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

2017-03-22张婧

商情 2017年2期
关键词:供给优化专业

张婧

(天津财经大学)

优化专业结构,培育专业特色,充实专业内涵,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专业集群建设,构建以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就业状态跟踪为基础的专业预警和调整机制。

供给侧改革专业结构专业群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经济和社会两大领域,教育属于社会领域。”高等教育供给一方面体现在人才的供给,另一方面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努力形成满足受教育者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专业结构及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履行人才培养功能是基于专业平台进行的,专业是高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反映着高校本身教育水平的高低和实力的强弱。因此,优化专业结构,培育专业特色,充实专业内涵,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是高等学校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规定。

一、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近年来,一些高校随着发展的惯性,加上贷款的压力以及经济利益的诱惑,盲目扩张,忽略了自己的传统优势和比较优势,随波逐流增设了一些与学校传统难以整合的新专业,对另一些具有迟效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相关专业却很少发展,一些社会急需的基础和艰苦行业类学科专业出现萎缩。片面追求规模和综合,致使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专业数越来越多,专业设置越来越趋同。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应转变发展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双重需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一)瞄准目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对于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建设,应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为此,需改变过去那种学科间界限分明、缺乏交流和融合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和深化,发挥已有的学科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发掘或学科交叉整合,孕育新專业,大力扶持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并不断加强专业调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灵活、自由、积极、主动地对市场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在专业内涵建设上,应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培养,使专业在不同的方向上拓展,形成众多范围小、易调整的专业方向,既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自的核心基础,又能够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二)贴近企业需求,实现特色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需求、入学对象、办学机构多样化的格局已经形成,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异常激烈。高校必须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手段来满足受教育者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需求,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与企业必须在细分市场中寻找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一样,高校首先应在专业市场细分上下工夫,继而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专业。面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有选择地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控,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应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专业,甚至可以考虑重点发展几个专业,把它们建设成为同类高校中的名牌专业,从而带动全校性的专业发展。

(三)完善内部调节,优化专业设置与调控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适应性,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提高办学效益,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学校内部要完善自我调节机制,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第一,加强适应性。为了增强专业设置应对多变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真正体现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高校应当统筹规划并合理设置长线主干专业和短线普通专业。对需求变化小的长线主干专业,要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对需求数量少、变化快的短线专业,尽可能采用在相近大专业下开设的办法解决,既稳定主干专业,也兼顾其他专业,努力做到以长求稳、以短求活、稳中求精、活中求实。第二,充分体现教授治学。从事某专业领域研究的教师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由教授委员会审议专业设置,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高校要切实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能直接顶岗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产学研结合,使校企合作实现良性循环。

二、面对市场需求,推进专业集群建设

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发展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同市场的需求紧密相联。“市场是检验毕业生素质的硬性标尺,就业率的高低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对高校培养的各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和认可程度的高低。”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是高校专业发展的根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既是专业建设和调整的基础,又是专业集群的牵引动力。

21世纪初,部分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就开始关注专业群建设,在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同时,突出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合并或裁减一些设置不合理、重复设置的专业,克服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现象,构建学科专业群,按大类招生,从而实现以专业的综合化发展。

专业群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专业组合,更多的是体现专业间的融合、 集成。专业集群化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一条优化路径,有助于推动相关联专业间的融合、共生,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科专业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专业群的构建应该以某一优势专业或学科作为核心,充分利用专业间互为带动的关联性,发挥专业群的聚集与扩散效应。以核心专业为骨干,以核心课程群、核心技能群、专业师资群为基础,打造主干特色专业,逐渐开发周边学科专业,进而实现学科专业群的整体发展。

三、建立动态的专业预警和调整机制

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跟踪机制以及就业预警的专业调整机制,是本科院校完善其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的必要步骤。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就综合考虑大学生在就业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各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就业能力测量指标体系,帮助高校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从而反馈到专业建设中来。

高校应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对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劳动市场特有的供需情况和从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年度就业状态跟踪,对各专业毕业失业率、失业量进行监测,结合各专业的招生报考率,最终建立起基于就业数据的、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之以在校生的专业调整的就业预警专业调整机制。把报考率低、就业率低、社会需求低的专业作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对其进行严重警示,削减其专业的招生量或停招,鼓励相关专业的在读大学生转变专业或攻读“第二学位”,把学生分流到就业好、社会需求较多的专业。将就业率和薪资持续走高的专业予以发展,增加其招生量。就业预警的专业调整机制有助于高等教育改革朝着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向发展,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提升人才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1.

[2]宋玉军,魏萍.产业集群理论视角下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路径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3):109.

[3]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73.

[4]邢维全.会计学专业群平台课程构建与“选课学分制”改革——以天津财经大学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6(2):49.

注:本文系天津市2016年人才工作重点调研课题“以促进人才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供给优化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部分专业介绍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专业修脚店
“供给侧”何以流行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