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中的“明亮那方”

2017-03-23李新云宋秋红

教育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学校孩子教育

文 | 李新云 宋秋红

我心中的“明亮那方”

文 | 李新云 宋秋红

教育是心与心的触摸和碰撞,是心灵的深刻交流,只有达到高度的心灵默契,才能培养出个性鲜明、思维独立,敢于质疑、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而这种心灵之间的高度默契不是瞬间爆发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一点一滴地慢慢浸润、感化而成的。关于未来学校,我们不止一次地设想过这样的情景——一群健康快乐的、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孩子们在魅力无穷的校园里静静地思考,慢慢地学习,洒脱地实践,灿烂地成长……这就需要让教育慢下来,让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慢下来,将育人的每个环节做成最优美的音符,用最合适的乐器弹奏,而让每位担负着育人任务的老师成为身怀“教育理想”和高超技艺,“爱生如子”的世界一流的“演奏家”。

未来学校需要生活化的慢教育

未来学校的教育服务将不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弹性的、适应个性发展的。因为现代化设施可以解决很多劳心费力的问题,但是却容易忽略孩子生活本身所需要的知识内化、自主思考、举一反三的问题。所以,未来的校园要像孩子们期望的那样五颜六色,可以像城堡、飞船,也可以像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和商城、咖啡馆、电影院一样……在如此生活化的校园里,教育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一定是将教育生活本身做成一曲曲美妙的“音乐”,努力使每一种教育方式做得美妙且富有色彩,多元且符合实际需要。

一个班三十多个学生,大家的经验不一样,学习进度不同,获取资源的渠道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可能需要静下来听,静下来写,有的学生可能更愿意讨论,有的学生则喜欢展示、答辩、演讲。那么为了各得所需,未来课堂就可能设计成多种形式同时行进的模式,让学生的不同需求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得到满足。

也许有人质疑: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未来,学校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形式应该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快捷,为什么还要追求“慢教育”呢?

其实,现代化的生活更需坚守生活的本真,教育也是这样。著名作家冰心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就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慢教育。她经常跟随父亲在筑于半山腰的走廊上眺望大海,每次都被辽阔而深邃的大海所感动。她觉得父亲的胸襟就像大海一样宽广、坦荡。这时,宽容、坦荡的为人理念就这样潜移默化镌刻在童年冰心的心灵。冰心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其实是一种生活的长期浸染,是滴水穿石的慢功夫,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短平快”。

当然这里的“慢”绝不是效能低下,而是心与心在积淀中的扎根、萌芽、交融。好奇心与想象力、灵活性与适应力、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主动进取与开创的精神与魄力……这种种能力与素养,皆是在日积月累、磨铁成针的过程中获得的,绝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的。

未来学校的教育要耐得住寂寞

现在的学校从管理层到教师都摆脱不了“荣誉”的枷锁,都被“成绩”所绑架。为了这些金光闪闪的“荣誉”,教育者都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成名成星,取得更高的成绩,拿到更多的奖励。为了这些金光闪闪的“荣誉”,很多教育者来不及教会孩子思考,也不让孩子去尝试错误、体会失败……但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他们的各种能力都是慢慢磨炼出来的。教育者切不可把自己迫切需要教育“荣誉”的理想实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孩子身上,而必须耐得住寂寞,淡化“荣誉”“成绩”,还教育一个真性情,让师生共同成长的轨迹以更生态绿色的方式呈现在成长簿里——里面有画面、有文字、有故事……就像人生旅途中的协奏曲,悠扬、难忘、意味深长……

未来学校的教育要动静相宜

在教室里、在校车上、在校园里,未来的孩子的生活姿势一定不再是以坐为主。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学习模式的变革会让孩子们拥有动静相宜的学习生活。不管是碎片式学习,还是情境感知式学习、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互动式学习、游戏化学习、虚拟学习,都会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再枯燥乏味。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孩子们再也不用一坐一节课了,他们或进入虚拟的空间去探险、去寻宝;或选择静下来听听音乐、展开想象;或进行各种实验、搜集需要的信息;或听听朗诵、写写文字……即使是游戏,也能帮助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未来的校园里,虚拟教育环境的建立突破了传统教育环境的制约,使教育理想的实现有了更多的可能。如可以开展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和比较昂贵或很难开展的实验,像人体解剖、火场逃生。在虚拟的教育环境里,不会受环境、实验器材的制约,能够比较轻松地达到教育目的。通过互联网共享还减少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可以自由地增加和减少控制因素,使学习者更专注于需要掌握的内容。

除了移动化、游戏化和虚拟学习以外,未来学校还有很多学习方式,比如社会化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等,目的都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传统技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成就学生的理想教育。

未来学校的教育要实现流程再造

未来学校实现教育流程再造,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角色再造、课程模式再造、组织机构再造和管理方式再造。

教师角色再造,指的是在信息技术支持的下,教师角色更加多元化、职业化和专业化,比如依托MOOC课程建立教师团队,团队内部各位老师分工合作,有主讲教师、助教、教学设计专家、美工等等;课程模式再造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出以前开不好的课或者开不出来的课程,借助翻转课堂实现学习模式创新;组织机构再造指的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重新打造学校的各个机构和工作流程,比如推行走班制,取消班主任;管理方式再造指的是采用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用数据说话而不是仅仅用经验说话。

当然,对于未来学校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或许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再造”,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才是最成功的学生。我认为,培养成功的学生,就是根据每位孩子的天赋,根据他的兴趣,把他培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有用人才。只有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成功的学生,我们的未来学校才能真正建设成为孩子的成长乐园。

未来学校的教育是自组织的

未来学校的形态应该是一个自组织的智慧学习环境。什么是“自组织”?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可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和教育服务,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与特征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节奏与学习步调。 “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衍生了全新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服务业态,可以提供虚实结合的跨界教育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双重教育服务供给,这就带来了全新特征的育人空间及大量传统教育无法提供的新形态教育服务,例如自动批改、人工智能解题、社交化学习、在线辅导、在线答疑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服务便可以跨越组织形式的边界,提供新形态的教育,实现虚实融合,社会教育资源的流动。

当前,未来学校的模式正在大家的期许中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未来学校的美、舒适、快捷、多方位、多层次会成为老师和学生钟爱的理由。只要大家追求的目标是人性的、环保的、节能的,只要大家努力的劲头是十足的、踏实的、坚韧的,“未来的明亮那方”一定会有各式各样的未来学校在等着我们!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学校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