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就业状况调查浅谈针灸推拿专业发展思路
——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7-03-22杜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就业率京津冀针灸

杜云

从就业状况调查浅谈针灸推拿专业发展思路
——以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杜云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基于我校近3年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行业需求和专业前景,为针灸推拿专业“十三五”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针灸推拿专业;就业状况;专业发展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开办针灸推拿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经历了示范校建设及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在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批服务区域经济、对接服务产业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伴随着国家“十三五”建设规划及高职高专“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的出台,针灸推拿专业从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入手,剖析岗位核心能力与社会新需求,并与健康产业对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国际前瞻性,为“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针灸推拿专业2014—2016届三年制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356人。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单位情况、工作一年的满意度(针对2014、2015届毕业生)、就业区域等方面进行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356份,收回356份,全部合格。由专业教师进行数据录入及汇总分析。

2 结果

2.1 就业率及就业对口率

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毕业当年6 月30日以前就业率)呈增长趋势,且2016年就业率达99.3%,高于天津市平均就业率。毕业生工作一年的满意度稍微有所下降。大多数毕业生从事医疗及相关工作,就业对口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详见表1~3。

2.2 医疗机构工作的毕业生调查结果

由表4可知,我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于二级及以下医院,也有在保健机构工作的,大学生创业人数开始增长,这可能与国家近年来的优惠政策有关。2015年,民营医院就业人数明显增多,通过电话访谈几位在民营医院工作的毕业生,发现民营医院的待遇比同等公立医院的待遇高,未来发展方向也更好,这是吸引学生就业的原因。2.3就业区域分布状况调查结果(见表5)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就业区域以京津冀为主,80%的学生在京津冀区域从事针灸推拿领域相关工作,为区域经济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这可能与京津冀区域针灸推拿专业就业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关。

表1 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

表2 近3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

表3 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n(%)]

表4 在医疗机构工作的毕业生调查结果[n(%)]

表5 就业区域分布[n(%)]

3 讨论分析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1]提出,要提高健康管理与服务水平,大力促进中医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事业发展,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推拿专业积极迎合国家政策方针,培养基层卫生服务人才,生源稳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3.1 加强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培养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所提倡的职业理想主张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放眼社会利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对于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教师要培养其“大医精诚”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古代名医名家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调研发现,学生毕业一年后对工作的满意度稍微有所下降。通过电话访谈发现,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在“十三五”专业建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组织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安排学生到未来就业岗位见习一周,以了解职业特征、工作情境及岗位能力要求,巩固专业知识。

3.2 加快教学改革,加强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基层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医疗机构,从事针灸、推拿、理疗等相关工作,技能水平突出,能较快成为医院和科室主力,得到病人和医院的尊重,进而工资水平逐步提升,就业满意度也会增加。“十三五”期间,通过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校内教学条件,并利用现有实训教学设备仪器开展专业社团活动、社会服务,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加强顶岗实习环节监控,建设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把民营医院和具有相应资质的保健机构建成实习基地,并加强监控和管理。

3.3 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健康产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到2030年要基本实现京津冀一体化[3,4]。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天津、北京、河北等地寻求发展,这与京津冀健康战略部署发展相关。在今后的就业指导中,在帮助学生迎合区域化经济发展的同时,拓宽其就业区域。

3.4 加强专业英语学习,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目前,全世界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及中医药服务项目,国外从事针灸工作的医务人员有三十余万,一些发达国家已把针灸推拿列入医疗保险范围,针灸推拿在国际上已被广泛接受,发展前景广阔。在“十三五”期间,针灸推拿专业要迎合国际新变化,结合国务院在新一轮医改中提出的健康产业重要战略,开拓学生国际视野,邀请专家举办关于中医药、针灸推拿在国际医疗保健体系中的发展状况的讲座,让师生充分了解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状况,拓宽知识面。此外,还要提高师生专业英语表达及写作能力。可选派针灸推拿专业师生到国外进行短期学习交流,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从而提升我校国际影响力。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3] 40号.

[2]武云秀.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6,1(30):5-8.

[3]中共中央政治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Z].2015.

[4]邱吉.培育职业精神的哲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79-82.

G526.5

A

1671-1246(2017)05-0120-02

猜你喜欢

就业率京津冀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数据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