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企业健康体检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2017-03-27张桂敏滕雅轩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血糖高尿酸血脂

张桂敏 滕雅轩

(抚顺市中医院心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8)

某企业健康体检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张桂敏 滕雅轩*

(抚顺市中医院心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8)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压、高血糖、脂质异常、高尿酸血症及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健康体检者中发生率。方法 对某企业3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常规健康体格检查,检测项目包括:血压、身高、体质量及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等)。结果 该企业体检人群高血压的检出率最高38%(133/350),其中男47.4%,女22.63%;其次是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36.86%(129/350),血脂异常者中,男性以TG升高为主,女性以 LDL-C升高者为多;高体质量32.86%(115/350), 其中男31.60%,女31.09%;高尿酸为14%(49/350),其中男37%,女12%。高血糖检出率14.29%(50/350)其中男17.32%,女8.40%。结论 正常健康体检是发现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最有效的方法,经体检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病率在该企业正常人群中偏高,应对其进行定期健康调控,以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危险因素;健康体检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等)以及可改变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密切相关。只有发现并干预治疗相关的危险因素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研究以某企业379名体检者的结果为研究资料,初步了解我市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开展预防和干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体检中心2015年某企业职工的体检资料379份,排除既往有明确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及资料不完整者29例,余35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在23~61岁,平均年龄(42.06± 9.35)岁,其中男性231例,女性119例。

1.2 方法

1.2.1 体检项目: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并根据身高和体质量计算出BMI[BMI=体质量(ks)/身高(m2)];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肾功、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FBG)、尿酸(UA)等生化指标。各项检查结果保存于体检管理信息系统中,并对阳性结果项目进行统计排序,分别统计各异常结果等发生率。

表1 350例体检人群高血压、高血耱检出率

表2 350例体检人群血脂异常、高体质量 高尿酸异常检出率

1.2.2 诊断标准:各项阳性检验结果的判定标准均按照我国现行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的化验检查参考值[1]。①总胆固醇(TC)>5.20 mmol/L、三酰甘油(TG)>1.70 mmol/L(酶比色法)高密度脂蛋白(HDL-C)>1.5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3.10 mmol/L;②超重和肥胖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的标准[2]。体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正常范围及意义: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的平方(m2)消瘦:<18 kg/m2,正常:(18~24)kg/m2,超重:(24~28)kg/m2,肥胖:>28 kg/m2;③ 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以《内科学》为依据[4];④高尿酸血症标准为:UA男≥416.4 mmo/L,女≥356.9 mmol/L。

1.2.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高血压的检出率为最高38%(133/350),其中男47.4%,女22.63%(表1);其次是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36.86%(129/350),血脂异常者中,男性以TG升高为主,女性以 LDL-C升高者为多(见表2);高体质量32.86%(115/350), 其中男31.60%,女31.09%(表2);高尿酸为14%(49/350),其中男37%,女12%(表2);高血糖检出率14.29%(50/350),其中男17.32%,女8.40%(表1)。

3 讨 论

目前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日渐增高,这与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增快所导致的压力增加以及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而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疾病又常常发病隐匿,易被人们所忽视。故常规体检是发现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为早期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提供依据。

血脂异常、肥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尿酸升高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这些危险因素已与心血管发病有重要关系,而且危险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呈剂量反应关系,即发病率随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升而增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能对心血管疾病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

经过对本组资料统计分析后显示,该企业正常人群中高血压发生率为38%(男性42.86%。女性28.6%)高于全国发病率18.8%的结果,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人群长期居住在东北,喜欢进食高盐饮食以及对高血压病的自我保健意识较差等有关;而男性职工各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与男性职工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大量吸烟、酗酒等)有关。同时研究结果还提示在本人群中,高血糖总检出率为14.29%,也远远超过2010年我国糖尿病总的发病率9.7%,这是一非常严峻的状况,应当引起整个相关部门的关注。糖尿病的高发生率考虑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每天的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密切相关;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性和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3],这也说明了本研究人群男性糖尿病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的原因。超重与肥胖的比例略低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超重率为30%(本文为29.43)、肥胖12.3%(本文为3.43%),考虑与体检入选的人数较少有关。血脂异常在该单位健康人群中检出率也较高,其中LDL-C升高为首位25%(84/350),其次为TG升高22.86%(80/350)、TC升高及HDL-C的降低分别为22%(77/350)、14.29%(50/350);而男性以TG升高为主,女性以LDL-C升高为显。分析其中原因考虑可能因为男性职工高血糖发病率较高,而TG增高是糖尿病的血脂特点。高尿酸的检出率为14%,比例也是相当可观,可引起动脉硬化及痛风、结石等疾病。上面5项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使动脉血管壁增厚,内膜粗糙及斑块的形成而引起冠心病、脑梗死、肾动脉狭窄等疾病,因此应该对本组人群严格加以控制,以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总之,通过本资料分析,可以部分说明在我市自然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均超过全国水平,如不加以控制未来我市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这与我们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冬季长),生活方式(运动少),结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面食、脂肪、肉类较多,蔬菜少)等密切相关。而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是预防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发展,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保证我市人民身体的健康。因此,针对体检中检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应予以积极、有效的控制,以改变其高危状态,并及早进行疾病的一级预防。重要的是提高健康意识、加强自我保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是预防和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提高全社会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本文结果是否代表抚顺地区的发生情况,还有待于我们扩大人群进行更深人的调查、研究。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l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6):54-109.

[4] 葛均波,徐永健. 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M]//叶任高..内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57.

R54;R194.3

B

1671-8194(2017)06-0019-02

*通讯作者:E-mail: zdwtyx@163.com

猜你喜欢

高血糖高尿酸血脂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如何治疗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