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技期刊英文论文引言结构与内容特征及写编建议

2017-03-23张京鱼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宏观人际互动式

■刘 锋 张京鱼

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西安市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文苑南路1号 710128

中国的英文期刊要走向世界,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英文表达[1]。非英语国家的科技论文写作者难以写好的“引言”部分,尤其值得探讨。引言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所谓“写引言于前,始能疾书于后”,简练而精采的文章引言对一篇论文而言可谓是事半功倍[2]。然而,国内作者大多没有受过科技英语写作的专业训练,且对引言部分普遍重视不足,以致存在诸多问题,如篇幅失当、文献引证失当、研究目的及意义概括失当、英文表达失当等[3]。张美慧[4]研究发现,英文学术论文引言作为一种特定体裁,其话语组织通常遵循固定模式且具有多种功能。目前国内研究多集中于英文科技论文的标题[5]、摘要[6]等,针对引言的专项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语篇结构和语言表达层面,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如分析信息结构特征、总结写作常用句式[7]及高频词汇[8]等。近年来,虽有研究从语体风格出发,通过对比中英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来揭示其交际功能[9-13],但此类研究又缺乏对引言这一论文“开篇之作”的深入探索。鉴于此,本文运用由Swales[14]提出且专用于分析学术论文语篇结构的“构建学术工作空间模型”(CARS)和Hyland[15]用于分析学术论文人际功能的“元话语模型”(MOM),从宏观结构和人际功能两个层面对72篇SCI农业科技期刊论文引言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旨在为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提供引言编校方面的建议,帮助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认可度。

1 研究设计

1.1 CARS模型和MOM模型

CARS模型由Swales[16]于1990年率先提出,最初用于指导学术论文引言撰写,后经调整和修订成为学术论文宏观结构分析模型。CARS模型下的引言主要由3种语轮(Move,以下简称“M”)及其分别对应的若干语步(Step, 以下简称“S”)构成。M和S是内含在引言中有独立交际功能的句群,其出现顺序通常都具有很强的意识和目的性。CARS模型下的引言宏观结构及语篇功能详见表1。

MOM模型由Hyland[15]于2005年提出,关注作者如何使用各种语言资源创建并维系与读者的积极关系,旨在揭示作者采取何种策略来引导读者、影响读者,从而实现作者-读者的人际互动。MOM模型下的引言写作被视为作者和读者间的互动,主要由引导语和互动语两部分实现:在引导语层面上,作者考虑到读者的参与,在语言手段的选择过程中兼顾读者的知识基块、兴趣所在、修辞期望以及解读能力等。作者使用引导语的目的是组织语篇以迎合读者的需求,并引导读者领会作者的评价取向。在互动语层面上,作者通过介入和评价自己传递的信息来实现互动。作者采用互动手段的目的是显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允许读者回应来形成互动。作者表达的是被某群体认可的个性,包括作者展现评价的方式和表明与读者“同盟”的手段。MOM模型下的引言人际模式详见表2。

表1 CARS模型下的引言宏观结构及语篇功能[14]

注:*为可选项;**为必选项。

表2 MOM模型下的引言人际模式[15]

1.2 研究对象

为保证研究样本的科学性和代表性,笔者选取了2012—2015年间平均影响因子为5~10的高水平农业科技期刊:LivestockScience(Elsevier)、Biomass&Bioenergy(Elsevier)、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Elsevier)、BiologyandFertilityofSoils(Springer)、CropScience(Society of America)、JournalofDairyScience(American Dairy Science Association)。从以上6种期刊中各选取3篇论文,总计72篇母语为英语的作者所写论文引言,且所涉主题多样化,包括生物学、遗传学、作物学、生态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农业生物技术等。

1.3 研究实施

研究实施分3个步骤:(1) 将72篇论文引言的TXT文本导入SPSS 19.0软件中形成小型语料库,借助CARS模型对M和S进行人工识别、统计,勾勒宏观结构;(2) 基于MOM模型,采用Wordsmith工具中的词表Wordlist功能提取元话语成分及其出现频率;(3) 结合CARS和MOM模型的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探究引言宏观结构和人际功能。

2 研究结果与讨论

2.1 引言宏观结构

表3总结了72篇农业科技论文英文引言的宏观结构及其所占比例。

表3 引言宏观结构及其所占比例

由表3可见,引言宏观结构大都遵循M1-M2-M3模式(92%),其中M数量从3到11不等,且多次出现M1-M2和M1-M3的循环。偏离CARS的情况极少(8%),表现为M1-M3模式开启引言,但M2仍不可或缺。

图1所示为3种M中S的出现频率。由图1可知,M1中S分布相对固定,半数M1以S11开启,且S12、S13不可或缺;M2中,S21b所占比例最大,S22次之,S21c比例最小;M3中,S31所占比例最大,S34、S32、S36、S35按顺序依次减小,S33和S37则未出现。

图1 语轮中语步出现频率

2.2 元话语及其出现频率

总体上看,72篇农业科技英文论文引言中共出现元话语3093个,占单词总数的6.7%。引导式元话语2358处,占73%,其中,证源标记、过渡语、代码注释、框架标记及内指标记所占比例分别为56.5%、21.3%、15.6%、4.9%和1.5%(图2);互动式元话语876处,仅占27%,其中,模棱语出现频率最高(84.6%),加强语(13.7%)和态度标记(1.7%)次之,介入标记则没有出现(图3)。

图2 引导式元话语出现频率

图3 互动式元话语出现频率

图4~6则进一步显示元话语在3种M中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由图4~6可以看到,除内指标记未出现于M1、M2,代码注释未出现于M2及证源标记未出现于M3外,引导式元话语出现在3种M中;互动式元话语所占比例虽小,但模棱语和加强语均出现于3种M中。值得注意的是,介入标记未出现于3种M中。

图4 元话语在M1中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

图5 元话语在M2中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

图6 元话语在M3中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

2.3 引言的宏观结构和人际功能分析

基于CARS和MOM模型定量分析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探究农业科技期刊英文论文引言宏观结构及其人际功能实现。

2.3.1 M1的宏观结构及其人际功能实现

M1为“提出某领域论题”,其宏观结构通过S11~S13逐步构建:S11是“声称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基于学界广泛接受的研究领域,强调当前研究是富有生命力且意义重大的研究领域的一部分,借此引起同行关注;S12是“陈述当前研究”,比S11更明确,更具针对性。作者的论述越来越具体化,同时也倾向于使用多种修辞手段,如以削弱强加意味和积极评价方式传递出当前研究立场;S13是“引证或文献回顾”,为当前研究所持观点或新发现提供支撑,为进入后文作好铺垫。

再来看元话语分布情况。M1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引导性元话语是证源标记(61.7%),其中以“作者姓名+转述动词”形式直接引证的情况很少(12.8%),被动结构或文中夹注的方式则是常态(87.1%)[例(1)]。

其次,过渡语(18.5%)如although、because、due to,代码注释(16.6%)如such as,和框架标记(3.2%)如and等帮助读者厘清语篇层次和信息结构,引导其准确获取作者意图[例(2)和例(3)]。

作为M1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互动式元话语(87.6%),模棱语主要用于陈述新观点或评价前人研究,而此举又是一种威胁作者和读者双方面子的行为[17]。因此作者借助模棱语将新观点或评价公正性判断诉诸读者,以实现削弱面子威胁、维护人际关系之目的。本研究中的模棱语多为情态动词,如can(36%)、 may(30%)、 could (19%)、 would (11%)及might (5%),有时还会采用假拟结构来进一步弱化此种威胁[例(4)]。

作者有时也会采用加强语(10.9%)和态度标记(1.6%)来强化自身立场,塑造自信形象,旨在获得读者认同,从而更好地将其引入当前研究。例(5)中,作者通过加强语clear和will介入文本;例(6)则连续使用态度标记desirable、attractive、difficult、effective和limits表明自身立场。

2.3.2 M2的宏观结构及其人际功能实现

M2指“收窄论题”,是架设于当前研究和前人研究间的桥梁,旨在凸显前者的必要性,实现吸引读者持续关注的目的,其宏观结构主要由S21b和“S22+S21”两种方式构建。其中,S21b多与过渡语连用(64.3%),且常用被动语态[例(7)和例(8)]。

“S22+S21”聚焦于对前人研究的积极评价及当前研究内容的陈述(25%),其中过渡语although、because将这两部分内容自然衔接,态度标记important、additional、suitable、enhanced及加强语particularly则传递出对前人研究的积极评判,同时将读者引入M3[例(9)]。

2.3.3 M3的宏观结构及其人际功能实现

M3是“介绍当前研究”,作为引言的收场白,其宏观结构多以“S31+ S34”,即“阐释当前研究+ 概括研究方法”的形式构建(36%)[例(10)]。

再者,M3中引导式元话语中框架标记(36.4%),如and通常与表示结果的过渡语(25%),如therefore、thus等连用,二者共同指明研究目的及实施次序[例(11)和例(12)]。

内指标记(27.3%)如the current paper、research、this、above、below, 及代码注释(11.4%)如such as则帮助作者定位当前研究[例(13)]。

最后,互动式元话语中加强语(25%)常与“S31+S36”,即“阐释当前研究+ 陈述当前研究意义”共现(16%),旨在塑造研究者陈述研究意义时的自信形象,从而顺利将读者引入论文主体[例(14)和例(15)]。

综上所述,农业科技期刊英文论文引言具有特定宏观结构:M1基于学界广泛接受的研究领域提出论题,表明选题价值的同时增强读者认同感;M2则以评价前人研究的方式凸显当前研究必要性,实现吸引读者持续关注的目的;M3作为引言收场白,主要简述当前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并将读者引入论文主体部分。人际功能的进一步实现则得益于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的结合。总体上看,M1中除内指和介入标记,其余7种元话语均有出现。相较于M2、M3,M1无疑是作者与读者开展人际协商的关键位置。另外,引导式元话语使用比例远高于互动式元话语,互动式元话语所占比例虽小,但模棱语和加强语均出现在3个语轮中。究其原因,引导式元话语引导读者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厘清论证脉络,旨在实现学术知识传播的根本目的。如证源标记首先将当前研究置于“巨人肩膀之上”,代码注释进一步解释论题意义,过渡语使得整个论证逻辑更为缜密、信息传递更为连贯。互动式元话语如模棱语和加强语的广泛运用则体现英语本族语者在学术交流中采取的谨慎态度,即确保立场具有说服力的同时,保持谦虚姿态和尊重读者,尽量避免因陈述新观点或批判他人观点而伤其面子。引言中没有使用诸如consider, note等立场强度较强的介入标记以避免过分权威性。

3 结论与建议

基于对72篇来自高水平SCI期刊英文论文的分析,本研究勾勒出农业科技期刊引言宏观结构和人际功能特征如下:(1)宏观结构大都遵循“M1-M2-M3”模式,即以“获取读者认同-吸引读者关注-引入论文主体”的方式推进,且M1是作者与读者开展人际协商的关键位置;(2)人际功能的完善得益于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的结合。其中引导式元话语旨在引导读者厘清论证脉络、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实现学术知识传播的根本目的。互动式元话语所占比例虽小,但体现作者的谦虚姿态、对读者的尊重及避免过分权威性。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为国内英文科技期刊作者、编辑及审稿人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 作者首先应遵循引言宏观结构,增强其可读性,以满足专业学者阅读科技期刊的习惯和特定理解方式;其次,应合理运用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促使读者去感受、思考和行动,在引导读者接受其观点或研究结论的同时,又保持谦虚的姿态和对读者的尊重,避免表现出过分权威性。

(2) 对于编辑来说,除将工作重点放在修改英文语法和词汇表达外,也应重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可读性及人际意义,正确引导作者完善引言写作。

(3) 对于审稿人而言,则应将“引言写作是否符合英语学术圈表达习惯”纳入论文录用与否的重要标准,并以此筛选出高质量文章,从而提升文章发表后被主流学术界关注和接受的可能性。

引言虽然不是文章的重点,但在大多数英文期刊论文中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13]。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作者、编者及审稿人应从宏观结构和人际功能两个层面入手,三方共同努力提高引言撰写质量,使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英文引言真正与世界接轨,进而逐步提升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1] 王森,任远,张月红. 努力创办国际性的英文科技期刊[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z1):60-62.

[2] 贺萍. 英文科技论文中引言的撰写与编辑[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2):261-263.

[3] Swales J M,Najjar H. The writing of research article introductions[J].WrittenCommunication,1987,4(2):175-191.

[4] 张美慧. 英文科技期刊引言写作的常见问题探析——《光电子快报(英文版)》审读稿件的实践[J]. 科技与出版,2016(2):68-71.

[5] 李平,曹雁. 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标题抽象名词短语结构分析与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322-324.

[6] 张健美,朱爱平,顾忠诚.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译写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158-160.

[7] 徐筠,娄平. 英语科技论文引言的写作模块与常用句式[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392-394.

[8] 黄大网,钟圆成,张月红. 第一人称代词的话语功能:基于中外科学家材料科学论文引言的对比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803-808.

[9] 陈英缇,李延林. 从感召功能看科技英语语言风格的转变[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149-151.

[10] 陶范. 简洁:科技期刊的语言风格[J]. 编辑学报,2011,23(4):296-297.

[11] 杨建生. 科技论文写作时的读者意识[J]. 测绘科学,1997(1):52-53.

[12] 曹雁,肖忠华. 从语篇交际功能看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基于语料库的对比与分析[J]. 编辑学报,2015,27(2):130-133.

[13] 陈菁,于学玲,史志祥. 中外科技期刊语体风格对比研究——以生物医药类期刊为例[J]. 科技与出版,2017(1):91-94.

[14] Swales J. Research genres: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5] Hyland K. Metadisc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M]. Lond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5.

[16] Swales J.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7] Brown P,Levinson S C. 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53.

猜你喜欢

宏观人际互动式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宏观与政策
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及发达国家相关政策研究
宏观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