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照童心:引领孩子采撷作文教育的诱人鲜果

2017-03-24浙江省金华浦江浦阳第一小学石琳琳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7年11期
关键词:观照小花猫童心

浙江省金华浦江浦阳第一小学 石琳琳

观照童心:引领孩子采撷作文教育的诱人鲜果

浙江省金华浦江浦阳第一小学 石琳琳

儿童作文,不应该只是任务,归根到底是孩子的一种自然宣泄,所见所闻所感应当具有天真烂漫的质地。观照童心的作文教育,通过引领孩子自信表达、自在倾情和自由想象,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潜能,一路走来,喜感多多。

观照童心 作文教育

作文,是来自心灵的倾诉,不应该单单是“任务”,是作业。作文教育,需要观照童心,让孩子在作文中有“自我”,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作文有信心,有个性,一路欣赏作文天地里的美好风景。

1.引领自信表达——涧花岩草各自春

应该说,所有的表达是需要有“底气”的,这个“底气”,就是信心。没有信心写作,常常不敢独立往前“走”,甚至产生厌恶、抄袭作文等不良现象。那么,如何引领自信表达呢?

(1)铺垫在前

铺垫在前,意在铺设必要的台阶,做必要的作前准备,让孩子成竹在胸,不打无准备之仗。比如,写《一只小花猫》,作前让孩子认真观察小花猫,特别提醒在不同状态下,小花猫有什么不同的样子。比如,静静的时候、窝在主人脚跟前的样子、睡觉时候的样子如何等,活动时候的样子、捕捉老鼠的时候的样子、走路“散步”时候是怎样的等等。可以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小花猫,比如,小花猫遇到其他动物时候的表现、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里的表现等等。

很显然,这种作前铺垫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把守三个基本点:一是全盘考虑;二是逐步提档;三是分别对待。这里的全盘考虑,是指系统安排,突出重点,每个年级段应该有每个年级段的主要任务;逐步提档,就是要逐步提升“难度”和“高度”;分别对待,这是观照童心,倡导个性化,教师要做“有心人”,给每位孩子不同的铺垫,这样才能不至于有孩子掉队,从而失去写作信心。

(2)好评在即

众所周知,评价是一根能量巨大的杠杆。在孩子写作的道路上,有阳光,更有风雨和泥泞,观照童心的作文教育,应该是鼓励为先,好评在即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好评”应该有两大基本要素:首先,体现整体化,也就是说,这种“好评”不是单一的,而是贯穿作前、作中、作后整个过程的;其次,体现个性化,也就是根据不同孩子的写作基础和能力,分别进行不同的点赞。比如,《记一次家务劳动》,写作基础好的孩子能把家务劳动时的动作、体会写得明白有序,甚至还通过对比,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家里人的眼神、话语加以渲染,这样的孩子该表扬;对那些平时写作兴趣一般,基础较差的孩子,即使记了“流水账”,也应该加以鼓励,并与孩子展开个别讨论,比如,如果添加一些具体的动作和自己的想法会怎样。

作文教育园地里,应该是童趣满满、春风拂面的,每一朵花、每一个嫩芽都值得欣赏和赞美。

2.引发自在倾情——动人春色不须多

作文是心灵的舞蹈。应该说,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倾吐需要与宣泄方式。观照童心的作文教育,需要关注全体,关注心湖里的浩淼烟波的同时,亦需要关注注入心湖的涓涓细流。

(1)推己及人,传递情感

观照童心的作文教育,不仅是文中有“自我”,更要求心中有“他人”。尤其是在自我意识膨胀、自私自利乱象不绝的生活背景下,更需要推己及人。

比如,习作《放学》,有孩子写道:“啊,辛苦了一天,终于可以轻松了。”“乘坐爷爷的电瓶三轮,‘忽忽’地穿越大街小巷,我的心早已飞到家了。”“奶奶为我准备了好吃的,每天都不同,今天有火龙果和小米糕……”在建议修改栏中,老师写上这样的话:不错,学习了一天,你确实辛苦了,想想,还有谁在辛苦?奶奶在家,其实也在每天做功课,她的辛苦,她的功课你很满意吧?这篇《放学》的终稿,经小作者认真修改,多处作了“我”与“他人”的比较,情意融融,真实感人。

学跬步,积习性。生动的习作,撩人的作品,有此经历,慢慢“炼”成。

(2)由表及里,升华情感

孩子的情感表达常常是比较“浅显”的,其实,这是一种真实现象,是无拘无束的童心绽放。一些教师怕孩子写不“深”,于是就让孩子硬生生模仿那些充溢情感的文字,很多时候,弄巧成拙,其结果是假情假意,肉麻羞人。

观照童心的作文教育,应该是有耐心的教育。由表及里,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孩子写《燕子》,能从老燕子喂食给小燕子的情景中,联想到做母亲的劳累,联想到养育的恩情,文字有温度,也有高度,这是一种成功的情感升华。有的孩子还没有这般“本领”,比如,写《燕子》,还不能够把老燕子喂食的情形写具体,也无法表达老燕子的辛苦与对小燕子的爱,对于这样“粗浅”的作文,教师要下更多的功夫,引导孩子把“表面”写具体,不要急于教如何渗入情感,否则,离开心灵感应,就会假话连篇,甚至会贻害稚嫩的心灵。

世有真情总感人,动人春色不需多。

3.引导自由想象——别出新意成一家

孩子是天生好幻想的。观照童心的作文,更需要让孩子去自由想象,畅所欲言。

(1)“活”跃纸上

课桌与橡皮会对话,冰箱会行走,蜘蛛会做梦……这些看似灵异、胡编乱造的话语,其实,都是幼小脑海里奔涌的可爱的、有创意的思维波澜。孩子们写作文,喜欢腾空而行,怪异说辞,这不是一种“不实”,而是一种童心彰显,孩子们的文字,每一个都是宝贵的精灵,各种搭配,构筑成不同的图案,成就了梦幻般的童话,值得成人去好好欣赏。

比如,写《石榴》时,有孩子写道:“石榴姑娘躲藏在绿枝间,红色裙裾摆动,与小草妹妹正在捉迷藏。”写《蚂蚁王国》时,有同学写道:“蚂蚁王国准备野炊,他们个个热情高涨,有的拿锅子,有的背果子,有的捡柴火……大树下,围着一群小蚂蚁,‘叮叮当当’敲着锅盆,等着分享美食呢。”

在孩子们的习作中,人类世界的影子常常会渗入动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之中,这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事情,这样的画面,是优美的,是活生生的。

(2)“奇”入文中

观照童心的作文教育,需要保护孩子的天性,哪怕孩子们奇奇怪怪地说,不伦不类地说,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指摘缺点,而是护佑天性。

比如,有位孩子写《游东山》,写到山中雾气缭绕,“那里有神仙经过吧,我赶紧合掌求拜,神仙赐予我力量吧,我要魔杖,要飞行……”或许受影视作品的影响,或是看过、听过神话故事,像这样的想象,生活中也会出现。教师不必惊慌,只要稍加引领,孩子们不会走邪路。比如,像上述片段,可以作为文章的“花絮”插入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游”写具体,写生动。

联系生活,善于想象,而且,想的跟别人不一样,充满正能量,这样,别出新意成一家,难能可贵。

文无定法,否弃千篇一律,让每一位孩子洋溢个性,倾吐真情,这是观照童心的作文教育的要旨所在。

【1】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勇.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一种朴素而真切的教学走向【J】.人民教育,2009(17)

猜你喜欢

观照小花猫童心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小花猫
谭维维推出《观照》专辑四部曲之《春生》
小花猫
创作札记:在日常生活的观照中采撷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