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5例胸腹联合伤的观察和护理

2017-03-23李虹霞李永秀马开兰徐国先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胸腹胸腔体征

李虹霞,李永秀,马开兰,徐国先

·经验交流·

75例胸腹联合伤的观察和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75 cases with thoracoabdominal injury

李虹霞,李永秀,马开兰,徐国先

胸腹联合伤时可因大出血和膈疝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总结75例胸腹联合伤护理。术前观察争取早期诊断和积极手术,术后主要针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胸腹联合伤; 膈肌破裂; 护理

胸腹联合伤(combined thoracoabdominal injury,CTI)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同时造成胸腹腔脏器损伤并膈肌损伤;不伴膈肌损伤者称胸腹多发伤。诊治延误可因大出血和膈疝导致严重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创伤科2005年8月~2015年8月收治75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现总结护理体会。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性66例,女性9例;年龄13~82岁,平均38.0岁。入院时休克20例。致伤原因:锐器穿透伤45例,钝性伤30例(其中道路交通伤20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2例,斗殴伤1例)。膈肌破裂左侧60例,右侧15例。伴膈疝11例(其中心包膈疝1例)。5例单纯膈肌损伤,其余70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胸、腹部各78例次)。另有颅脑损伤13例,骨折30例。

2 治疗方法 膈肌修补75例,膈疝还纳11例。肺修补7例,心脏修补3例,肝破裂手术16例,脾破裂手术21例,胃肠修补28例,肾修补和切除各2例。

3 结果 死亡8例(10.6%),失血性休克5例,消耗性凝血病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术后并发胆瘘、胰瘘各1例均自愈;肺不张1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呼吸物理治疗治愈;膈下感染、脓胸各1例,分别经膈下引流、纤维板剥脱术治愈;胃瘫、真菌感染、腹部切口裂开、下肢深静脉血栓各1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

4 护理

4.1 术前护理

4.1.1 急救护理 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损伤情况,观察胸腹部体征、有无胸壁塌陷、反常呼吸,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吸氧,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胸壁伤口,张力性气胸或大量血胸立即安放胸腔引流管,通气障碍明显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迅速建立输液通道,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输液反应,输液速度要适当,避免肺水肿、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再灌注损伤[1]。手术控制大出血前,执行“限制性液体复苏”。留置导尿管监测。

4.1.2 病情观察 胸腹部遭受严重暴力时警惕膈肌损伤。穿透性膈肌损伤因较少膈疝,比钝性伤更易漏诊,腹压增大时破口扩大致延迟性膈疝,疝入脏器嵌顿坏死则后果严重。高劲谋等[2]提出“越位征”,即穿透伤口位于胸部(腹部),而在腹部(胸部)出现阳性体征(包括腹部或胸部体征、X线征象或胸腹穿刺结果)者高度怀疑膈肌损伤的可能。注意此征有助于早期诊断。胸腹部创伤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应警惕膈疝。本组1例胃肠疝入胸腔嵌顿坏死,胸腔引流出胃肠液,并发脓胸,经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愈。

4.2 术后护理

4.2.1 生命体征监测 膈肌修补后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胸腔积气、积液的排出,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鼓励咳嗽排痰,促进肺复张。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常规使用止血药。观察胸腹部体征,持续进行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积极纠正严重创伤失血造成的生理紊乱,防止呼吸、循环功能的衰竭。

4.2.2 预防出血 术后观察有无出血,估计渗血量。保持腹腔引流通畅,若腹腔引流>150mL/h,持续3h提示有出血,及时报告处理。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胃液的颜色、性状,注意有无出血。本组1例膈疝还纳后胃管引出咖啡色胃液,报告医生,遵医嘱肌肉注射止血剂,从胃管注入止血剂和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挽救了患者生命。

4.2.3 预防感染 医生术中准确判断胃肠活力是关键,如果遗留血供障碍的胃肠,术后延迟性破裂将带来灾难性后果[3]。术后严密观察胸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膜炎等出现。保持胸腔引流、胃管、腹腔引流的通畅,防堵塞、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使用有效抗生素,监测体温,观察切口有无感染。及时更换敷料和引流袋。术后高热、血象增高,引流液脓性,警惕膈下感染。本组膈下脓肿1例,经膈下引流治愈。

4.2.4 呼吸道管理 全身麻醉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患者因疼痛不愿咳嗽,术后胸壁和肺的顺应性下降,膈肌修补后动度受限等增加了肺不张发生机会,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按住切口以减轻疼痛。协助翻身、拍背、湿化气道,雾化吸入以利排痰。气管切开者随时吸痰。本组10例肺不张,经呼吸物理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肺复张。

4.2.5 胸腔闭式引流管 保持胸腔引流通畅,尽早拔除引流管。听诊和胸片了解肺复张情况,已复张和引流量明显减少即可拔管[4]。胸腔引流出血>200mL/h,连续3h以上,表示有进行性血胸[5],及时报告医生再手术止血。胸引管长度要适当。本组1例外院转入,放置的引流管过长,血液沉积致管道堵塞,及时发现和更换了引流管。若胸腔引流血量不多,但患者表现出严重休克,应警惕出血凶猛来不及去纤维化,血液凝固不能引出,故既要观察引流量又要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4.2.6 预防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发生 胸腹联合伤时行腹部大手术以及腹腔、盆腔填塞止血,大量补液等情况下易诱发腹内压急剧增高,应警惕ACS。术后除重视胃肠减压和腹腔引流通畅,腹带勿捆扎过紧和避免过量输液外,48h内连续监测膀胱压,>25mmHg则及时报告,行腹腔减压术。

讨 论

胸腹联合伤漏诊误诊率高,凡胸腹部遭受暴力或下胸部、上腹部的锐器伤应警惕本病的发生。穿透性损伤时“越位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机械性肠梗阻表现应警惕膈疝膈肌运动使破口增大导致延迟性膈疝,故无论膈肌损伤大小均需手术修补[6]。因此护理的重点在于密切观察,早期诊断;术后重视各种胸腹并发症的防治。

[1] 吴季卿.腹部交通伤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2):188-189.

[2] Gao JM,Du DY,Li H,et al.Traumatic diaphragmatic rupture with combined thoracoabdominal injuries: difference between penetrating and blunt injuries[J].Chin J Traumatol,2015,18(1):21-26.

[3] 高劲谋,赵山弘,杨俊,等.胸腹联合伤155例救治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6):1150-1151.

[4] 冷金华.106例胸腹联合伤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6-627.

[5] 张连阳,姚元章.简明创伤救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19.

[6] 谢文义,李向东,黄越海,等.创伤性膈肌破23例诊治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05,7(1):5-6.

(本文编辑: 黄利萍)

400014 重庆,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保健科(李虹霞),创伤科(李永秀,马开兰,徐国先)

马开兰,E-mail:2894404901@qq.com

1009-4237(2017)07-0548-02

R641

B

10.3969/j.issn.1009-4237.2017.07.023

2016-12-26;

2017-01-24)

猜你喜欢

胸腹胸腔体征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联合检测胸腹水sHLA-G、MMP-3、LDH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胸腹水常规中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