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22王沛珍赵林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课医学

王沛珍,赵林静,陈 萍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王沛珍,赵林静*,陈 萍

(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为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以新乡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对象,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改探索,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考核方式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考核平均成绩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微课;翻转课堂;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临床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和传染病学中许多疾病都与微生物感染有关。实验课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实验课中树立无菌操作观念,对外科无菌技术的运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以后实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多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设计的实验内容,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互动,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1]。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具有主题突出、互动性好、短小精致等特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方法深度融合的产物[2]。其凭借较强的趣味性和良好的交互性,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国外对微课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而翻转课堂则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内化知识[3]。为了提高我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我教研室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新乡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共120人,将其中两班学生(共60人)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另两班学生(共6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解—示教—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课余时间通过微课学习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原理和一般性操作,实验课上教师就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节约一般性操作占用的课时,增加动手操作时间,提升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组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1.2.1 课前学习 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录制视频,明确说明每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演示实验过程,强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并根据每个实验内容给出学习任务单。通过QQ群、微信群通知到每一位学生。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观看视频,而且还能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对于综合性实验,如肠道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学生结合理论课程学习,3~5人一组,查阅文献,初步设计出一个方案。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1.2.2 课堂教学 教师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花较多时间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而是主要纠正学生的不当操作,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我们增加了让每个学生模仿、演练的环节,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给大家演示主要的操作步骤,其他学生提意见,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主体参与性。对实验中可能遇到与预期不一致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如“革兰阴性菌为什么染成蓝紫色”等,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1.2.3 课后反馈 针对学生讨论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评价,并把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上传到QQ群、微信群供学生课后学习。

1.2.4 教学效果评估 本学期实验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两种形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1)问卷调查:学期末分别对两组学生召开座谈会,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对该教学方式是否满意、是否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是否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10个方面;(2)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主要包括基本操作和重要的实验原理,成绩以百分制计。

1.2.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种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增加了学习负担这一项外(P>0.05),实验组对问卷中其他各项的赞同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问卷调查中各项的赞同情况比较[n(%)]

2.2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结果

实验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考核,考核内容相同,成绩以百分制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成绩比较

3 讨论

3.1 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实验课是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以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为主,而且教师先讲解后示教,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不高,并且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知识延伸和能力训练的过程。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课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很有必要。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为我们解决实验课中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过程放到课堂外,学生通过微课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以便同学、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翻转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重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4],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这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3.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弥补课堂学时的不足

随着医学基础课程学时的不断压缩,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技能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在传统实验课中由于学生多,教师演示空间有限,造成一部分学生看不清楚示教过程。而且每次课中由于讲实验原理和步骤占用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充裕。比如高压蒸汽灭菌法所需时间较长,以前虽然讲高压锅的使用方法,但是学生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现在通过微课在5 min内就能让学生从清洗、干燥、包装、灭菌、存放等方面了解整个灭菌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虽然使用过显微镜,但是对油镜的使用还不熟练、不规范,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学习,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通过微课视频自主学习,把学习场所扩展到课下,可以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翻转课堂,尤其是开设综合性实验,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不增加课时的条件下,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其学习兴趣[5]。

3.3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微课视频的录制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只有加强教师信息素质培养,才能录制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避免刻板的讲述。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其知识水平决定着网络平台的运作、微课视频的制作、教学路线的设计和课堂活动的组织[6]。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广泛收集素材、全面评价学生活动、及时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并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方案。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45.0%的学生认为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学习负担。因为翻转课堂需要学生课后花费大量时间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并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有这些环节,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是切实可行的,能有效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

[1]于晗,贾继辉,周亚滨,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改革方案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6):封三.

[2]王艳清.基于微课资源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与财富,2015,7(13):261-262.

[3]尹铁燕,彭羽.翻转课堂研究评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5(1):94-102. [4]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6.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 (7):47-48.

[6]周俊英,郑芳,涂建成,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7):942-943.

(*通讯作者:赵林静)

G424.1

B

1671-1246(2017)05-0100-02

注:本文系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课题(Wjix2015037)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实验课医学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医学的进步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有趣的实验
医学
PBL结合CBS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