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三转”视角

2017-03-21陈永凤

关键词:三转纪检监察机关

陈永凤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三转”视角

陈永凤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发现腐败问题线索的主要来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纪检监察工作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简称“三转”)的新要求,强调“加强反腐败体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因此分析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深刻领会“三转”实质,以寻求推动信访举报有效转化为问题线索的出路。

三转;信访举报;转化;问题线索;思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反腐,信访举报发挥获取腐败问题线索的主渠道作用越发凸显。信访举报工作是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线索是纪律审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加强反腐败体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特别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简称“三转”)。因此分析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所面临的困境,领会并深化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三转”实质,寻求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有效转化的出路,从而提升纪律审查工作的实效。

一、概念辨析

“信访举报”在《汉语大辞典》(汉辞网)中无此条目,对“信访”解释为群众来信来访的简称。指人民群众致函或走访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要求解决某些问题[1];对“举报”解释为“向有关单位检举报告(坏人坏事)”。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控告“申诉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的相关规定,“信访举报”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业务范围内的检举控告及申诉材料,包括群众来信来访、电话及网络举报材料等。

“问题线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收集的反映本级纪检监察对象的违纪违规线索,是纪律审查过程中能够发现纪检监察对象违纪违规问题的依据、方向标或路线图。

“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主要为:一是来源不同。信访举报的来源只能是本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据控告申诉条例和监察法受理的业务范围内的检举控告及申诉材料,而问题线索的来源主要是群众信访举报、监督或检查发现、有关部门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纪律审查过程中发现等。二是处置方式不同。根据控告申诉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信访举报件的处置有报告上级处理、本级处理和转交下级处理三种方式。根据《关于对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处置方式进行调整的通知》(中纪办发〔2014〕2号)规定,问题线索处置有“拟立案、初步核实、谈话函询、暂存、了结”五类处置方式。联系主要为:一是针对的主体同一,都是针对纪检监察对象。二是侵犯的客体同一,均涉嫌侵犯党纪政纪及相关规定。三是信访举报为问题线索来源的主渠道,一定条件下前者可以向后者转化[2]。纪检监察机关对信访举报信息分析研判,挖掘和揭示出纪检监察对象潜在的、有价值的违纪违规问题依据、方向标或路线图,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置,信访举报就转化为问题线索。

二、高校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的困境

各高校纪检监察机关尽管近几年不断深化“三转”,强化信访举报工作,深挖问题线索,纪律审查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

(一)信访举报数量呈递增性,问题线索筛选难

一是信访举报总量有增无减。随着高等教育投入增加及改革深入,高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种种矛盾日益凸显,信访举报逐年递增。尤其十八大以来全党重拳反腐,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热情高涨,信心倍增,大量信访举报涌向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二是不属高校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的信访大量出现:有工程质量、环境卫生等涉及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利益诉求类信访;有信访人将信访事项牵强附会描述为腐败问题想借用纪委的权威来解决自己问题的变相信访;有部分人认为信访能解决一切,信“访”不信“法”而产生的涉法涉诉信访。面对大量形形色色的信访举报,从中筛选出问题线索,势必分散纪检监察机关有限的人力财力,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二)信访举报内容呈复杂性,问题线索甄别难

一是高校腐败问题往往行政权和学术权交织[3],信访举报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往往相互缠绕,是否属受理范围,边界模糊不清。从不同角度反映同一问题,属性完全不一,表面看不属纪检监察受理范围的信访,但可能隐藏有纪检监察对象违纪违规腐败行为。二是信访举报质量不高。有些密密麻麻写满几页纸,却没有把该反映的问题说清楚;有些为引起纪检监察机关重视,想达到解决个人诉求的目的,夸大甚至无中生有;有些反映多个问题,但线索却模糊不清,调查取证难以入手。上诉各因素都会极大干扰信访举报核查工作,增加了分析甄别问题线索的难度。

(三)信访举报者呈现多样性,问题线索挖掘难

一是趋上性:相当一部分人对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不信任,以为问题越向上级反映,解决就越快,因而越级信访、多头信访有增无减,缺乏保密性。二是趋利性:有为“维权”而举报的,还有为“泄私愤”而举报的。他们主要动机为获取自身利益,有的无理取闹,有的在问题解决后又提出更多要求,由于期望过高必然导致重信重访多,息访难度大。三是隐蔽性:信访举报者匿名和署假名比例居高不下,甚至联名信访的群体化发展趋势明显。由于信访举报者真假难辨,动机不一,导致初步核查时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取较为直接的信息,难以挖掘出问题的线索。

(四)信访举报工作呈局限性,问题线索揭示难

一是高校纪检监察体制受限。高校纪检监察机关属学校内设机构,虽然十八大以来实行“两为主”规范纪检监察权力运行,但以“横向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纵向上级纪委领导为辅”的体制机制未彻底打破[4]。同级党委掌握着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掌握着纪检监察机关的编制、财务等一系列重要方面,导致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履职或多或少受外界因素干扰,如主要领导对信访举报工作的支持度、相关部门的配合度等都会影响其工作效率。此外,高校内部圈子小,信访举报对象往往是熟人,纪检监察干部往往会心存顾虑,不能拉下面子开展工作。二是高校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受限。人们普遍认为纪检监察机关是养“闲人”的地方,开展工作“得罪人”,使得纪检监察队伍既不容易吸引人,也不容易留住人。加之高校内设机构多,人员流动较为自由,纪检监察干部更新快,队伍不稳定,经常出现履职人员是不熟悉业务的新手的情况。三是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调查谈话仅靠一张嘴、一支笔、一页纸,外出调查取证校外单位往往不予理睬,手段、措施极为有限。以上种种原因都成为揭示问题线索的“绊脚石”。

三、“三转”背景下高校纪检监察机关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的出路

“三转”是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转职能”需要“转方式”来配合,靠优良作风作保障。信访举报工作实现“三转”,就是要对职责定位、工作重点深刻调整,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牢固树立优良作风,集中精力把信访举报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筛选、揭示出来。这样才能摆脱困境,为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找到出路。

(一)转职能,准确定位聚焦主业,集中力量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

一是明确受理范围。把有限的人员和精力向受理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举报倾斜,职责范围外的要及时转有关部门办理[5],提高问题线索发现和甄别能力。二是突出重点,强化发现问题线索的针对性。由“盯违法”重点转移到“盯违纪”,对违反党纪政纪的快查快结,对涉嫌违法的快办快转;要重点筛选“三类人”(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个后”(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后、群教活动后)的问题线索。三是优化和完善信访举报工作流程,做到职能清楚、程序规范。信访举报要专人负责,统一登记录入,分流处理。对不具备可查性或者问题简单、不会转化为问题线索的信访举报按程序报批后作为一般信访处理,录入信访台账,快查快结。对可查性强、能转化为问题线索的信访举报,经集体研判后建立问题线索台账,按程序规范处置。这样可以尽可能做到信访举报“零积压“,问题线索“零流失”。

(二)转方式,用科学的方法高效履职,最大限度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

一要转变监督执纪理念,充分运用“四种形态”①,注重抓早抓小,科学分类处置问题线索,化解信访存量,遏制信访增量,集中精力对疑难复杂信访举报中的问题线索进行甄别筛选。“四川形态”构筑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四道防线,适用对象上遵循“常态、大多数、少数、极少数”这一相对比例,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转换。因此问题线索的排查应以此比例关系为参照,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片面追求问题线索数量。对五种线索处置方式要建立转换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如对谈话函询回复中发现疑点的问题线索可以转化为初核线索处置,暂存问题线索在时机成熟时亦可转化为谈话函询或初核线索,这样可实现问题线索管理的跟进。二要深入贯彻落实“两为主”要求,通过高校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指导和协助,采取分层筛选、把关筛选等方式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摆脱手段、措施受限的困境。三要结合高校实际,探索建立由财务、审计、人事、基建、科研等重要职能部门组成的纪律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对信访举报中的问题线索进行综合分析、综合精选、综合排查,发挥信息沟通、手段互补的集体评估优势。四要运用注重细节、深挖细抠发现问题线索的科学方法。抓住举报的关键问题,摸清举报人的基本情况,弄清举报的动机,分清被举报人所处的地位和具备的违纪条件,从举报人、被举报人利益关联性、举报内容、情节具体性等诸多要素综合考虑分析,最大限度从信访举报中发现问题线索。五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工具,畅通和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宣传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地如实举报,提高发现问题线索的精准度。

(三)转作风,用铁的作风狠抓落实,切实有效推动信访举报向问题线索转化

一要加强纪律意识。纪检监察干部要遵守信访举报工作相关规定,尤其注重保护举报人权益,不跑风漏气,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对信访举报中问题线索的分析研判。二要强化担当意识。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碰硬亮剑,摒弃“怕得罪人”的思想,大胆科学处理信访举报信息,对收集的信息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深加工,力求透过表象,挖掘出问题线索。三要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接访机制,尝试变群众“上访”为主动“接访”,变被动为主动,广泛收集信息,强化数据检索,筛查问题线索。四要树立学习意识。纪检监察干部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注重业务学习,还要强化对纪律审查密切相关的法律、财务、审计知识的涉猎,从而提高从信访举报中分析研判、挖掘筛选问题线索的能力。

注释:

①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指: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内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做出重大职务调整的应当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

[1]吴英.论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金坛市为例[D].苏州大学,2012.

[2]吴勤.浅析信访举报件和问题线索[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10-12.

[3]张国兵,马维娜.新形势下高校纪检监察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2015(4):59-61.

[4]李铭敏.我国纪检机关领导体制及其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10:13-14.

[5]陈刚.高校纪检监察问题线索获得途径探析[J].教育观察月刊,2016-5(7).

ThePredicamentandOutletfortheConversionfromComplaintReportingtoProblemClue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Conversions”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Office of Universities

CHEN Yongfeng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Complaint reporting is the chief resource for the discipline inspection offices to inspect the problem clues of corruption.In the 3rd Plenary Session of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the new requirement that discipline inspection work should “convert the function,convert the method, and convert the work-style”(referred to as “three conversions”) has been pointed out.As a result,facing with a predicament that complaint reporting number stays in a high position without going down,complaint reporting problems ar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the reporters are various,the reporting works are limited,etc,discipline inspection office of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profound comprehension to the essence of “three conversions”,make a profound adjustment to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work focus,converse the thinking and working mode,firmly establish a good style of work,focus on screening,excavating and reveling the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the complaint reports,and to find out the outlet of conversion from promoting complaint reporting to problem clues.

three conversions;complaint reporting;conversion;problem clues;outlet

D632.8

A

1004-342(2017)06-01-04

2017-04-10

陈永凤(1978-),男,成都大学纪委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

(实习编辑:郑 舒)

猜你喜欢

三转纪检监察机关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打开机关锁
纪检监察
发电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推进和实现“三转”的策略解析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纪检监察“三转”工作中的困难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