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22王东旭张天宇李广微杜友利丁国旭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影像学实验室病例

王东旭,张天宇,李广微,杜友利,丁国旭

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东旭,张天宇,李广微,杜友利,丁国旭*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目的 探讨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齐齐哈尔医学院2011级学生(120人)随机分为PACS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多媒体、胶片式传统教学法,PACS组采用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采用考试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两组进行教学效果调查,比较两组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PACS组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通过利用教学专用PACS内典型病例,设立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获得学生普遍认可。

PACS;PBL教学法;CBL教学法;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内容多、科技含量高的综合性学科[1],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医学影像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影像科教师的追求目标。当前我国各医院陆续引进了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为学生见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学校也建立了与附属医院PACS对接的实验室,为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供保障。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作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的临床医院,其影像科承担着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根据医学院“面向基层、服务区域、立足龙江、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采用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2011级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1人,女生49人,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1.7岁。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ACS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两组带教教师、实习内容、实习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教学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多媒体、胶片式传统教学法。放射科教师制作相关疾病的教学课件,收集整理胶片供学生在学校见习课、附属医院实习课中使用,涉及的病史资料则由教师口述提供,有问题时可进行小组讨论或询问教师。

1.2.2 PACS组 采用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1)成立学校PACS实验室及附属医院PACS教研室。齐齐哈尔医学院于2012年6月花费二百余万元建立实验网络技术平台,成立了我省首个PACS教学实验室,现拥有服务器十余台,采用3台8610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出口路由为锐捷NPE50-40,终端为联想牌电脑一百余台,巨鲨医用2M竖屏显示器10台。该系统是在附属医院PACS和RIS系统基础上研发的PACS教学系统,与附属医院PACS无缝对接。在学校PACS实验室系统中,建立典型临床病例数据库,一方面可通过检索标签调阅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如检索标签“肺癌”,就可以查阅系统内所有肺癌资料;另一方面可按照系统分类进行查找,如点击分类查找“骨关节肌肉系统”,就可以查阅骨折、化脓性关节炎、骨结核等疾病资料,为CBL教学提供典型案例。附属医院影像科成立了PACS教研室,见习、实习生可通过PACS学习医学影像学课程、查阅病例、调节图像窗宽窗位、三维重建、模拟书写阅片报告、模拟医院影像科工作流程,提前适应临床工作。

(2)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提前3~5天将课程知识要点及讨论内容发给学生,学生利用图书馆查阅参考文献等资料,记录遇到的问题,然后课上讨论解决。预习后,学生思路清晰、思维敏捷,经讨论基本可以解决问题。

(3)以CBL为基础开展PBL教学,学习相关知识点。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持人,不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以PACS中典型病例库的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开展CBL与PBL教学。如教师在PACS中导出一个肝癌病例(患者,男,58岁,乙肝病史7年,平日饮酒),让学生分析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提问:假如你是首诊医生,你会为患者做什么检查?学生回答后,调出患者超声报告,提问:还需要做什么影像学检查?学生回答后,调出CT平扫与增强图像,提问:图像是否正常?如有病变,基本病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位置在哪?结合病史考虑是什么疾病?还需要做什么实验室检查?哪些指标可能有变化?然后展示化验单。学生针对教师的引导式提问进行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不作任何评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入肝癌的超声表现、CT表现,并结合学生讨论内容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4)基于PACS开展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及学习兴趣。每周三下午,学校PACS实验室及医院PACS教研室会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指导教师可从自己的科研项目中选出部分内容让学生利用PACS进行研究,使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提高科研能力。如教师的科研课题“口服法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比剂的优化选择及临床应用研究”中,需要观察口服不同类型对比剂后小肠扩张程度,可以让学生设计方案,然后在PACS中查找相关患者信息,并实施方案,观察小肠充盈情况。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学生在每次实验课后提出遇到的问题并上交,教师从中选出典型问题,整理后交给下一组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有些学生发现乳腺导管造影图像存在同一形状的伪影,调研后发现,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时没有使用专用造影针,医生使用的是把尖磨平的1 ml注射器。基于此,学生设计了乳腺导管造影专用针,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具有以下特点:①设计紧凑、价格低廉、不产生伪影;②针尖圆钝,能避免损伤乳腺导管;③针梗质地较硬,进出乳管方便、快捷;④针梗标有刻度,利于观察针梗进入乳管内深度。

1.3 评价标准

采用考试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调查教学效果。医学影像学见习课、实习课结束后,设计多媒体考试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题目为根据影像学图像写出描述、印象诊断。对两组教学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用(x± s)表示,两组考试成绩采取t检验,两组问卷调查结果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PACS组学生考试成绩为(83.17±5.76)分,对照组考试成绩为(79.68±6.59)分,PACS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3.08,P<0.05),差异有显著性。

2.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PACS组学生认为基于PACS的PBL联合CPL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科研素质以及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详见表1。PACS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2],以及通过实践课程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教学质量。PACS组学生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ACS组教学方法具有较多优势,值得推广。

表1 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n(%)]

3.1 多媒体、胶片式传统教学的不足

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学生接触的病例较少且不完整,难以在一学期内提高阅片能力。(1)理论课、见习课、实习课前,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课程主要知识点进行了讲解,但由于病例数量、胶片资源、上课时间有限等原因,一方面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接触每个病例和每张影像胶片,另一方面胶片不易保管且年代久远,导致图像质量下降,不能清楚显示病变。(2)传统教学中没有设定临床问题供学生探究,看图像写诊断报告时缺少检索工具,导致学生难以查漏补缺、形成临床思维,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3.2 医院需要建立教学专用PACS实验室

PACS通过网络技术的存储、通信、归档、显示和处理功能,实现医院内影像学资料共享[3],从而脱离胶片时代。目前,我国各大医院陆续引进了PACS,但只是针对医院临床工作环境,并未设置PACS教学功能。因此,医院需要改进PACS,增设教学窗口,成立PACS实验室。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花费二百余万元在学校实验中心成立了PACS实验室,在附属医院成立了PACS教研室,并与软件开发公司联合开发了适用于教学的PACS,建立了教学专用PACS服务器,与附属医院PACS服务器通过高速网络相连,其功能主要包括:(1)典型病例导入功能,将典型病例的所有资料从医院服务器导入教学服务器,导入内容包括患者信息、入院记录、实验室结果、影像学图片以及手术记录等。(2)增设标签检索功能,病例归档后,可以通过标签检索相应病例。(3)分类功能,将影像图片库资源按设备分X线、CT、MRI、核医学、超声五大类,各大类按系统分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骨关节、中枢神经、五官、内分泌9个部分,便于学生学习。(4)报告对比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终端阅读、书写、提交报告,与医院影像科的报告作对比。

3.3 基于PACS实现PBL联合CBL教学法

应用PACS教学,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4],以临床典型案例为基础,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讨论。PBL联合CBL教学法的实质就是临床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在PACS中选取典型病例,设置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不参与,从而促进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形成临床诊断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发现病变、分析病变特点、得出基本病变与影像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思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影像学诊断特点。通过PACS中的病例(包括完整的病史、临床体征、影像学检、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病理结果等),丰富的教学内容及灵活的教学方法,把一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影像学表现和基本治疗方法贯穿于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PACS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思维敏捷度[5]。基于PACS的PBL联合CBL教学法通过完整的病例,在没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

3.4 开放PACS实验室,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自PACS实验室成立后,每周三下午开放PACS实验室,并配备不同研究方向的临床教师现场指导。此外,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分出一部分内容供学生研究,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科研能力。齐齐哈尔医学院通过以上措施促使学生在PACS实验室开展研究,并针对研究内容查找相关理论知识、翻阅相关参考文献,现已发表多篇国家级、省级论文,申报实用新型专利:乳腺导管造影专用针(专利号:2016210524760),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发现、解决问题能力。我们发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应开设不同PACS实验项目,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应开设以解剖等基础知识为主的科研实验项目,针对大四、大五学生应开设临床科研实验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学生在2013—2015年大学生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在2015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1]陈忠科,高维仁.PACS教学系统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9):34-35.

[2]范晓,何玲,蔡金华,等.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影像实习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2):158-160.

[3]王东旭,李广微,杜有利,等.解剖实验与医院PACS系统联合的教学新模式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1):142-144.

[4]邹利光,张冬,戚跃勇,等.基于RIS/PACS数字医学影像教学档案的构建和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2):3-4.

[5]张秀军,欧阳乐,王丽雅,等.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对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6):921-924.

(*通讯作者:丁国旭)

G424.1

B

1671-1246(2017)05-0040-03

注:本文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6B-JJ065);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16Q16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研项目(QYJY20160045)

猜你喜欢

影像学实验室病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病例”和“病历”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