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通渭境内《绣荷包》研究

2017-03-23胡祎轩

北方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荷包曲子甘肃

胡祎轩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甘肃通渭境内《绣荷包》研究

胡祎轩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民歌《绣荷包》流传的历史很久远,在中国各省的民间歌曲选中,都能找到大量的《绣荷包》小调。甘肃通渭境内有四首《绣荷包》,它们以徵调式为主,具有显著的西北调性特色,歌词都表达了歌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向往,通过对绣荷包的过程的描述来表达对在外亲人或情郎的思念和盼归之情。

通渭民歌;《绣荷包》

民歌<绣荷包>在全国各地有很多版本,在甘肃通渭境内有四首<绣荷包>,它们从古传唱至今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时候都会演唱,虽然四首<绣荷包>传唱的乡镇不同,但它们拥有很多的共性。它们都是徵调式,在一个母体的基础上每首《绣荷包》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们的歌词也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在外亲人的思念和盼归之情。

甘肃通渭境内的《绣荷包》体有四个版本,分别来自通渭县华岭乡、通渭县陇阳乡、通渭县榜罗镇、通渭县马营镇,由于出处不同,四首《绣荷包》各有各的风格,也有相同相似之处。

《绣荷包(一)》

这首《绣荷包》来自华岭,从乐曲上看,曲子从第一小节到第八小节的低音“5”,是一个完整的乐段,而最后的四小节在整个曲子中起到了补充、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整首曲子更加完整。整首歌的歌词讲述了姑娘为出门在外哥哥绣荷包的整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表达了其对外出哥哥们的思念之情。每段歌词都以“风吹杨柳万呀万千条”结尾,而这句词在整首曲子中起帮衬作用,使歌词和曲子更为完整统一。

《绣荷包(二)》

这首《绣荷包》来自陇阳,是七声徵调式,乐曲是在<绣荷包(一)>的基础上有所加花和点缀,大同小异,结构意义一样,只是稍有变奏,从第一小节到第八小节的低音“5”乐句已经很完整了,最后四小节差不多是对前四小节的重复,对乐曲起到了补充作用。。歌词开始以“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为序引表现了姑娘盼亲人归的心情,也反映了当时成年男性出门在外谋生的社会现状,每段后两句歌词的重复则是为了使整首歌更为完整统一。

《绣荷包(三)》

这首《绣荷包》来自榜罗是五声徵调式,结构上与前两首一样但在风格上有明显不同,最后四小节的重复也是为了使乐曲更为完整,曲子在结构上是完整的三句体.以“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为序引,传达了女子对外出情人的思念和盼归之情。

《绣荷包(四)》

这首《绣荷包》来自马营,是七声徵调式,乐曲从第一小节到第八小节的低音“5”是一个完整的乐段,而之后的部分是对主体乐段进行了补充作,是整个乐曲更为完整。此首《绣荷包》每段词都以“金叶子嗦,银叶子嗦,金嗦银嗦,录兰嗦,杨柳嗦,哎呀哎呀,我的小妹妹(小哥哥),依儿呦”补充句结尾,使整首歌曲更加完整统一,而补充句中“金叶子嗦,银叶子嗦,金嗦银嗦,录兰嗦,杨柳嗦”与《龙船调》中“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在曲子中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绣荷包》小调流传于各地的有近百首,但都围绕着一个母题——“绣荷包”,其对情感的表达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为主:一是由于荷包是传统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姑娘把精心绣制的荷包传递给自己的意中人,是一种情感的直白,男子接受荷包就意味着接受了姑娘的爱意,定了终身;二表现了女子对背井离乡,外出谋生的亲人或情人的思念之情;三是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的描述,以抒发思念之情或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甘肃通渭境内的《绣荷包》的情感表达是注重对外出情人的相思之情及盼归之情。四首《绣荷包》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出家中女子对外出亲人的思念之情,《绣荷包(一)》和《绣荷包(二)》简单讲述绣荷包的过程来引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绣荷包(三)》和《绣荷包(四)》都详细讲述了绣荷包的过程及荷包上的景物、人物及典故来引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乐曲上看《绣荷包(一)》《绣荷包(二)》《绣荷包(四)》结构和风格都是一样的,《绣荷包(三)》在结构上与其他三首一样,但风格却大不相同,这四个曲子都是徵调式音乐,具有明显的特色性质,主要突出了2、4和5三个音,给人一种悲情种种又带有委婉的感觉的这样一种风格。曲子结构简单,多单一段式分节歌的曲式结构,由三句构成,乐句非常方整,通常都是第一句为称述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对比,第三句式在第二句的基础上稍加改动的重复并对前两句进行补充,最后结束在了徵调式上。可谓“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音”,甘肃通渭境内《绣荷包》体都是由口传得来,是空间纵向特别是横向的相传,便势必产生了些微的差别。即就相差无几的,也由于通渭方言的因素,唱出来则相应表现了通渭人的历史情怀和胸怀。

中国的民歌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瑰宝,它不仅蕴涵了各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更是各民族生命、思想、灵魂的生动体现。“民间歌曲是佚名作者代代口头流传、没有伴奏演唱的歌曲。……民间歌曲一般流传在乡村居民中,但是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民间歌曲也传播到城镇和工厂。”民歌的传承实属不易, 甘肃通渭民歌也是甘肃乃至西北民歌群阵中的一道山梁,我们要在原汁原味的继承它的同时将它发扬光大,代代延续。

[1]许克俭.通渭民间歌曲[M]. (文中曲谱全出自此书).

[2]茅于润.牛津简明音乐词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345.

猜你喜欢

荷包曲子甘肃
剪下个荷包样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戴荷包
甘肃卷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