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

2017-03-22蔡晋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胸膜炎结核性尿激酶

蔡晋

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

蔡晋

(山西省长治卫生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目的 研究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相对于单独使用地塞米松而言,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疗效更突出,症状改善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尿激酶;地塞米松;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是结核杆菌直接侵犯胸膜,机体因对结核蛋白成分处于高度过敏状态导致的胸膜炎症。在综合性医院,结核性胸膜炎所致的胸腔积液占各类胸腔积液首位,各年龄段均会发生,且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近年来老年性肺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即主要感染免疫力、抵抗力较弱的人群[1]。本文探究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我校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1~55岁,平均(32.31±4.19)岁;对照组40名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1~57岁,平均(31.97± 4.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满足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2)无尿激酶、地塞米松过敏史;(3)未接受过激素治疗;(4)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不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2)对试验药物有过敏史;(3)不同意本试验方案,不配合治疗与观察。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术。患者取卧位,对穿刺处进行常规酒精消毒,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采用特制管针进行穿刺,将导丝缓慢置入,慢慢取出穿刺针,运用扩张器进行扩张,将导管导入胸腔,拔出导丝后胸腔留置导管,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对照组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药物注射前用50 ml生理盐水稀释。观察组以同样的操作方法再注入尿激酶25万IU。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无胸腔积液,无相关临床症状。有效:胸腔仍有积液,但不需要处理,临床症状大幅度缓解。无效:临床症状与胸腔积液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患者自感身体状况无变化。恶化:病情比治疗前严重,临床症状加重。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人数×100%。

胸膜厚度: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计算胸膜弧形影厚度(胸膜厚度)。引流量:详细记录患者每次引流量,计算总引流量。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与有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例数40 40胸膜厚度(mm)1.21±0.19 1.51±0.33 <0.05引流量(ml)1 811.13±45.23 1 341.44±56.81 <0.05

3 讨论

尿激酶属于催化剂,其主要功效为促进纤溶酶原向纤溶酶转化。尿激酶通过其独特的作用,能够将脏壁层之间胸膜形成的网格状粘连进行清除[2]。因此,起到增加胸膜间活动度的作用。地塞米松作为激素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抗炎治疗,其抗炎、抗过敏、降低机体敏感性、减少胸液渗出、促进胸液吸收、防止胸膜粘连和减轻全身中毒症状等作用早已被证实,将其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中能起到两种作用,即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液渗出[3]。

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相比,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效果更为明显[4]。后者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前者,并且两项最能直接反映治疗效果的数据(胸膜厚度、引流量)也优于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综上所述,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1]李广德,程小星.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5):104-105,108.

[2]李群芝,刘艳.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4(3):606-607.

[3]张伟.探究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40例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4(26):49-52.

[4]钟红剑,刘腊香,陈文胜,等.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胸腔积液IL-6、IL-8和hs-CRP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8):48-51.

R521.7

B

1671-1246(2017)05-0149-02

猜你喜欢

胸膜炎结核性尿激酶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激素的疗效观察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