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有生命力的教育

2017-03-17分享者罗山县第一初级中学采访人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班集体校长学校

分享者:罗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李 林 采访人:本刊记者 孙 俭

师生分享读书心得

认识李林校长要从一则趣事谈起:我的一位同事某日提起罗山县有一位校长普通话说得特好,根本听不出是哪里人的口音,而且颇有学识,最重要的是高风亮节,连续多年把各种荣誉让给学校别的教师,导致他很久都没被评上省级名师。今年,信阳市教育局特别从市里拿出一个“中原名师”的指标给他,说这么好的校长和老师,不推出去“亏”了!

校长要带头学习和研究

记者:李校长,您好!近年来,罗山一中在您的带领下,佳绩频传,学生连续6年夺得全县中考状元,50%以上的学生被罗山高中录取。在当地师生心中您是一名好校长,那么在您看来,什么样的校长才算好校长?

李林:在我看来,好校长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有教育情怀。他必须是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并为了教育乐此不疲的人。达到这种境界不是一年两年的工夫,而是长期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并尝尽了酸甜苦辣,继而产生教育情感,最后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升华为教育信念的结果。

二是在专业发展方面是教师的楷模。他必须是一位学习型、研究型的校长。因为好学校是由优秀的教师团队成就的,而好的教师团队是由一个个爱学习、善研究的教师个体组成的。校长的学习和研究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待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看看国内外优秀校长的成功路径,无一不是从热爱学习起步的。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李希贵、魏书生等,他们的教育智慧都是在一边管理、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和研究中积淀的。也正是他们的影响和示范,才使得他们所在的校园书香弥漫,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在这种环境中,校长的教育主张和办学理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三是在学校管理中不简单机械,而是善于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积极性不是简单地靠奖金刺激,或是晋升职称的诱惑,而是为每一位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教师把平台视为最高的奖赏,把成绩当作最美的语言。同时,一手抓美好心灵的塑造,一手抓规则意识的培养,让人人都是学校的管理者。这样,整个团队就好比是一个动车组,节节车厢都发力,学校发展自然又快又好。

用文化的力量引领学校的发展

记者:您主张“用文化的力量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请介绍一下其中的教育理念和内涵,以及学校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李林: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形成、积淀下来的,并被大家所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它决定着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校园不是特训营、加工厂,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感的精神家园”的办学思想,秉承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坚持用文化的力量打造有生命力的教育。

我们不是不要升学率,但我们更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也搞教学竞争,但决不急功近利,见分不见人;我们坚持均衡分班,全员参评,多元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呢?

一、以文化人,真善润心

教育的本质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好习惯、好品格,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在这样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我们选择把人格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些年来,我校坚持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作为德育教材,深入开展“读圣贤经典,做少年君子”活动,用古圣先贤的美德嘉言来指导学生的言行,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

“养花育心”活动是我校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校园每个班级的窗台上、走廊边等空闲地方,都被同学们用心爱的花草点缀,赏心悦目、芳香四溢,花香与师生为伴、与书香交融,给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一年多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养花育心”活动养的是情趣,育的是真善美。

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三心二力”(责任心、仁爱心、自信心、自控力、抗挫力)为教育主线,培养男生的绅士风度、女生的淑女气质,真正让每一位学生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内外兼修。

在每一届学生的毕业典礼大会上,我都会代表全校教师向学生讲这样一段话:“同学们,毕业后10年回母校,让母校欣赏你的成长;20年后回母校,让母校欣赏你的成才;30年后回母校,让母校欣赏你的成功;40年后回母校,让母校欣赏你的贡献;50年后回母校,让母校欣赏你的健康!”其实,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坚守的教育理念——教学生3年,要着眼学生的一辈子。

二、学会负责,行为自觉

去年暑假期间,我们对过去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发现德育工作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是学校地处县城繁华地带,学生全部走读,社会上的诱惑因素太多,如网吧、游戏厅、无业青年、地下书摊等;二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自私、任性的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三是留守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为此,我们把“学会负责”确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全体学生把“学会负责”作为一生的功课。

为了让学生体验责任的分量,享受尽责的快乐,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学校建立了班级管理承包责任制,并以“三优联创”(创“文明建设优秀班集体”、创“平安建设优秀班集体”、创“学风建设优秀班集体”)活动为载体,要求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开展“三比三不比”(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成绩比进步)活动,引导学生人人知荣辱、明事理、讲文明、尽责任、争先进。

为了让学生学有目标、行有示范,学校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在每项奖励的标准中都把学生个人或班集体履行责任的态度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每学期评选“尽责之星”“阳光少年”“三比三不比”活动先进个人、文明班集体、平安班集体、学风优良班集体等。这样,每个学生都不会轻易懈怠,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又有各自的小目标,慢慢地学风、校风就越来越好了。

三、不忘初心,情系教育

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它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命运。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县城初中,教师的奖金和福利很有限,没有物质奖励的激励,只能通过精神文化的引领,来营造向上奋进的工作氛围。为此,我们针对教师队伍的实际,在全校深入开展“三比三不比”活动,即不比年龄比心态、不比清闲比贡献、不比学历比学识。

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教师远赴北京、江苏、广州,近到郑州、安阳、淮滨等地的兄弟学校研讨交流。去年下半年,我校被市教育局确定为“信阳市校长跟岗实习基地”。我校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与外来的校长们谈教育、论管理、谋发展。同时,我校还作为罗山县初中第一教研协作区的牵头单位,同尤店乡中学等5所成员校一道,紧紧围绕“协作·成长”这一发展主题,全面构建互助、互补、互动交流平台。全校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专业素养,也感受到了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对我校教研教改的持续推进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目前,“走出去,请进来”已成为学校的工作常态,其意义就在于通过一种文化的感召、舆论的力量,引导每一位教师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只盯着分数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

记者:您曾说过,“只盯着分数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那么,学校用什么来保证升学率呢?

李林:校园就应当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教育宗旨,通过开发一系列学生喜爱的活动课程,努力让每一位孩子体验到童年的快乐,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并通过多元激励评价等手段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我认为,这就是有生命力的教育。然而,不重视分数的教育肯定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拿什么来保证升学率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诀,我们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八大学习习惯:制订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勤记笔记、注重巩固、归纳总结、广泛阅读、勤于动手。除了这些,我们还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到每天“四个一”:每天品读一篇美文、练一页钢笔字、听一段英语听力(或做10分钟口语练习)、辩论一个时政热点问题。二要着力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教师有了敬业精神,就会有出色的工作表现;有了专业能力,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三要注重多元激励评价,让每个孩子在原来基础上每天都有进步。对学困生注重“补短教育”,帮助他们查找原因,寻找方法,建立自信;对“问题生”注重“预防性教育”,对症下药,把犯错动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中等生注重“助推教育”,让他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奋发进取;对“学优生”注重“激励教育”,每月评选学习标兵,进行学习经验交流,激励他们发挥更大潜力。在家校共育方面,全体班主任时时刻刻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传递我校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记者:作为校长,您平时和学生交流得多吗?在十多年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

李林:前面我也说了,一个优秀的校长一定要长期在一线工作。我虽然是校长,却也一直担任着物理课的教学工作。前两天,一个女孩在校园中碰到我,还向我咨询问题呢。

以前我在农村初中任教时,我的上衣口袋里常常装着小灯泡、电线等,或者我把自家的高压锅、铁锹等都带到课堂上。那时学校实验室没什么设备,我拿着这些“道具”在课堂上做实验,没想到很受学生欢迎。现在学校条件是好多了,不过我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如果不能充分发掘现有的资源,不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那再好的条件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件印象比较深的小事:有一年元旦,两名学生自己做了一张贺卡给我,我很感动。事后,我认真想了想,决定送给他们每人一本学习资料,算是表达一种谢意。没想到,这两名学生兴奋不已,说收到了校长的礼物。这件事告诉我:学生对老师尊重,老师也要有回应,这也是一种尊重。可谓,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记者:您认为罗山一中的办学特色在哪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李林:我认为,罗山一中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方面。通过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合作文化的创建,校园时时刻刻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学生的童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这种文化积淀,学校教育摒弃功利、远离浮躁,让每个孩子走出校门的时候,带走的不仅是高分数,还有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身心;让每一位教师不仅具有献身教育的精神,还有“诗和远方”的愉悦!

猜你喜欢

班集体校长学校
我爱我的班集体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校长给力“九个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