿的头部进行旋转,与此同时,利用左手在产妇的腹部进行推送,推送至胎儿的脊前方位,并利用胎儿的肩部旋转胎儿,如产妇宫缩进入活跃期,则将右手整只伸入产道内,用五指轻握胎儿的头部,并帮助其旋转,如产妇的宫口已经全开,指导产妇进行屏气,帮助胎儿的胎头下降,并在下一次宫缩后抽出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0.33%,产钳助产1例,占3.22%,剖宫产2例,占6.4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4.51%,产钳助产6例,占19.36%,剖宫产5例,占16.13%,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例,占19.35%,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2.25%,研究组新生儿评分(8.62±0.42)分,对照组新生儿评分(8.35±0.45)分,两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评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分娩结果比较分析

3 讨 论

头位难产是临床常见难产种类,许多产妇由于头位难产出现会阴血肿、产道大出血,新生儿则出现颅内出血、头皮血肿、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对于产妇和胎儿的影响都非常严重,传统治疗措施是对产妇进行产钳助产或剖宫产,及时的终止妊娠,保证新生儿的安全。但剖宫产对产妇的影响较大,且许多产妇在头位难产的同时并未发现其他类型的妊娠合并症或剖宫产指征[3-4]。为此,临床在出现头位难产后,以尽快、安全的使胎儿的头位转回正常位置,并帮助胎儿顺利分娩,减少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概率。徒手转胎位处理手法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概率,并且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减少头位难产对新生儿分娩结局的影响。但徒手转胎位处理并非适用于所有头位难产产妇,如产妇出现剖宫产指征,则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本文所选患者中,研究组自然分娩率90.33%,产钳助产3.22%,剖宫产6.4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64.51%,产钳助产19.36%,剖宫产16.13%,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9.35%,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2.25%,可见研究组的自然分娩成功率较高,有效减少了产妇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率,且对新生儿影响较低,未见死亡或严重影响新生儿。

综上所述,通过徒手转胎位处理方法进行头位难产产妇的助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 冯秀艳.100例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6-27.

[2] 朱雪梅.用徒手转胎位法处理产妇头位难产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106-107.

[3] 徐正芳.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9):20-21.

[4] 高文举.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128例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0):56-57.

R714.4

B

1671-8194(2017)06-0037-02

猜你喜欢

产钳头位胎位
顺产前胎位不正能否纠正
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硬膜外镇痛对产钳助产分娩结局的影响
1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析
正确处理头位难产在产科中的临床意义*
低位产钳助产术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胎位不正该怎么办
针灸至阴穴配合八珍汤加减矫正胎位不正50例疗效观察
头位难产8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