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曲子戏历史渊源及表演形态研究

2017-03-23

北方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曲子敦煌民间

马 希 刚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敦煌曲子戏历史渊源及表演形态研究

马 希 刚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敦煌曲子戏,亦称“小曲戏”、“小调戏”。敦煌曲子戏以自娱自乐的形式,自唐、宋、元、明、清至现在,经过了近千年,始终在民间流传、发展、充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敦煌曲子词在民间的延续,是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组织部分。文章以敦煌地区本土文化和地方音乐剧种——敦煌曲子戏为主要对象着重从历史渊源、流布及自乐班表演形态特点进行了考察总结阐述。

敦煌曲子戏;历史渊源;表演形态

一、 敦煌曲子戏历史渊源及流布

(一)历史渊源

一种观点认为:曲子戏最早源于曲子词。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保存的曲子词有590首之多,涉及曲调80多种。敦煌学术界将其统称为“敦煌曲子”或“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大多是由民间创作的,多是写在敦煌遗书卷后或背面,也有写在卷子夹缝部位的。其句法、文意具有民间爽直而富有感情的特色。集中收录了敦煌曲子词的《云谣集》原题作《云谣集杂曲子》,是晚唐时期编选的一部规模较大的词集,共分两卷,共收词30首,是敦煌词诸选本中今存唯一的书题。《云谣集》是龙沐勋据董康手录的伦敦本后十八首(刻于《疆村丛书》)和刘复手录的巴黎本前十四首(刻于《敦煌掇琐》),去除重复而成的。原标为三十首,龙氏正好恢复了三十首之数,刻入《疆村遗书》。王重民据以录入《敦煌曲子词集》。由此可说敦煌曲子起源于民间,萌芽于六朝,发展于中唐以后,至五代。

元、明、清时,这些曲子词及曲调在藏经洞封闭了近千年。1900年,随着藏经洞的发现,这些曲子词及曲调重见天日,受到学者的重视。但曲子词在民间却始终流传,发展,延续,现在许多曲调都可以从敦煌曲子词中录觅到踪迹。例如《五更》、《十二月》等。再加上自汉代以来,敦煌长期成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欧亚文化传播、交流、融合之地,为内地文化在河西走廊和敦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极大丰富了敦煌曲子戏。

另一种观点认为:敦煌曲子戏源自移民带来的曲子戏。学者们的研究表明:敦煌的曲子戏,也叫眉户戏或“小调戏”是清朝雍正年间移民带到敦煌来的,曲子戏是劳动人民传唱创造加工并扎根发展兴盛起来的一种地方民间艺术。对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敦煌来说,其民间艺术流传至今的都是在清代移民到来后兴盛发展起来的,而清代以前敦煌民间艺术却没有流传下来,因为从公元1522年(明嘉靖元年)到公元1725年(清雍正三年)的两百年期间,中央政权对敦煌的统辖出现了断代。公元1522年(嘉靖元年),罕东左卫指挥使乞台部帖木哥、土巴二人不堪吐鲁番酋的苛求,遂率部众五千四百人内迁,沙州(即敦煌)遂为吐鲁番所有。公元1524年(明嘉靖三年),明朝整修嘉峪关后封闭了关门,中断了与西域的联系。直到公元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清兵征西域,嘉峪关外渐次恢复。公元1725年(清雍正三年),清置沙洲所(次年改为卫,属安西镇)委派原临洮知府白汭(山西人)建筑沙州城。公元1726年(清雍正四年),川陕总督岳钟琪巡边至沙州,提奏从甘肃全省五十六州县,移民到沙州,开垦屯种,每户分地五十亩。至此,敦煌在断代两百余年后,又重新归于清中央政权统辖。到敦煌安家落户的移民,也带来了民间说唱艺术。早期,曲子戏只是人们在劳作闲余三、五个人凑在一起敲碟打碗就可起唱的一种清唱。敦煌人习惯上把这种清唱称为“地摊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闲暇时间的清唱有了三弦等一些乐器的伴奏,并逐渐有了一定的服饰和一定的曲调,不同州县移民的民间口头的说唱艺术最终融合成了曲子戏。曲子戏短小精悍、唱词通俗易懂,表现力丰富,语言生动、质朴无纹,唱起来地方气息浓厚,受到人们喜爱,并广泛流传。

综上所述,敦煌曲子戏起源于隋唐、五代甚至更早。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的“敦煌曲子词”、“敦煌变文”和“俚曲小调”是敦煌曲子戏的鼻祖,曲子戏是它们的发展。清代雍正年间,敦煌迁来了大批移民,敦煌曲子戏又吸收了西北秦腔、眉户及甘肃各地曲子戏、民歌中的各种曲调,在单一的说唱基础上,经过长期与敦煌民间音乐文化的相互融合逐渐在敦煌发展成了独有的地方曲种。

(二)敦煌曲子戏的流布

图1 农家园内的自乐班向游客展示敦煌民间小调

敦煌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人口15万,内有十一个乡镇,以农业人口为主。敦煌曲子戏作为地方戏种主要在敦煌地区传承,但其与陕西眉户、新疆曲子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连接西北地区戏曲文化体系的中枢。

目前,敦煌曲子戏已成为传播敦煌民间文化、宣传敦煌的一个重要媒介。目前,敦煌市民间自乐班已发展到32个,每年演出1000余场次。从1999年开始,敦煌市连续举办了七届城乡自乐班大奖赛,促进了民间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敦煌曲子戏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现在,敦煌曲子戏已传到第五代,传承人年龄大都在50岁以上,他们组建自乐班,教唱敦煌曲子戏,使曲子戏在民间不断弘扬、发展、延续。

敦煌曲子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涉及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戏剧情节大多反映当时的民间现实生活,情节风趣幽默,加之曲调优美动听,易学、易唱、易记,使观众百听不烦。反映各个社会朝代的风貌,歌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许多剧目久演不衰。现在,敦煌曲子戏不仅仅为当地群众演唱,还常年坚持为国内、外游客演唱,深受国内外的游客的欢迎。另外,敦煌曲子戏最有影响力的是在大型庙会中演唱。如农历四月初八在莫高窟演唱,五月端阳节在月牙泉演唱,浴佛节在雷音寺演唱等。

二、敦煌曲子戏自乐班表演形态

(一)演出形式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比较灵活,有舞台演出和坐唱两种形式。其中舞台演出俗称“彩唱”,有文场武场、和服装道具,道白用当地方言,表演要求旦角扭得欢,走得漂,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地摊坐唱俗称清唱或清演,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剧目题材广泛,多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民间社会生活等。

舞台演出多在大型传统节日时举行。如春节、元宵节、端阳节等。坐唱最为普遍,除节日坐唱外,平常主要是在婚嫁、庆寿、庙会等活动中坐唱。曲子戏演出剧目主要是折子戏居多,本戏较少。表演以生角、旦角、丑角为主,净角戏较少。其唱词、道白均用敦煌方言演唱。清未至民国是敦煌曲子戏最为盛行的时期。当时村村都有自发组织的曲子戏班。并产生了有较大影响的曲子戏演员。群众还为他们编了口歌:如“东牛西牛两个旦,没有换柱子恋不转”,是指解放前三位优秀的曲子戏演员,还有孙家福、孙家友、周进录、方荣等演员在观众中也颇有名气。

图2 《老换少》剧照

流传下来的敦煌曲子戏主要有《顶灯》、《打懒婆》《小放牛》《老换少》、《磨豆腐》、《绣荷包》、《两亲家打架》等作品。

敦煌曲子戏演出规模最大是在庙会演唱,每年农历三月三在西云观演唱,四月初八在莫高窟演唱、五月端阳节在月牙泉演唱,浴佛节在雷音寺演唱,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二)演出种类

敦煌曲子戏的演出是与民众的习俗生活紧密相连的,在很多情况下,敦煌曲子戏表演是一种民间仪式行为,人们借以驱邪、祈福,表达对敬畏事物的回避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为了实现不同的仪式功能和信仰功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形成了不同的演出种类,演出环节、组织模式、艺术构成也不尽相同。敦煌曲子戏主要有神戏、白事戏、红事戏、广告戏四大类。

(三)自乐班的传承方式

敦煌曲子戏要延续下去,传承非常重要。敦煌从1931年以后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的民间艺人主要有:换柱子(高中、丑角)、茹老二(旦)、赵吉德(艺名东牛,旦)、张生元、郭玉(青衣)、方荣(旦)、孙家福(老生丑)、周碗儿(名进录,老生)、张生福(旦)、马云(青衣)、傅生兰(生,丑)等。其中换柱子的丑角演的诙谐幽默,滑稽伶俐,在群众在影响很大。他的拿手好戏,《怕老婆顶灯》,一吹即灭的技巧,确实令人称绝。他和二牛搭配演出的《下四川》,《小放牛》等剧目,由于配合默契,动作连贯自若,演得妙趣横生,因而群众中留有这样的谚语:“东牛西牛两个旦,没有换柱子孪不转。”另外,后起的周进录、方荣、孙家福等所演的《张连卖布》、《老换少》、《磨豆腐》等剧目,也极富敦煌特色,深得群众称道。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发展,娱乐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化,艺人年龄偏大,致使敦煌曲子戏生存艰难。

[1]高国藩.敦煌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9.

[2]胡沙.民俗故事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

[3]高国藩.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

马希刚,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出版著作《求索、集聚与凝结——音乐文集》、《民族音乐理论与教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发表十余篇论文及创作作品。

猜你喜欢

曲子敦煌民间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