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德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

2017-03-23上蔡县教师进修学校李松成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网民建构德育

上蔡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松成

互联网时代,学校的德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顺应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变化,充分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点,结合网络发展的实际进行教育方法的优化和提升,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与时俱进,建构科学的认识方法

1.坚持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若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负面效果。目前,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

纵观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在带给人类重大历史机遇的同时,几乎毫无例外地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过程来评价网络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树立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思维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将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将是进行文化交锋甚至是文化斗争的重要阵地。面对互联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流,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的来源,严防不良信息的渗透。

3.科学的调查研究

科学的调查研究主要是认识和分析青少年的思想、情感、情绪、意愿、态度、信念和行为方式,运用科学的调查研究是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础的工作。

二、常抓不懈,借助互联网开展德育

1.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建设

互联网内容的丰富性、传播的即时性、沟通的交互性、内容的形象性、主体的选择性等特点,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个性心理等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在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积极需求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价值观偏离和过度沉迷网络等消极影响,以互联网为新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

2.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互动引导

面对网络的平等性、自由性,必须与教育对象平等交流、以情感人,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面对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必须变单向“灌输式”为双向“互动式”。网络时代的信息传输已不再是单一的单向 “灌输式”,而是双向“交互式”——人机交互、人机人交互等。

3.建构自我教育和行为自律机制

在开放、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民作为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其自主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极大释放。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有效也是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教育活动,提高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信息素质,发挥网民自主、自律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网民的自我教育。网民自我教育和网络行为自律机制的建构需要大众的参与,必须依靠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为全面践行这一战略主题,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形成对世界、对人生的正确看法,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思想动力、指明人生方向。

猜你喜欢

网民建构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