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新生儿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2017-03-21张立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温手术室新生儿

牛 亮,张立新,张 超,唐 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手术室,长春 130021)

手术室新生儿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牛 亮,张立新,张 超,唐 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手术室,长春 130021)

新生儿在手术患者中属于特殊群体,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机体机能发育不完善,无自主性和自我保护意识。需要医护人员给与更多的关爱与照顾,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才能保证新生儿在手术室的术中安全和术后的顺利康复。

新生儿;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新生儿在面对疾病和手术创伤时,有病情变化快、手术难度高等风险[1-3]。为了避免意外事件和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避免因护理工作而引发医疗事故,避免护理纠纷,需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和效率,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更高水平的发挥[4]。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及手术室护理的实际情况就手术室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提高手术室新生儿的安全管理,确保其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成功。

1 手术室新生儿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分析

1.1 身份识别 新生儿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身份识别的谨慎性和复杂性,根据手术申请单信息与新生儿科医生核实新生儿身份,同时查对腕带,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天数、住院号、体质量、所患疾病、手术部位等,以确保身份核实的准确性。

1.2 体温的预保护措施 新生儿身体娇弱,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在新生儿入手术室30 min前,配台护士要调节室内温度24 ℃~26 ℃,湿度50%~60%,加温毯调节温度37 ℃[5],避免产生低体温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1.3 防止压疮 新生儿皮下组织较薄,抵抗力较差,极易发生擦伤,手术床上常规铺有硅胶垫,床单上铺一次性尿垫,防止压疮的同时也避免消毒液或冲洗液侵湿新生儿皮肤,也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1.4 静脉输液控制 1)使用婴儿静脉输液器建立静脉通路,输液的种类和速度与医生沟通,控制液体入量,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泵入液体,以求精准。2)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如患儿自带静点应确认其是否通畅、有无渗液后方可使用。3)输液器前端连接三通与套管针相接,避免输液管内存留过多麻醉药影响麻醉效果。

1.5 眼部保护 麻醉诱导结束后,采用爱立敷(5 cm×6 cm)贴于双眼,使其眼睑闭合,防止发生角膜炎,同时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

1.6 肢体保护 将新生儿肢体妥善放置,适度约束,防止意外损伤。

1.7 体温保护 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当体温过低时可发生皮肤硬肿症;体温过低也会导致机体代谢机能下降,血液循环差,麻药代谢能力下降,不易苏醒,做好体温保护,加强基础工作的严谨性尤为重要[6]。

1.8 避免电灼伤 新生儿选用小儿负极板,选择肌肉丰富部位粘贴、充分接触,避免被液体浸湿。电切电凝仪功率不宜过大,15 w~18 w。

1.9 手术结束后交接 与新生儿科医生详细交接,包括患儿自然情况、所实施的手术名称、是否有引流管及引流量、皮肤完整性、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气管插管有无漏气,认真逐项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并签名[8]。

1.10 新生儿的转运 新生儿的转运工作与成人不同,手术结束后由新生儿科医生进入手术室接回病房,准备婴儿车、氧气袋、输液泵,转运途中注意患儿安全的情况下仍需注意保温。

2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

2.1 完善科室管理制度 手术室的新生儿安全管理不仅涉及护理管理,还包括行政管理[9]。手术室要制定严格、完善、健全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使工作流程具体化、规范化,并做到知晓率达到100%[10]。管理者要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进行检查、随访,保证护理质量,增强安全管理防范意识。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避免护理人员发生工作疲劳[11]。

2.2 做好科室培训工作 进行全员安全管理意识的培训,灌输安全管理知识,增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水平,创造优质护理服务[12]。对新生儿病症要有识别、判断,并掌握相应的心肺复苏及抢救的能力,要与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医护人员更加及时、有效的配合和抢救。根据不同层级护士分阶段进行,每年至少培训1次,并不定期进行考核、监督实际应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3]。特别注重对低年资和新入职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的培养。

2.3 监督与管理 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积极开展,每项制度的制定和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必须有后续的监督、管理工作,管理者收到反馈后进行修改,再落实,进而达到完善,使科室管理工作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

3 小结

新生儿患者是一特殊群体,手术难度大、麻醉的风险高,对整个手术团队的技术要求很高,其中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与手术的成功与否密不可分,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化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细致的工作态度,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及时发现手术过程中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处理突发状况。要注重个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增强新生儿护理与抢救意识,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使新生儿在护理和手术过程中得全身心安全,做到不伤害,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1]彭素云.循证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18):2773-2775.

[2]何娟,刘燕,龚仁荣,等.151例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J].华西医学, 2009, 24(3):749-750.

[3]陈东兰.24例新生儿手术中护理配合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3, 19(14):121-122.

[4]张静.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 18(30):121.

[5]唐娇.新生儿外科手术的术中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 29(11):1721-1722.

[6]张瑾. 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研究[J].医药信息,2015(28):75.

[7]殷蕾.新生儿术中护理质量对术后存活率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09, 20(11):145-147.

[8]何秀兴.巡回护士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4):92-93.

[9]童笑梅,封志纯,刘敬,等.关于《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细则的建议[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 30(2):97-98.

[10]申玉华.质量管理网络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12):1523-1524.

[11]马安莉,孙建玲,孙菊玲.洗婴室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安全管理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8):1651-1652.

[12]罗逢源.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信息, 2015(28):75-76.

[13]王振香,王冠容,刘美霞.手术后患者转运途中潜在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6):105-106.

Construction of neonatus safety management mode in operating room

NIU Liang, ZHANG Lixin, ZHANG Chao, TANG Wan*
(OR, The First Aff i liate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China)

The neonatus are special in the surgery patient, whose organs are not mature, organism func tion developments are not perfect, they have no independence and the self-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hey need more care of medical staff, set a safety management mod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neonatus in the operation room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neonatus; operating room; nursing; security management

R722

A

2095-6258(2017)06-0989-02

10.13463/j.cnki.cczyy.2017.06.043

牛 亮 (1980 -), 女 ,硕士, 主管护师 ,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研究。

*通信作者:唐 婉,电话- 15843127096 ,电子信箱- jlutang@sina.cn

2016-08-10)

猜你喜欢

体温手术室新生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