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视戏曲制作、传播角度看“京剧音配像”

2017-03-25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音像剧目京剧

杨 玉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从电视戏曲制作、传播角度看“京剧音配像”

杨 玉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京剧音配像”是依托现代音像手段,通过专场录像形式记录戏曲剧目的一种特殊形式。就电视戏曲制作而言,富于探索精神的录像手段为戏曲剧目的电视制作提供了方式和范本。从电视戏曲传播的角度来说,作为接受对象的电视观众通过《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栏目欣赏到了大量京剧传统剧目,尤其是戏迷票友获得了最规范的学戏样本,从而扩大了京剧传承的民间根基。“京剧像音像”延续了“京剧音配像”对电视手段记录戏曲剧目的探索。

京剧音配像;专场录像;电视戏曲;剧目传播

【DOI】10.13867/j.cnki.1674-5442.2017.01.05

电视手段传播戏曲剧目的方式,主要有现场直播、录播制作,以及专场录像等。以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为例,以《空中剧院》《九州大戏台》为代表的剧目传播平台,主要是通过电视技术的直播和录播,来呈现剧场演出的实况。而有着长达20年播出历史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栏目,则集中播出通过专场录像方式制作而成的“京剧音配像”。

“所谓专场录像,就是在充分保证电视对声音、灯光、色调、镜头处理要求的基础上,编导认真地按照剧中人物矛盾的冲突,遵循电视画面蒙太奇的规律设计镜头的组接,并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录制相同的节目,以求尽可能完整地将其记录下来的电视加工手法。”[1]专场录像不是一气呵成的,录音与录像往往分步骤进行,再通过后期编辑来合成完整的音像作品。较之一般的实况直播、转播,专场录像有着更高的音像处理要求,相对而言电视化的程度也就更高一些。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空中剧院》还是《九州大戏台》,都是先有电视栏目,再以栏目团队为创作者来制作剧目。而与之相反的是,专场录像的形式更像是制作一部可供留存、欣赏、收藏的艺术作品,相对应的栏目往往只是作为一个播出平台而存在,其逻辑关系与前者是有区别的。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栏目依托于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以下简称“京剧音配像”)这一宏伟的文化工程。“京剧音配像”是指选取存世的京剧名家唱片,由当代优秀演员为之配像,从而制作出高水平的京剧视听作品。该工程最早是在1986年由李瑞环倡议,于2007年全面完成。21年间先后为115位艺术家的录音进行了配像,共录制剧目460部。“京剧音配像”的价值和贡献,首先在于留下了一套完整、高水平的珍贵资料。为115位高水平艺术家配像,几乎囊括了近百年来京剧各行当、流派名家的代表性剧目,“从 1907 年百代公司为谭鑫培灌制的《洪羊洞》、《卖马》起直至20世纪末,可谓是一部‘活’的京剧百年发展史。”[2]其次是在京剧传承出现危机的特殊时期,抢救、继承了一批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经验,大批中青年京剧演员在给前辈配像的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从而迅速成长,“京剧音配像”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表演艺术的隔代传承”。[3]而站在电视戏曲和剧目传播的角度来说,"京剧音配像"在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也不容小觑。

第一个方面,严谨细致、富于探索精神的录像手段为戏曲剧目的电视制作提供了方式和范本。在运用电视手段传播戏曲剧目的历史上,现场直播首当其冲,其次是剧场录像,相对来说,电视化程度更高的专场录像起步要更晚一些。“京剧音配像”通过460部剧目的录制,“在录像技术、灯光设置、镜头组接上,最大限度地应用了现代技术,实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古老艺术的完美结合”[4],将电视手段的应用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高度。

专场录像通常是一个音像分离制作、合成的过程。“京剧音配像”的工作主要有:征集并筛选录音——整理录音——确定配像主演与班底——按照录音进行排练——现场配像——后期制作——校对审查——出版光盘——发行销售九项程序。其中录音的整理是剧目配像录制的基础。“京剧音配像”所选取的录音,都是挑选同人同戏的最佳录音,有时候还是多种版本经过择优合成的,并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补漏降噪处理。一些密纹唱片或是室内录音的锣鼓相当精简,为了适应舞台表演,需要将原剧中合适的锣鼓提取出来进行拼接: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录制的马连良的《失·空·斩》这出戏,在这张密纹唱片中把第一场赵云、马岱、王平、马谡四将出场时“起霸”的锣鼓点给省略压缩了。为保证音配像的完整,录音师把全剧中的锣鼓一锣一锣地摘出来,集成四将“起霸”的锣鼓,然后再一点点剪接镶嵌到需要之处,从而保证了全剧的完整,也保证了录音效果的统一。[5]

如果原录音中的锣鼓音乐不足以满足全剧的表演需求,就需要在配像时补录,再通过后期的技术处理,将两种不同音质、音色的录音进行统一处理,使全剧录音浑然一体。

画面的处理是使这些珍贵录音立体再现于舞台的关键,也是对电视化提出的更高要求。“京剧音配像”的创作原则是原汁原味保留舞台表演艺术精华,因而其对画面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要保持老艺术家演唱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又能欣赏到演员的完整表演”。[6]可以说,电视工作者在面对“京剧音配像”时,始终处于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状态,既需要在既有录音、既定形式的约束下“循规蹈矩”,又尽可能地尝试着电视手段的合理运用。最终,“京剧音配像”的处理方式是在不破坏京剧艺术本体的大前提之下,尽可能地运用电视技术手段达到“戏曲舞蹈画面构图精美,镜头语言准确流畅,还原舞台,高于舞台的视听效果,使戏曲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细部表演更为突出,原有的舞台效果更加强烈”[7]的效果。

观众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剧目,其观赏体验与在剧场观剧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京剧音配像”通过符合京剧规律的电视化处理,来尽可能地还原剧场看戏的真实感:

在剧场演出时,舞台高于观众座位,观众看戏的视线是仰视的;传统戏的表演与习惯与之相呼应,以便让观众看清楚。音配像的现场没有观众,便于摄像机位的摆放和调整,在机位设置好以后,可以更好地发挥多机拍摄的优势,因此,我们对机位架设的角度、位置和高低做了精心的设计和调整,给观众以在剧场看戏的视觉效果。[8]

同时,“京剧音配像”作为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的一个结合体,并不满足于对舞台表演的完全忠实还原、记录,在不破坏剧目完整度、表演整体性的前提下,如何运用镜头调度,来呈现出优于剧场观剧的审美体验,是“京剧音配像”在录像中的一个更高追求。节奏是戏曲的灵魂,镜头的切分、剪辑恰恰可以完美地配合上剧目节奏的需求。比如,在“京剧音配像”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利用出入画、分切等方式剪除二道幕,净化检场过程,从而有效地加快了舞台节奏。加快节奏的例子还体现在[导板]这一细节上,通过电视画面来填充空荡的舞台画面,从而在不改变舞台节奏的基础上,以丰富的视觉刺激来有效地加快了观赏者的心理节奏:

戏曲演出的幕后唱[导板],是让电视导演伤脑筋的难题,有的二黄导板(如《逍遥津》)一句要唱两分来钟,台上空无一人,镜头画面只能干巴巴地等待演员唱完登场。在音配像摄制过程中,采用了电视特技“抠像”的方式,把幕后演唱者“抠”放在天幕上,让观众看得见,电视画面也就不再是空荡荡的舞台了。[9]

空舞台需要通过镜头填充,而过满的舞台则需要镜头予以简化。为了使电视画面呈现干净、凝练,录制“京剧音配像”的摄影棚,要比实际演出的舞台小。因而在场上人物众多的时候,画面就容易显得拥挤,压缩了的表演空间也容易打破观众的观赏节奏。电视导演通过镜头空间来扩大舞台空间,使观赏的心理节奏放缓,从而突出重要人物的表演节奏。“京剧音配像”的重要参与者、马派名家迟金声就曾经在访谈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谭富英先生的《摘缨会》,头场是楚庄王在渐台设宴犒赏功臣,舞台的场面很大,当中两张桌子(高台),楚庄王坐在上面桌后,左边平摆两张桌子后面坐两个朝官、两个牙将,右边与左边相同也是两张桌子后面坐朝官、牙将,这个场面把舞台占得很满,楚庄王吩咐宣许妃娘娘上渐台,四宫女引许妃出场。在舞台把五个人挤出的一刹那,荧屏的效果很不好看。于是在具体配像的时候,就采用了电视分切的手段,切出一个空画面由四宫女引许妃出场、走出画面,再切入那个大场面的全景,她再入画,这样就等于把舞台拉长了。[10]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主演的一举一动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在电视录像时,不同角度、巧妙构思的特写镜头的合理运用,有效地放大了舞台表演的效果:

《四进士》的“盗书”一场,宋士杰偷偷地从差役行囊中取出书信,精神高度紧张,手臂颤抖,在舞台上背着身子,观众是看不到他的表情的,配像时就用侧面机位拍摄,做了补救。[11]

有时候,镜头的运用是出于特定情境的需求所进行的有效补充。比如京剧《三堂会审》中,在苏三被要求“朝上跪”的时候,运用“反打”镜头表现苏三的正面表情,这是传统剧场观剧所无法看到的。此外,通过镜头的交替切换,来捕捉台上演员的重要反应,为观众提供更为全面、兼顾的审美体验,也都在“京剧音配像”的录制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京剧音配像”全程有深谙舞台规律的表演艺术家指导、把关,有活跃在京剧舞台最前沿的翘楚们配合,这为电视导演的经验积累、规律总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电视导演在“京剧音配像”中所表现出的专业化,得到了资深戏迷的认可和好评,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

过去看一些电视转播京剧,常常觉得转播者不十分懂戏,或者说不理解观众心理,不会看戏。……就拿上场门演员“出台亮相”来说,特别是主角名演员,过去讲究有“碰头好”,这个“好”是恰在表演者走出边幕的一瞬间,而不是出来几步以后的定身亮相。……电视导演常常忽略,总是在那一瞬间,摄像镜头常是不转向左边,不对准上场门,现场观众都叫好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干着急,看不着。接着,掌声快停了,导演才给表演者一个停顿的近景。完全把气氛、把观众的兴致“耽误”了。现在,当我看第一出京剧配像《四郎探母》时,就欣喜地为杨四郎的边幕出场镜头叫好!您可不知道老戏迷对这种关键性小"过节"的兴奋心情。[12]

当然,这种成长不仅仅表现在电视导演身上,镜头所对准的演员,作为呈现的主体对象,也在“京剧音配像”的录制过程中,丰富了面对镜头的经验:“有经验的演员镜头意识一般很强,善于把握机会,在镜头前展示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如果导演切换准确、及时,就能够默契配合,相映生辉。”[13]具体到一些细节上,演员也逐渐摸索出电视呈现的规律和心得,比如演员会根据镜头的需求来调整妆容。舞台演出时,观众与演员的距离较远,这就需要浓墨重彩的舞台妆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而清晰的镜头缩短了观赏的距离,尤其是特写镜头更是具有放大的效果,因此如果妆容过红、过重,在镜头里便不好看了。因此演员会根据镜头需要,“把状改得颜色浅一点,眉眼的勾画不要太粗,要纤秀一点。还有片子怎么贴,花戴几朵、戴在哪里都要找最好的方式。”[14]

从电视戏曲传播的角度来说,“京剧音配像”第二个突出的价值在于,普通的电视观众通过《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这一栏目,欣赏到了大量原汁原味,乃至可以说是古色古香的京剧传统剧目,这对于京剧的电视普及功不可没。“京剧音配像”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可以追溯到1996年5月,通过电视播出,“京剧音配像”走近千家万户,极大增加了这一文化工程的社会影响力。

虽然“京剧音配像”的初衷和主要目的“不是拍摄制作一批供戏迷欣赏的京剧VCD”,“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从一开始就是工程的核心目标”[15],但是这一宏伟工程的参与者们很早便意识到“京剧音配像”的多重社会文化价值——它既是京剧流传的有形载体,也是传承艺术的无形之师,同时还是培养观众的特殊剧场。在“京剧音配像”走过的这二十多年里,京剧尤其是传统京剧,在剧场演出中呈现出的是日渐式微的境况。对于钟爱传统剧目的资深戏迷来说,他们在“京剧音配像”中得到了满足和慰藉。尤其是对于票友来说,从唱戏到演戏,“京剧音配像”为票友提供了最规范的样本。不仅如此,甚至还有一些经历过京剧黄金时期的老戏迷,借助“京剧音配像”的启发,回忆起当年看戏的种种并记录下来,“要把这些材料给学戏的后辈看看”。[16]所谓“礼失而求诸野”,这些来自戏迷的宝贵资料,对京剧继承的补全作用不可小视。

“京剧音配像”工程实施的基础是一大批京剧前辈留存下来的唱片。而回顾唱片在中国的进入和发展便可以看出其对于京剧在民众间的传播和审美的巨大影响。早年间,唱片作为“洋玩意儿”进入中国,与本土的京剧并无瓜葛。但随着百代等公司嗅到巨大的市场潜力,开始录制京剧名家唱片后,京剧唱片逐渐走入百姓家。人们常说唱念做打“唱”居首位,至今大概已无法准确判断出,到底是先重京剧之“唱”而后方有京剧唱片之盛行,还是因为有了唱片这种传播形式才使得“唱”在京剧各种艺术样式中显得尤为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京剧唱片的兴起和传播,促进了戏迷票友对唱工的热衷。于是,随着京剧唱片的盛行,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热衷于演唱的京剧票友。毕竟,那是一个录像还是稀罕物的年代,票友要想学一出剧目的表演,要么请专业的老师教,至少也要时常泡在戏园子“偷师”,相比之下,跟着唱片摹拟唱腔则要方便很多。

随着录像的出现,戏曲也在第一时间亲近了这种新兴技术。戏曲电影和舞台录像是主要的应用形式。但是,由于戏曲电影的特殊拍摄手法,使得其影像呈现有别于舞台演出,而舞台演出录像又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剧场的环境、演员的状态、相互的配合都有可能影响演出的实际效果。而“京剧音配像”是选取最合适的演出阵容,经过反复的研究、排练、剪辑制作而成的,对于戏迷票友来说,其所提供的版本最为规范、精准,是最有据可循、有本可依的临摹范例:

天津京剧票友戏迷协会会长刘增介绍说,以前戏迷学戏,只能请老师,要花钱,还要找时间。现在音配像每天都在身边陪着你,不仅可以学声,而且可以学样,所以戏迷“彩唱”的多起来了。有了音配像这个规范的样板,现在连大戏也可以排了。[17]

可以看到,随着“京剧音配像”剧目在电视台的播出、VCD的出版发行,以及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京剧音配像”成为了票友们学戏票戏的一个新工具,越来越多的京剧票友将“京剧音配像”的剧目作为临摹的“戏帖”,甚至戏称为“入帖弟子”。

当然,对于此类相对于普通观众更为钻研的票友来说,剧目的欣赏和单纯的临摹,未必能够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更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早在“京剧音配像”第一期工程完成前后,戏曲理论家朱文相便曾提出:“电视台戏曲频道可开设《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评说》栏目。在播出某剧目的前后,由有关艺术家、研究家等,对该剧目及其演唱艺术特点进行评说。”[18]虽然这一创意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栏目中没有实现,但是在由天津电视台、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开设的《京剧音配像赏析》栏目中得到了施展。该栏目于2013年开播,是一档围绕“京剧音配像”展开的专题性戏曲栏目,突出的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是栏目的定位和追求。由于“京剧音配像”工程的创意、实施都离不开天津这一戏曲曲艺重镇,天津电视台也正是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优势,请来了当年曾参与到“京剧音配像”工作中的导演、演员,以及戏曲理论家们,通过访谈、讲解和欣赏相结合的形式,为观众讲述“京剧音配像”台前幕后的故事、讲解京剧传统剧目的艺术特色、剖析剧目的独特看点。总之,《京剧音配像赏析》栏目突破了单纯的剧目播放,使“京剧音配像”的各个方面更为立体地呈现到观众面前。

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对于“京剧音配像”的探索也并未停止。2015年,戏曲频道以“传承一批经典、留下一批精品、带出一批人才、积累一批家底”为目标,在《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这一保留栏目的基础上,又全新设立了《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栏目。栏目经过缜密的立项和制播工作后,于2016年1月正式开播。

“中国京剧像音像”是继“京剧音配像”工程之后的又一项振兴京剧艺术的文化工程,旨在留存当代戏曲艺术家的创造成果和艺术精华。它遵循京剧艺术的自身规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科技手段,对当代优秀京剧演员的代表剧目,采取先在舞台取像,然后由本人录音、配像,最后录制合成的方式,力求使音与像都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因此可以说“京剧像音像”是一项“不留遗憾的精品工程”。“在当代名家风华正茂的时候,把他们演出的经典和优秀剧目录制下来,不仅是作为'时代的记忆'保留,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前人录音因年代久远,在质量和完整性上存在的缺憾,供观众欣赏、后学参照,以有助于艺术的普及与传承。”[19]同时,由于“京剧音配像”受到录音资料的局限,以唱功为主的文戏占有绝对比重。“像音像”在这方面也有所突破,更能反映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全貌。

2015年,“京剧像音像”录制的剧目就已经在《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栏目中陆续播出,随着《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栏目的设立,“京剧像音像”剧目的播出平台更加固定下来,一方面加大了剧目播出在频道排播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也使这些代表当代优秀京剧演员最佳表演和演唱状态的作品通过荧屏,进入千家万户,让广大观众领略到当代优秀京剧演员的艺术风采。

从电视技术的角度来说,“京剧像音像”也延续着“京剧音配像”对电视手段记录戏曲剧目的探索。不论是舞台的设置、灯光的布置还是电视的切换,都采取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并根据切实的剧目需求来进行调整:“如为让观众看录像时能有剧场的欣赏感受,同时便于后人作为学习、传承中的参照,‘像音像'的摄录更突出一定的舞台感,主、配演角色之间的相互呼应,保留重点的上、下场身段表演和部分全景场面等……”[20]

从“京剧音配像”到“京剧像音像”,以专场录像的形式来进行剧目的留存与传播,可以说是一次规模浩大、成果丰富、效果显著的尝试。从探讨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角度来说,虽然《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栏目更多的是作为这一浩大工程的播出窗口、展示平台而存在,但是其作为载体的价值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电视工作者参与到录制过程中,积累下丰富的录制经验;另一方面,广大的戏迷、票友通过电视屏幕了解、欣赏、学习这些剧目录像,扩大了京剧传承的群众基础和民间根基。此外,“京剧音配像”的影响力还辐射到了姊妹剧种以及兄弟电视台。例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2002 年制作的《绝版赏析》栏目,最初就主要是借鉴了“京剧音配像”的思路。[21]

[1]胡恩.浅谈戏曲的电视化处理[J].电视文艺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1.

[2][6][21]叶厚荣等.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完成感言[J].中国京剧,2007(10):4-9.

[3][15]傅谨.李瑞环和“京剧音配像”的文化贡献[J].博览群书,2007(09):4-9.

[4]李瑞环.在《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8-4(002).

[5]方兆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卫——《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背后的故事[J].钟山风雨,2004(04):15.

[7]阎德威.发挥电视艺术 弘扬京剧艺术[J].艺术百家,1998(04):101.

[8][9][11][13]阎德威.让绝唱立像荧屏——电视导演札记[J].电视研究,2003(02):17-18.

[10]之华.来径苍苍横翠微——迟金声导演谈中国京剧音配像[N].人民政协报,2002-6-4(B02).

[12]成玉.聊聊京剧音配像[J].中国京剧,2002(04):17.

[14]甯甯.在“音配像”中成长——访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蓉蓉[N].人民政协报,2002-7-9(B02).

[16][17]肖海鹰.音配像成了戏迷的"良师益友"[N].光明日报,2002-4-29(A2).

[18]朱文相.清风生翠自成荫——音配像精粹·博物馆艺术·人文绿化工程[N].光明日报,2002-6-26(B2).

[19][20]刘连群.“京剧像音像”:中国原创的民族文化传承工程[N].光明日报,2016-4-11(015).

On "Sound with Image of Peking Op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duction and Spread of TV Opera

YANG Yu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Sound with Image of Peking Opera" is a special form of recording opera by means of special video recording with modern audio and video tools. As far as the production of TV opera is concerned, the video recording method which is full of exploration spirit provides the way and model for TV production of opera repertoi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read of TV opera, the audience as the reception object appreciate a great number of tradional Peking Operas through the column "Sound with Image of Peking Opera Essence", especially the fans and amateurs obtain the standard sample for learning, thus expanding the folk opera heritage foundation. "Image, Sound and Image" continues the exploration of recording drama with TV means by "Sound with Image".

sound with image; speical video recording; TV opera; spread of opera list

J821.1

A

CN22-1285(2017)034-040-07

本文系谢柏梁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2014ZD01)的子项目《戏曲电视频道发展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杨 玉(1988-),女,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戏曲文学史。

(责任编辑:胡子希)

猜你喜欢

音像剧目京剧
舞台剧目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京剧表演开始了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