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塑造美好生活

2017-03-24寇悦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思想罗素

寇悦

摘要: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学家罗素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重要意义,《教育与美好生活》是罗素教育思想智慧的结晶。罗素在本书中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一个人从出生直到大学毕业继而走进社会所应接受的教育,细致地阐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品性教育及智力教育,字里行間都体现出了教育与美好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当代中国素质教育、家庭教育等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罗素;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品性教育;智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07-02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被西方学术界喻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罗素还力行教育实践当中,并于1926年出版了《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作者通过对现存的各种教育制度的评估,批驳了陈腐的传统观念,字里行间充满了怀疑精神及向传统观念挑战的勇气,作者也因此书跻身于20世纪最杰出的教育家的行列。

1.《教育与美好生活》的主要教育思想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名为教育与美好生活,着重阐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教育目的。中篇论述了品性教育即道德教育,是本书的主体部分。下篇为智力教育,讲述了学校课程设置、日间学校和寄宿学校的选择、大学中的自由教育等内容。

1.1 关于教育目的。罗素明确指出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想品性"并提出了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即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

"活力"应纳入人人都应拥有的品质里面。(1)活力可增加快乐,减少痛苦;(2)活力能激发人们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3)活力也可防止嫉妒,从而使人们变得轻松愉快。

勇敢是指控制和克服恐惧的品格。首先勇敢应是积极的,其关键是要具备健康和活力,还需具备应付困境险情的经验和技巧。另外,"真正的勇气"是以自尊和非个人的人生观相结合为基础的。

罗素认为,敏感也是理想品格的一个重要要素。首先提出敏感需"适度",继而认为敏感下一发展阶段是同情,纯自然的同情并不缺少,另应扩充的两种为"其一,即使当遭难者并非自己特殊的情爱对象时,也会同情;其次,当所发生的苦难仅为耳闻,并非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时,也感到同情。"1因此,基于罗素对于同情的认识,强调需要给儿童更多地关注,即爱的教育。

"智慧"这一方面,作者认为应包括两方面,即实际的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力,作者还指出智力生活的自然基础是好奇心。

1.2 品性教育。罗素的品性教育思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1.2.1 出生后第一年培养良好习惯。罗素认为,如果最初养成的习惯是好的,日后即可免除无穷的麻烦。不仅如此,最早养成的习惯在后来的生活中,还会感到如同本能,它们与本能一样具有牢固的支配权。

1.2.2 消除儿童恐惧心理,培养勇敢品性。罗素认为,儿童的胆怯和恐惧感会影响到其日常生活,继而可能会使成长遭遇艰难、性格缺陷等。因此,作者列举了消除恐惧的方法。(1)及时教给孩子正确的认识新鲜事物和环境。(2)家长自己先要无所畏惧。

1.2.3 培养建设性意识。罗素认为许多美德最初产生于建设的乐趣。通过建设来催生美德的嫩芽,当孩子恳求你不要破坏他的建筑物的时候,你自然很容易使他理解他也并不应该破坏他人的东西。慢慢的,教师和家长就能使孩子确立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也能养成坚持、耐心等可贵品质。

1.2.4 培养诚实的品质。罗素所谓的诚实不仅是语言上的,还是思想上的,而且后者更为重要。在判断孩子是否诚实时,应持有一定的谨慎态度。(1)因为儿童的记忆很不准确,并且他们往往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成人却以为他们知道;(2)儿童经常以某种假想的戏剧人物的身份说话且极易将游戏当做真事来看待。

1.2.5 赏罚分明,慎用惩罚。罗素认为"夸奖和责备对于幼儿是重要的赏罚形式,但这两方面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谨慎。"2需注意:(1)不要采取比较的方式;(2)视责备为一种明确的惩罚且夸奖应远多于责备;(3)不应夸奖理所应当之事。罗素认为"体罚绝不可能是妥当的,而严厉形式的体罚则一定会产生暴力及酷行。"3若是长此以往,儿童将会服从于权威和霸权,那么将来若成为掌权之人,便会复制这种霸权式的对话方式。

1.2.6 养成正确的性观念。罗素在书中阐述了青春期之前的性教育问题。他认为,在幼儿期若对此问题进行误导,则在青春期及成年后会造成情绪危机等严重后果。罗素指出,家长在回答孩子关于性方面的问题时应"永远要真实地回答问题"和"要完全像对待其他知识一样地对待性知识。"4

1.3 智力教育。罗素认为,道德教育到了6岁可以基本完成了,此后,学校应将重点放在纯智力教育方面。学校应在儿童14岁之前教授最简单、最普遍的学科,如绘画。之后再针对儿童的爱好及性向,开始进行专门化的教育。除了学科教育外,还"应当继续不断地进行室外事物的教育,"5包括:园艺、乡间观察习惯等知识。

2.罗素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2.1 教育应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罗素提出教育应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都以应试教育为主体,一再地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一代代的学生沦为学习机器和考试工具,几乎毫无自身价值可言。在这种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取向下,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被慢慢抹杀。所以,我们应把握住教育改革的契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特色教育之路,尊重个体差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生活氛围,更好地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2 道德教育应先于并重于智力教育。素质教育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纵观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行政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对其进行了摸索与实践,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在部分地区实施后初见成效。但从整体上来说,仍然还有诸多问题和弊端亟待解决。

罗素关于品性教育的论述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罗素认为只有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才能更好的吸收利用科学知识来为自身和社会服务。多年来,我国的应試教育一味地重视知识传授,虽说是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忽视心理健康及性格教育的弊端早已显现出来,由此看来,罗素关于品性教育的论述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无借鉴价值。

2.3 运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家庭教育。在我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可谓屡见不鲜,抱有这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家长便开始在幼儿期就强行灌输枯燥的知识,使得孩子早早地就过渡到应试教育的泥沼中。对于学前期的儿童,家长首先要把握好其健康问题,其次就是品性的培养了。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将儿童看作独立个体,尊重儿童的天性;其次,应学会正确的爱孩子。罗素写到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多种类型的爱,其中亲子之爱是自然流露的。相比之下,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爱过于"刻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孩子对父母的爱;最后,应注意惩罚的程度、频率及方式。打骂和体罚孩子也许会换来一时的优秀成绩,但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恐怕是难以消除的。

2.4 尽早将性教育提上日程。由于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性教育仍是我国一个保守争议和禁忌的话题。但近年来,随着相关社会新闻被报道出来,性教育问题逐渐回归并展现在大众面前。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性问题,并尽可能的向儿童讲清楚相关科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儿童日后的许多心理疾病,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

其一,家长应注意培养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其二,家长应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家庭性教育水平。性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父母与孩子的天然情感使得孩子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因此,家长可借此优势进行沟通,不回避孩子的问题,及早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而不是"亡羊补牢。"其三,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幼儿性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世界,因此家庭教育是无可比拟的。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能够吸收最先进的教育资讯,拥有教育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若幼儿园对此问题高度关注,则必定会推动家庭性教育的发展。而对于社会来说,应净化社会环境,消除不健康的性信息,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

注释:

1[英]伯特兰·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第57页.

2[英]伯特兰·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第108页.

3[英]伯特兰·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第110页.

4[英]伯特兰·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第154页.

5[英]伯特兰·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第176页.

参考文献:

[1] [英]伯特兰·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2] 姚良洁.罗素儿童品格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5.

[3] 吴洪成,刘长宽.罗素教育思想探析-以《教育与美好生活》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7):8-13.

[4] 王卫东.伯特兰·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的思想与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521-522.

[5] 丁毅.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所阐述的家庭教育观[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2):81-83.

[6] 钟丽锋.罗素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寻[D].福建师范大学.2008.5.

猜你喜欢

教育目的教育思想罗素
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