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7-03-23鲍晓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0期
关键词:磷酸肌酸心肌新生儿

鲍晓红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急症之一, 其发生率约为活产数的4.7%~8.9%[1]。新生儿窒息会引发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受乳酸积聚、窒息所致呼吸障碍可引发多重酸碱紊乱, 进而造成细胞膜功能、蛋白质、线粒体及核酸的严重损伤, 损害患儿脏器功能。轻度窒息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但严重窒息能引起器官缺氧缺血性损害, 其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危害最常见且最为严重, 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围生期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为20%~51%, 其损伤程度与功能恢复情况是影响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及预后的关键。既往常采用强心、利尿和血管活性药物对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进行治疗,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磷酸肌酸(creatine phosphate, CP)对心脑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但目前有关其应用于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中的报道较少。本院采用磷酸肌酸钠对收治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进行治疗, 以观察其疗效,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60例, 均符合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害诊断标准[3], 排除先天性心肺畸形患儿、无法耐受治疗者。其中男32例, 女28例, 平均孕周(37.4±2.0)周,1 min Apgar 评分0~3 分19例, 4~7分41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吸氧、通气、改善循环、纠正低血糖及酸中毒、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3430)治疗, 0.5 g/次,1 次 /d 。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均治疗7 d后复查ECG和CK、CK-MB, 记录其症状消失时间和患儿ECG恢复时间,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心率及心律恢复正常, 症状消失,CK、CK-MB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心率及心律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有所改善, CK、CK-MB较治疗前下降;无效:未到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ECG恢复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ECG恢复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CK、CK-MB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CK、CK-MB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儿ECG恢复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d)

表1 两组患儿ECG恢复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ECG恢复时间 症状消失时间对照组 30 7.14±1.25 6.50±1.75观察组 30 5.07±0.80a 4.19±1.24a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比较( ±s, U/L)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比较( ±s, U/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CK CK-MB对照组 30 治疗前 689.45±98.74 222.90±65.26治疗后 343.27±52.54a 42.79±13.77a观察组 30 治疗前 691.20±102.28 218.79±70.21治疗后 119.48±19.37ab 21.49±3.20ab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n, n(%)]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主要有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力衰竭、气促、青紫和房室瓣返流性杂音等临床表现, 可导致患儿心功能不全, 无法维持其正常血压及血液循环, 进而加重机体各重要脏器缺血缺氧, 影响患儿预后[4-8]。但临床观察发现, 新生儿心肌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及修复能力, 早期给予及时治疗可使患儿受损心肌完全恢复正常[9]。

目前尚缺乏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有效药物, 既往常采用强心、利尿和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 但疗效不佳。近年来的研究指出[4], 磷酸肌酸对心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能补偿因脑部缺氧或葡萄糖减少所导致的三磷酸腺苷(ATP)缺乏, 提高机体组织对缺氧缺血损伤的抵抗力, 磷酸肌酸分子含高能量的氨基磷酸键, 其在细胞内水解后能成为细胞的重要能源, 同时在胞浆肌酸激酶催化作用下可作为载体将高能磷酸基团(来自于ATP)转移至耗能部位, 促使此处ATP酶降解产物——二磷酸腺苷(ADP)重新磷酸化, 进而提高心肌细胞内的高能磷酸盐水平, 最终改善心肌代谢[10-12]。既往研究指出磷酸肌酸对于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有一定疗效[5], 另有研究早期对重度窒息致心肌损伤新生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后, 发现其缺氧症状显著改善, 并在心率、心律、心音、心肌酶谱等方面的恢复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认为对围生期新生儿重度窒息所致心肌损伤尽早使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ECG恢复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 两组患儿CK、CK-MB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CK、CK-MB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高于对照组的7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能尽早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 保护心肌免受缺氧缺血损伤, 提高疗效, 这应与磷酸肌酸钠能保护心肌、稳定细胞膜及维持窒息新生儿心肌正常生理功能有关。

综上所述, 磷酸肌酸钠能减轻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采用其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疗效显著,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 王芳.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8):106-107.

[2] 姬静璐, 王玉.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处方药, 2015, 13(5):93-94.

[3] 汪旭霞, 夏文江.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疗效观察.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 23(12):710-712.

[4] 武艳.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脏损害的疗效和可能机制.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2):2657-2660.

[5] 萧毓萍.复合辅酶、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6):579-581.

[6] 缪珀, 孙斌, 冯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meta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2, 14(3):172-176.

[7] 安彩霞, 毛庆花, 林丽星, 等.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疗进展.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3, 19(1):5-8.

[8] 李光荣, 涂业桃.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23):1421-1422.

[9] 贺建同.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5,12(1):15-16.

[10] 毛庆花, 林丽星, 张志玲, 等.糖原磷酸化酶同功酶脑型在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3):226-230.

[11] 李玉山, 徐灵敏, 袁恩武, 等.心肌酶谱检查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 19(1):14-16.

[12] 刘淑芳, 虞人杰.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诊断的进展.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3, 16(12):712-716.

[13] 陈巍, 何彩风.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2):179-181.

[14] 陈威威, 吴亚红, 郭红.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12):147-148.

[15] 张琴芬.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13, 34(25):66-67.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心肌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磷酸肌酸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