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2017-03-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米索宫素出血量

岳 洋

(大连辽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岳 洋

(大连辽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 总结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8例产后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是39例。对照组病患接受缩宫素治疗,而实验组病患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的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并且对比及分析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子宫收缩恢复的时间、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等。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17.95%,比较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产后出血患者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能够对患者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患者子宫收缩的情况也比较好,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率,可以在临床中大量的推广及应用。

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产妇分娩时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就是产后出血,这也是致使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因素。临床中产后产妇子宫收缩出现乏力现象而导致其产后大量出血现象时常发生,这给产妇带来了比较大的伤害,如果产妇的出血量比较大且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以往,临床中通常是采用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疾病进行治疗,其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明显。近几年,临床中通过采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后,其效果十分突出。本文笔者就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本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78例当作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采取随机法把78例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平均划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组均患者数量是39例;在对照组产妇中,最小年龄不低于25岁,最大年龄不超过35岁,平均年龄大约是(30±3.5)岁;孕周最长为41周,孕周最短为37周,平均孕周为(38.6±1.8)周;产妇的体质量在50.6~67.5 kg;其中有20例属于初产妇,有19例属于经产妇;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实验组产妇最小年龄不低于26岁,最大年龄不超过37岁,平均年龄大约是(31.5±3.6)岁;最长孕周为40周,最短孕周是37周,平均孕周为(39.7±1.8)周;产妇的体质量在50.6~67.5 kg;初产妇有20例,经产妇有19例,实验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所有产妇均没有循环、呼吸等系统重大疾病史,同时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孕次等相关资料中的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P>0.05),所以值得对比。

1.2 方法:持续的对两组患者进行子宫按摩,然后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实施治疗。把10 U宫缩素加入到500 mL的生理盐水中,再进行静脉滴注。若患者出血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应对其实施子宫全切术。实验组患者在以上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适量的予米索前列醇,让患者口服200 U米索前列醇。然后对两组患者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记录[1]。

1.3 观察对象:患者产后出血的标准是:胎儿娩出之后的24 h之内,患者的出血量在500 mL以上属于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通过代表一般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12.82%。实验组患者产后出血率是2.56%,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照中,实验组的比率较低,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n)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出血量(mL)产后24 h出血量(mL)实验组 39 2.56(1/39) 240.64±24.53 500.35±42.32对照组 39 12.82(5/39) 270.21±40.36 563.68±60.53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研究显示,经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出现呕吐、恶心、寒颤各1例,不良反应率为7.69%,对照组中呕吐2例,寒颤3例,恶心2例,其总不良反应率是17.9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胎儿分娩后2 h内产妇出血量在400 mL以上,或者胎儿分娩后24 h内产妇出血量在500 mL以上。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分娩总人数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达2%,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血功能异常、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产后出血症状进行预防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防止产妇术后出现子宫乏力现象[2]。

产妇的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发育不良及产妇产程的延长、产妇衰竭、尿潴留、镇静剂使用过度造成子宫收缩乏力等都会造其成产后出血。胎盘剥离面是产后出血的主要来源,产后止血的机制是由血液凝固机制和子宫肌纤维的结构特点决定的,在子宫肌肉的缩复和收缩作用下,前列腺素和缩宫素能够在胎盘娩出后缩小了子宫体能,宫腔紧贴四壁,子宫收缩时纵横环排列方向的不同导致肌纤维互相交叉,对肌纤维间的子宫血管造成压迫,并且造成子宫血管迅速闭合,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3]。

如今,临床中通常采用肌内注射或者静脉滴注适量缩宫素作为预防产后出血症状的主要方法,但从国内的一些研究中发现,缩宫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且这种特性会伴随产妇个体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但是,采用米索前列醇合并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升[4]。米索前列醇作用机制主要就是经过对子宫肌中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改变来使细胞游离钙离子增加,进而使产妇子宫中的压力相应的增加,使子宫收缩得以加强。另外,米索前列醇可以使产妇缩宫素分泌、产生速度加快,降低其产后出血的情况。最关键的是米索前列醇可以使妊娠产妇子宫明显收缩,其在促进产妇子宫收缩的时也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同时,其还有价格较低、使用非常简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等优势,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高血压等并发症,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较好[5]。

总而言之,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相比其收缩子宫的作用相对较慢,但是对产妇宫颈收缩的作用比缩宫素好,维持的时间也比较长。将二者共同使用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及各种不良反应的产生,可以大量推广及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1] 王慧敏,刘彤杉,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22(26):2916-2917.

[2] 赵菊美,王琦,程静.米索前列醇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7):999-1000.

[3] 李红.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134-135.

[4] 莫利群.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111-112.

[5] 李春秀,高爱荣,吕梅.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29-3331.

R714.46+1

B

1671-8194(2017)06-0023-02

猜你喜欢

米索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