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从痰瘀论治头痛

2017-03-23赵兵兵李世蒙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清阳津液瘀血

赵兵兵 李世蒙 王 鑫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省咸阳市 712046

浅谈从痰瘀论治头痛

赵兵兵 李世蒙 王 鑫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省咸阳市 712046

痰瘀头痛主要是由于痰浊中阻日久,脾胃受损,无以运化,日久成瘀。其病机归结于瘀血阻窍,络脉滞涩,不通则痛为病机之标。化痰祛瘀通络治疗痰瘀头痛是诸多大家多年临床经验归纳总结而成。现分析浅述如下:

头痛;痰瘀;阻络

1 头痛之概念、渊源

1.1 头痛的概念

头痛是指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致使头部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自觉头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内科疾病的过程中。

1.2 头痛的渊源

我国对头痛的认识很早,在殷商时代就有“疾首”的记载。《内径》称本病为“脑风”、“首风”,并认为其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两端。金元时期《丹溪心法•头痛》云:“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有可吐者,可下者。”《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

2 痰瘀的形成及转化

2.1 痰瘀的形成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较为稠浊,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

2.2 痰瘀的转化

痰瘀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痰瘀同源是以“津血同源”为生理基础的,胃受纳水谷精微,在脾的运化下,化生津血,生理上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相互资生、转化,病理上可以互相影响。津液日久化热,炼液凝聚则为痰,血滞不通则为瘀。 然而津液与血生成输布都是靠气来实现的,气行顺畅,津血才得以充养身体各部;气行不畅,则血行不畅,滞而为瘀。津液不行则聚而为痰。气机郁滞不通,则影响气血流通,津液不行,导致痰瘀。而痰瘀反过来又可加重气机阻滞,形成恶性循环。痰与瘀是疑难怪病之根,危急重症之源。

3 立法用药

头痛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气机逆乱,阻遏络脉则变生痰浊、瘀血。顽痰死血,混居络脉,胶浊难化,致头痛经久不愈,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刺痛为主,舌暗或有瘀点,脉弦或一派痰蒙清窍,清阳不升之象。关于痰浊,巢元方、朱丹溪、李东垣等医家皆认为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致脾失健运,津液失布,化为痰湿,痰湿上扰则清窍不利,清阳阻遏发为头痛。关于瘀血头痛主要由王清任开后世之先河,他认为头位居人体最高,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汇聚之处,风邪、气滞、痰湿之邪致病皆可使精血运行受阻,发为头痛。《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曰: “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1]从而导致多种病变,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丹溪心法•头痛》指出: “头痛多主于痰”。故痰极易凝滞于经络和脑窍,导致痰蒙脑窍或阻滞经络。头痛作为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与痰为浊阴之邪,具有粘腻、滞涩之性有关。因而,在病势上表现为病情缠绵,不易速效,病程较长。

4 病案举隅

(1)患者,女,36 岁,工人,2016年 12月 23 日初诊。患间断性头痛近5年,头痛以两聂侧为主,甚及巅顶、眼眶部,发作时伴头晕恶心欲吐,头痛呈跳痛、刺痛。发作前无明显先兆症状。常因感受风寒、劳累、情绪变化、熬夜而诱发。每月至少发作2次,每次头痛持续 1-2d。西医诊断为: 血管神经性头痛,用氨酚待因及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等扩张脑血管药物对症治疗暂时好转后又复发。就诊时患者面色晦暗,双目少神,神疲乏力,头两侧疼痛,牵及巅顶部,时有头晕,性情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舌质暗有瘀点,舌下脉络迂曲,苔黄稍腻,脉弦细数。中医诊断:头痛(痰瘀阻络),治宜化痰祛瘀通络为法。用化痰祛瘀汤加减: 天麻15g、钩藤12g、菊花8g、烫水蛭3g(冲服)、清半夏10g、生白术10g、赤芍12g、葛根15g、酒大黄 5g、藁本15 g、当归15 g、川芎12 g、丹参30 g、栀子12 g、黄芩15 g、川牛膝 10 g,枳实 15 g,炙甘草10 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水煎服,日 1 剂。服用该药方半月,诸症尽失。常规追访,头痛至今未发。

(2)患者,女,42岁,职员,间断性头痛10年余,加重1周。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以刺痛、闷痛为著,晨轻暮重,头痛时伴有轻微头晕,无恶心呕欲感,无畏光、重影,无爆裂样疼痛,患者期间间断口服中药治疗,症状好转后时有反复。1周前因天气变化患者头痛再次出现,性质同前,现患者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诊治,遂来就诊。现症见患者头痛,呈闷痛、刺痛感,轻微头晕,舌质暗红,苔滑,舌下脉络迂曲,脉弦涩。患者自发病以来,纳食、夜休可,二便调。中医诊断:头痛(痰瘀阻络),治宜化痰祛瘀通络为法。用化痰祛瘀汤加减: 天麻15g、钩藤12g、菊花8g、烫水蛭3g(冲服)、清半夏10g、生白术10g、赤芍12g、葛根20g、酒大黄 5g、藁本15 g、当归15 g、川芎12 g、丹参30 g、黄芩15 g、枳实 15 g,炙甘草10 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水煎服,日 1 剂。服用该药方14剂。二诊,患者自诉头痛程度明显减轻,未再有头晕症状,舌质暗红,苔白,舌下脉络迂曲明显改善,脉弦。考虑患者头痛程度减轻,拟加用行气通络之品,予木香8g,醋郁金12g。服药7剂后,患者头痛未再出现,舌苔脉象均正常。

5 体会

头居人体最高部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聚于此。头为精明之府,元神所居,需气血精髓濡养,不容痰浊之邪盘踞。若痰浊上犯,干扰清阳,则发为头痛。故薛立斋在《内科摘要》中指出:“头痛久发,多主于痰”。[2]痰为阳邪,其性粘腻重着,易滞难去。既可影响气机的通畅,又可影响血液运行,而成疲血。治疗痰疲互结而致之慢性复发性头痛,当化痰、活血、祛瘀并重,使痰化瘀速消,气血畅行,头脑得养,头痛方愈。

[1]鲁启洪.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疼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04-06,128-129.

[2]李小芳,潘桂娟.风痰的概念及历史沿革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07-04,89-90.

赵兵兵(1992-),男,陕西省宝鸡市人。硕士学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全日制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清阳津液瘀血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