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以就业为导向”

2017-03-23崔志钰

江苏教育 2017年84期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全人导向

再谈“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促进就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核心要义是为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能有更好的就业品质。如此,职业教育应该有“多元立交”式的“出口”,包括对口升学、国际交流、自主创业、社会就业等,社会就业始终是最为重要的一元。社会就业不是简单的就业安置,不是粗放的劳务派遣,不是随意的企业用工,而是一种专业就业,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学生的专业为依归,就业应能保证学生以专业立身、以技能立命,将专业作为学生就业的基本方向。如果职业学校的就业脱离了专业和技能,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就业。二是就业本身的专业化,指能提供足够多的企业和岗位“菜单”让学生自由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心仪的企业和适宜的职业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专业的就业一定是个性化的、适合每个学生的就业。

职业学校的就业是一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就业。所谓立足当前就是满足并服务于学生的“首岗适应”,即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这既是基于现实的关照,也是应然的使命。所谓立足长远就是以全人教育、人生技能教育为中心,不仅谋求学生的“首岗适应”,更虑及学生职业生涯中可能的“岗位迁移”,即学校教育是全人教育而非纯专业教育,技能教育是人生技能教育而非阶段性的技能教育。职业学校应为学生今后的职业人生“打好底子”,同时确立“终身保修”的理念,建立相应的“召回制度”。视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定向“召回”进行“再加工”,这样就为学生的专业就业“投了保单”,使学生的职业发展进入“保险公司”。为了减少“召回”,职业学校应从短期的、功利的、以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转向长期的、超功利的、以学生终身职业发展为旨归的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从根本上保证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崔志钰)

猜你喜欢

以就业为导向全人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偏向”不是好导向
大学整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旨归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以就业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数学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模式
浅论日语教学中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